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
甄琛(字 思伯 孝穆 )
甄楷(字 德方 )
甄密(字 叔雍 安市县子 靖 )
甄玄成(字 敬平 )
甄彬
甄恬(字 彦约 )
甄鸾(字 叔遵 )
甄权
甄立言
甄道一( 亶 )
武平一( 甄 )
武平一( 甄 )
甄济(字 孟成 )
僧甄公( 鲁 )
其它辞典(续上)
臧未甄甄琛(字 思伯 孝穆 )
甄楷(字 德方 )
甄密(字 叔雍 安市县子 靖 )
甄玄成(字 敬平 )
甄彬
甄恬(字 彦约 )
甄鸾(字 叔遵 )
甄权
甄立言
甄道一( 亶 )
武平一( 甄 )
武平一( 甄 )
甄济(字 孟成 )
僧甄公( 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臧焘曾孙。博涉文史,有才干。宋末,起家领军主簿。入齐,历太尉祭酒、前军功曹史、丹阳尹丞。梁武帝天监初,为太尉长史。历廷尉卿、江夏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 【介绍】: 北魏中山无极人,字思伯。学经史,有刀笔。举秀才。孝文帝太和初由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宣武帝时官侍中,领御史中尉,阿附权贵赵修。修败,琛坐免。久之,起除散骑常侍、领黄门侍郎、定州大中正。迁河南尹。孝明帝时官至侍中。琛性轻简,有才干,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咸相知待。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琛字思伯,中山无极人。汉太保邯之后。孝文时,举秀才。太和初,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转通直散骑侍郎。出为本州征北府长史,后为卫军阳平王颐长史。宣武即位,拜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转通直散骑常侍,仍兼中尉。迁侍中,坐事免归。复除散骑常侍、领给事黄门侍郎、定州大中正。迁河南尹,加平南将军。转太子少保。孝明即位,出为营州刺史,加安北将军。除镇西将军、凉州刺史,徵拜太常卿。除吏部尚书,出为征北将军、定州刺史。徵为车骑将军、特进,又拜侍中。正光五年卒,赠司徒、尚书左仆射,谥曰孝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537 【介绍】: 北魏中山无极人,字德方。甄琛次子。除秘书郎。孝明帝末,为广阳王渊长史,行定州事。鲜于修礼等于定州西北起兵,楷尽杀城中燕、恒、云三州避难户中粗豪者。修礼等忿而掘其父墓,载棺巡城。孝庄帝时,征为中书侍郎。后为高澄仪同府咨议参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 【介绍】: 北魏中山无极人,字叔雍。孝文帝太和中起家奉朝请。孝明帝末,累官通直散骑常侍。葛荣起事,密为相州行台,援守邺城。孝庄帝封为安市县子。孝静帝初官至北徐州刺史。卒谥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0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字敬平。博达经史,善属文。少为梁简文帝所知。以录事参军随萧察镇襄阳,尝密通款梁元帝,事泄。萧察深信佛法,玄成以素诵《法华经》,乃获免。官至吏部尚书。全梁文·卷六十八
玄成字敬平,中山人。以录事参军随宣帝镇襄阳,转中记室参军,历中书侍郎、御史中丞、祠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定六年卒,赠侍中护军将军,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甄法崇孙。有德行。尝以一束苧就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苧,于束中得五两金,送还寺库。梁武帝布衣时闻之,及即帝位,征为府录事参军,带郫县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中山无极人,字彦约。性至孝,幼年丧父,哀感若成人。家贫,养母常得珍羞。始兴王萧憺表其行状,诏旌表门闾,加以爵位。官至安南行参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43 【介绍】: 隋唐时许州扶沟人。以母病,与弟立言究习方书,遂为高医。仕隋为秘书省正字,称疾免。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幸其舍,视饮食,访逮其术,擢朝散大夫,寻卒。有《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沟人。甄权弟。工医。高祖武德中累迁太常丞,寻卒。有《本草音义》、《古今录验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1—717 【介绍】: 唐中山无极人,名亶,以字行。幼以孝闻,州荐入仕。累转右骁卫右郎将,为临洮大使,拜兰州刺史,迁夏、幽二州都督,复为夏州都督。守边多年,颇著军功。坐军进逗留,贬抚州刺史。未到任,迁广州都督。卒于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武载德子。通《春秋》,工文辞。武后时畏祸隐嵩山,屡诏不应。中宗时为起居舍人,兼修文馆直学士。时韦后乱政,外戚炽盛,平一自请裁抑母党,帝慰勉不许。迁考功员外郎。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开元末卒。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平一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载德子。武后时隐嵩山。修浮图法。屡召不应。中宗复位。平一方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丐终制不许。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元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平一见宠中宗。时虽宴豫。尝因诗颂规诫。既被谪而名不衰。开元末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定州无极人,字孟成。玄宗天宝中,以左拾遗召。以安禄山荐,授试大理评事,充范阳掌书记,居府中,议论正直。后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呕状,佯不支。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以实病告。东都平,肃宗馆之于三司,使令受伪命官瞻望,以愧彼心。授秘书郎。宝应初,拜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授著作郎、兼侍御史,终于襄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0—829 【介绍】: 唐僧。江陵人,俗姓鲁。七岁通诗,应州举,三上中第。未及释褐,与僧议论玄理,遂投荆州福寿寺出家。后至洛阳昭成讲法,复至嵩山参礼,得畅心诀。后住苏州楞伽山。白居易守郡时,曾与其谈道。晚年出住流水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鲁氏。江陵人。世为儒生。七岁诵诗能通大义。益壮与计偕。三上礼部。仅一中第。而未及释褐间遇沙门谈论空法。乃投福寿寺辨初师。求披薙。始业经论。尝于洛之昭成寺。升座阐化。复礼嵩山寂禅师得心要。南游丹阳茅山。寻挂锡于苏之楞伽山。参扣者四远而至。时乐天居易白公。方牧是郡。每接见。必披襟解带。游神理妙。而深入甄之阃阈。因坚请出山。居流水寺。不乐也。未几还旧隐。大和三年。示微疾而终寿九十。以其年四月十七日。塔葬焉。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甄公。姓鲁氏。江陵人也。少而警慧。七岁诵通诗雅。遂应州举。三上中第未释褐。与沙门议论玄理。乃愿披缁。投福寿寺辩初法师以为模范。后于洛京昭成寺讲法数座。因礼嵩山禅师通畅心决。方至丹阳茅山。寻挂锡于苏州楞伽山四远参玄者胼肩叠足矣。时白乐天牧是郡。接其谈道不觉披襟解带。心游无物之场得甄之阃阈矣遂坚请出水流寺。不乐安止。以山水为娱情之趣耳。太和三年示疾云终九十岁。以其年四月十七日入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