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9,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殷琰(字 敬珉 )
傅琰(字 季圭 )
范元琰(字 伯圭、长玉 )
李琰之(字 景珍 默蠡 文简 )
王琰
萧文琰
郭琰(字 神宝 新丰县公 )
封孝琰(字 士光 )
薛浚(字 道赜 琰爵虞城侯 )
陆琰(字 温玉 )
僧智琰(字 明璨 朱 )
释法琰( 严 名 法藏 )
王琰
裴琰之
其它辞典(续上)
邓琬(字 元琰、元琬 )殷琰(字 敬珉 )
傅琰(字 季圭 )
范元琰(字 伯圭、长玉 )
李琰之(字 景珍 默蠡 文简 )
王琰
萧文琰
郭琰(字 神宝 新丰县公 )
封孝琰(字 士光 )
薛浚(字 道赜 琰爵虞城侯 )
陆琰(字 温玉 )
僧智琰(字 明璨 朱 )
释法琰( 严 名 法藏 )
王琰
裴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66 【介绍】: 南朝宋豫章南昌人,字元琰,或作元琬。初为州西曹主簿,擢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宋前废帝被杀,子勋起兵寻阳,琬与陶亮等缮治器甲,征兵四方,奉子勋即位。宋明帝遣将南讨,琬战败,欲谋斩子勋以谢罪,为张悦诱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全宋文·卷四十九
琰字敬珉,陈郡长平人。元嘉中,为江夏王义恭征北参军始兴王浚后军主簿,出为鄱阳晋熙太守,豫州治中从事史。孝武时,临海王子顼以为冠军录事参军,行吴兴郡事,复为豫州别驾,太宰户曹属、丹杨丞、尚书左丞少府、寻阳王子房冠军司马、行南豫州事。随府转右军司马。又徙巴陵王休若左军司马。永光初除黄门侍郎,出为山阳王休祐右车长史南梁郡太守。泰始初为建武将军豫州刺史,举兵应晋安王子勋。子勋以为辅国将军梁郡太守,加豫州,假节,后归国,为王景文镇南咨议参军兼少府。泰豫初除少府,加给事中,元徽初卒,有集七卷。(案,《隋志》作「太子中庶子」,与《本传》不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 【介绍】: 南朝齐北地灵州人,字季圭。傅僧祐子。初仕宋为武康令,迁山阴令,善断狱讼,并著能名。累迁益州刺史。入齐,进号宁朔将军,官至南郡内史,行荆州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511 【介绍】: 南朝梁吴郡钱唐人,字伯圭,一字长玉。博通经史,兼精佛义。性至孝,为人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遽退走,秘其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伐木为桥以渡之,自此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沛国刘瓛深加器异,尝表称之。居家不涉城市。齐梁间累征不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景珍,小字默蠡。少有盛名,时号神童。通经史百家,尝自许既精且博。初为彭城王元协行台参军,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孝庄帝时累官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在州好射猎。孝武帝初,官至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卒谥文简。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韶从弟。孝文时,举秀才,不就,后为彭城王协行台参军,入兼著作郎。熙平初,为国子博士,领尚书仪曹郎中,转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迁国子祭酒,转秘书监、兼七兵尚书。迁太常卿。孝庄初,兼御史中尉。除征东将军。出为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孝武初,徵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永熙二年卒,赠侍中、司徒、雍州刺史,谥曰文简。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
