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抓耳挠腮(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漢語大詞典》:咨牙露嘴
亦作“ 咨牙倈嘴 ”。 龇牙咧嘴。形容生气、痛苦的样子或作怪模样。《水浒传》第四七回:“﹝ 杜兴 ﹞气得紫涨了面皮,咨牙露嘴,半晌説不的话。”《西游记》第五回:“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倈嘴道:‘不好喫!不好喫!’”《西游记》第十八回:“那怪转过眼来,看见 行者 咨牙倈嘴……慌得他手麻脚软。”
《漢語大詞典》:死死平平
麻木不仁,没有生气。例如:生活得没味没臭,死死平平。
《漢語大詞典》:死样活气(死樣活氣)
(1).形容没有生气。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文弱书生死样活气,怎么做得到权臣?”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至于此地报纸,则刊出颇难,观一切文艺栏,无不死样活气,即可推见。”
(2).形容没有生气。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文弱书生死样活气,怎么做得到权臣?”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至于此地报纸,则刊出颇难,观一切文艺栏,无不死样活气,即可推见。”
分類:生气
《國語辭典》:死气沉沉(死氣沉沉)  拼音:sǐ qì chén chén
1.气氛沉闷不活泼。如:「这幢老屋看起来死气沉沉的。」
2.意志消沉,毫无生气。如:「自从失恋后,他就消极郁闷,整天死气沉沉的。」
《漢語大詞典》:学生腔(學生腔)
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
《國語辭典》:宜嗔宜喜  拼音:yí chēn yí xǐ
形容面貌不论喜乐或发怒都很美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著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也作「宜喜宜嗔」。
《國語辭典》:喜怒无常(喜怒無常)  拼音:xǐ nù wú cháng
情绪变化不定,令人难以捉摸。《魏书。卷七三。杨大眼传》:「然征淮堰之役,喜怒无常,捶挞过度,军士颇憾焉。」《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
《漢語大詞典》:鲜蹦活跳(鮮蹦活跳)
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吴趋 《姑苏野史·秋风江南话鲈鱼》:“秋水茫茫,在水一方,一尾尾鲜蹦活跳的鲈鱼,引来了多少美食之客。”
分類:乱跳生气
《國語辭典》:行尸走肉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会走动却没有魂魄的躯体。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气,庸碌无为。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也作「行尸走骨」、「行尸视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国语辞典》:扭头暴筋(扭头暴筋)  拼音:niǔ tóu bào jīn
扭动头部,暴露出青筋。形容非常忿怒、生气的样子。《红楼梦》第六○回:「平白我说你一句儿,或无心中错拿了一件东西给你,你倒会扭头暴筋、瞪著眼,蹾摔娘。」
《国语辞典》:怒目咬牙  拼音:nù mù yǎo yá
张眼瞪视、咬牙切齿。形容生气、痛恨到了极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也作「怒目切齿」。
《国语辞典》:怒目攒眉(怒目攒眉)  拼音:nù mù cuán méi
眼冒怒火,眉毛紧蹙。形容非常生气的表情。《西游记》第三○回:「只见那怪怒目攒眉,咬牙切齿。」
《国语辞典》:拧眉瞪眼(拧眉瞪眼)  拼音:níng méi dèng yǎn
紧皱眉毛,瞪大双眼。形容非常生气。如:「看他拧眉瞪眼,气得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国语辞典》:两脚直跳(两脚直跳)  拼音:liǎng jiǎo zhí tiào
形容生气到极点。如:「刚买的新车就被人刮了几道痕迹,气得我两脚直跳。」《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气的两脚直跳,骂道:『好好的一船人,无穷性命,无缘无故断送在这几个驾驶人的手里,岂不冤枉!』」
分类:生气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