琰,太原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齐太学生。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文琰以善辞藻游焉。尝与江洪等赋诗,叩铜钵立韵,响绝而诗成,皆可观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魏京槃人,字神宝。孝武帝居藩邸,琰以通侠被知。及即位,封新丰县公,除洛州刺史。孝武帝入关,以琰为行台尚书、潼关大都督。西魏文帝大统中,东魏高欢遣窦泰袭恒农,琰战败,奔洛州,城破被擒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73 【介绍】: 北齐渤海蓨人,字士光。封隆之侄。年十六,辟州主簿,释褐秘书郎,历太子舍人、中书舍人,孝昭帝皇建初,位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还,坐事除名。后除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典机密。忤和士开,因沉废。祖珽辅政时,令入文林馆。寻以本官兼尚书左丞,其所弹射,多承意旨。尝伺后主意致与武成帝胡后私通之僧人昙献于死。后以谏事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汾阴人,字道赜。早孤,孝养其母。幼好学,至长安求学,何妥授以经业。初仕北周。入隋,拜尚书虞部侍郎,转考功侍郎。帝闻其孝,赐几杖舆服四时珍味与其母。后母死,归葬夏阳,时隆冬极寒,浚蓑绖徒跣,自京及乡五百余里,足冻堕指,疮血流离。丧制未终,帝令起视事,竟不胜哀而卒。性清俭,死之日家无遗资。全隋文·卷十九
浚字道赜,道衡从子。周天和中,袭父琰爵虞城侯,历纳言上士、新丰令。开皇初,擢拜尚书虞部侍郎,转考功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73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温玉。陆琼从叔。州举秀才,迁始兴王外兵参军,直嘉德殿学士。文帝以其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兼通直散骑常侍。宣帝太建初,位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东宫管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4—634 【介绍】: 隋至唐初僧。吴郡吴县人,字明璨。俗姓朱。八岁出家。十二岁,通诵《法华经》。十九岁,开宏经法,时嗟少秀。南朝陈后主至德三年,于金陵仁王寺斋集时,与诸名僧辩难,时称敏捷。陈亡,退居苏州虎丘。隋名臣杨素、苏威,颇钦敬之。炀帝时,化行常州。唐高祖武德七年,仍归虎丘。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明璨。生吴之朱氏。祖献梁员外散骑侍郎。父珉陈奉朝请。母夫人张氏。梦升通玄寺塔。坐相轮上远视虚空。了无惧意。遂妊。琰及生辄异群童。八岁事通玄璩法师出家。十二岁覆诵法华经。十六岁。入都学报恩寺持法师成实论。条振颖拔。宿慧开发。十九岁。归觐二亲于乡里。仍于本寺弘演。辨对如流。四座骇叹。寻进具于京之秦皇寺延法师。未几。依大庄严寺爝法师重研成实。新本意得情款。其功倍矣。陈至德三年。二十有二岁。方朝廷建仁王齐。诏名德百员。升高座。琰居其列。而折机纵难。上尤欣赏。公卿百辟莫不爱其闲雅伏其敏捷。陈亡即东遁虎丘山中且三十载。其间若隋尚书令楚国公杨素左仆射邳国公苏威或投戈接礼。或委使承颜。炀帝在蕃邸出镇扬部。盛招英彦。书币既至。不得而辞。俄以疾返旧隐。文帝数降玺书候问。季年锋镝沸腾。海寓同弊。檀越门人迎出毗坛。十载国朝。天下静谧。武德七年。苏州总管武阳公李世嘉公私同请。贞观八年十月十一日。终于虎丘之东寺。寿七十一。以其月二十二日。窆于寺之南岭。常州弘业寺沙门法宣与寺主智峰等。树碑。惟琰平生脩十六妙观。祈愿净土。行法华金光明忏悔法。其感应之至。炉未爇而烟起。瓶才空而水溢。造弥陀像。行三种净业。结会五百人讲涅槃法华维摩各三十遍。观经一百一十遍。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义解篇十
释智琰。字明璨。俗姓朱氏。吴郡吴人祖献梁员外散骑侍郎。父珉陈奉朝请。琰托质华宗。应生观德。母氏张夫人。初怀孕日。梦升通玄寺塔。登相轮而坐。远视临虚曾无惧色。斯乃得道超生之胜兆。人师无上之奇徵。是知二曜入怀。双龙枕膝。弗能及也。诞育之后取异侪童。秀气贞心早形瞻视。八岁出家。事通玄璩法师为弟子。提屦持衣恭侍弗怠。泻瓶执杓受道弥勤。年十二。妙法华经通诵一部。明悟听察咸谓神童。乃自惟曰。翼翼京邑四方是则。何得久拘坎井乎。时年十六。即日出都。听报恩持法师讲成实论。聪慧夙成深智开发。故得条振颖披后来莫二。属持公南上法筵用辍。因还故里觐省二亲。仍于本寺开弘经法。峰堞峻峙辩对如流。时年十九。莫不嗟其少秀。逾年返京从泰皇寺延法师进具。德瓶仪钵深护戒根。大庄严寺㬭法师。慧重中原名高日下。乃依而请道重研新实。意得情款功倍由来。诚骥足之逢善驭也。陈至德三年。建仁王齐集。百师百坐。竞流天口之辩。千灯七夜。争折动神之微。时年二十有二。以英少之质参诸耆德。通情则高冲折机。纵难亦大车柅轴。皇上欣赏百辟嗟称。莫不爱其闲典服其敏捷。每以人世嚣杂。幽栖清旷。属陈氏丧鼎。便事东归削迹武丘。将三十载。凭岩面壑。任三业而闲安。酌涧披松。随四仪而宴处。虽形隐而名扬。亦道潜而化洽于是八方归仰四部虔心。尚书令楚国公杨素。经文纬武。王佐国均。乘贵负才。未尝许物。行军淮海。闻琰道胜栖山。鸣铙赴陇倾盖承颜。五体投诚。恨接足之晚。左仆射邳国公苏威。重道爱仁弥赏闲放。奉使吴越躬造山楹。睹貌餐音虔拜欣跃。炀帝居蕃。惟扬作镇。大招英彦远集贤明。琰既道盛名高。教书爰及。虑使乎之负罪。嗟以已之累人。于是披衣出谷蒙敬厚礼。因以辞疾得返旧山。隋文远钦爰降书问。属炎历有终锋镝腾沸。四海同弊三吴益甚。檀越子弟迎出毗坛。首尾十载化行帝部。大唐统宇咸返旧居。武德七年。苏州总管武阳公李世嘉。与内外公私同共奉迎。还归山寺。于是禅宾慧侣更复曩时。龙沼凤林信为怀喜。然琰自他两化得离俱修。讲念之馀。常行法华金光明普贤等忏又诵法华三千馀遍。感应冥祥神瑞非一。宵炉未爇自起烟芬。夕罐才空潜加溢水。又愿生净土。造弥陀像。行三种净业。修十六妙观。与州内檀越五百馀人。每月一集建斋讲观。胜轮相踵将逾十载。与夫般若台内匡俗山阴共誓同期。何以异也。后见疾浃旬大渐。斯及诫训慈切。众侣哀凉。以贞观八年十月十一日旦。迁神武丘之东寺。春秋七十一。其月二十二日。窆于寺之南岭。远近奔驰皂素通集。花香乱空野哀恸若云雷。自有送终。奚复过也。惟琰幼小矜庄立性端俨。精诚在操苦节弥勤。口辞杂味日无再饭。非义理而不履。非法言而不谈。美貌奇姿乃超众表。墙岸整肃冰雪凛怀。陈临海王弟道安法师。厌世出家内外通博。沙门遍知学优业净。交游二子。时号三英。及屏志林泉永绝人世。芳风令德蹊径成规。莫不回旟造山亲传香法。信法海之朝宗。释门之栋干矣。讲涅槃法华维摩各三十遍。讲观经一百一十遍。常州弘业寺沙门法宣曰。余与法师昔同京县狎道华年。今接善邻敦交暮齿。虽攀桂之欢或舛。而折麻之赠不遗。想清颜之如在。悲德音之已寂。愧披文于色丝。终寄言于贞石。乃与寺主智峰等。共树高碑。在于寺宇。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严氏。江表金陵人。始名法藏。住愿力寺。听庄严爝公成实论。每闻馀经如旧所习。试密寻拟言意无不通谐。即以咨诸先达。咸曰。此卿宿昔所尝缘述。故未忘尔。晚入京师。住日严寺。终于武德之季。 又居玄者。年迫耆颐。然知足不蓄赀币。所得随以散尽。贞观十年。卒于寺。年九十馀。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法琰。俗姓严。江表金陵人。本名法藏。住愿力寺。听庄严寺皭公成实。入义知归。时共赞赏。每闻经声呗赞。如旧所经充满胸臆。试密寻拟。意言通诣。即以所解用咨先达咸曰。卿曾昔习。故有今缘。不可怪也。遂取瑞应依声尽卷。举掷旁迸啭态惊驰。无不讶之。皆来返启。乃于讲隙一时为叙。陈国斋会有执卷者。若不陈声斋福不济。故使人各所怀相从毕听。清音盈耳颂声洋溢。广流世路。晚被晋府召入日严。终于武德。复居玄法。虽年迫期颐。而声喉不败。京室虽富声业甚贫。诸有寻味莫有高于琰者。然而性在知足。不畜赀财。福利所归随皆散尽。以贞观十年卒于此寺。九十馀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贞观时在世。与孔颖达等奉诏撰《五经》义训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高宗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刺史轻之。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琰之省决一日毕,由是知名,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官终仓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