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分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黄琬(字 子琰 关内侯、阳泉乡侯 )
蒋琬(字 公琰 恭、恭侯 安阳亭侯 )
曹琬( 丰王 恭王 )
杜琬
邓琬(字 元琰、元琬 )
张净琬( 静婉 )
高孝琬( 河间王 )
封孝琬(字 子茜 )
僧玄琬( 杨 )
马琬
崔琬
李琬(名 嗣玄 滉、琬 荣王 )
解琬
韩琬(字 茂贞 )
其它辞典
刘琬黄琬(字 子琰 关内侯、阳泉乡侯 )
蒋琬(字 公琰 恭、恭侯 安阳亭侯 )
曹琬( 丰王 恭王 )
杜琬
邓琬(字 元琰、元琬 )
张净琬( 静婉 )
高孝琬( 河间王 )
封孝琬(字 子茜 )
僧玄琬( 杨 )
马琬
崔琬
李琬(名 嗣玄 滉、琬 荣王 )
解琬
韩琬(字 茂贞 )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六十六
琬,瑜子。灵帝时,举方正,不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92 【介绍】: 东汉江夏安陆人,字子琰。黄琼孙。桓帝初为五官中郎将,与陈蕃同心辅政,显用志士,为权贵所中伤,被废禁锢。献帝中平初,为豫州牧,封关内侯。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迁太尉,更封阳泉乡侯。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傕、郭泛攻破长安,收琬下狱死。全后汉文·卷四十二
琬,字子琰,琼孙。永兴初,以公孙拜童子郎不就。后为五官中郎将。党事起,禁锢几十年。光和末,征拜议郎,擢青州刺史,迁侍中。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徵拜将作大匠,历少府太仆,出为豫州牧,封关内侯。董卓秉政,徵拜司徒,迁太尉,更封阳泉乡侯,免。后为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王允谋诛卓,卓将李傕等破长安,被收,死狱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6 【介绍】: 三国蜀零陵湘乡人,字公琰。弱冠知名。初从刘备入蜀。刘禅建兴中,诸葛亮驻汉中,以为丞相长史,统理府事,常足食足兵以相供。亮卒,代亮执政。累官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初屯军汉中,开府,加大司马。卒谥恭。全三国文·卷六十二
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免,寻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征为尚书郎。后主时,丞相亮辟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军,又迁长史,加抚军将军。亮卒,进尚书令,寻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开府加大司马。卒,谥曰恭侯。有《丧服要记》一卷。
人物简介
维基
曹琬(?-260年代),东汉末年丞相曹操的儿子樊侯曹均的儿子。(曹魏)嘉平六年(254年)袭为丰王,正元、景元年间连续增加封邑。曹琬死后,谥恭王,子曹廉继嗣。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七十五
琬,泰始中为博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66 【介绍】: 南朝宋豫章南昌人,字元琰,或作元琬。初为州西曹主簿,擢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宋前废帝被杀,子勋起兵寻阳,琬与陶亮等缮治器甲,征兵四方,奉子勋即位。宋明帝遣将南讨,琬战败,欲谋斩子勋以谢罪,为张悦诱斩。
人物简介
简介
舞妓张净琬,腰围一尺六,能表演掌中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北齐宗室。高澄第三子,封河间王。武成帝河清三年,北周军与突厥入太原,帝将避之。孝琬叩马谏,请委兵出战。周军退,拜并州刺史。后主(高纬)天统元年累迁尚书令。其兄河南玉高孝瑜被武成帝(后主父)鸩死,孝琬大哭而出,怨执政,为草人射之。天统二年,和士开、祖珽谮之,后主怒,使武卫倒鞭挝之,折其两胫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51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字子茜。封隆之侄。早孤,为隆之鞠养,慈爱甚笃。孝武帝末袭父爵,为高洋主簿。领东宫洗马。性恬淡,好诗文。时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昕等先达高才,喜其为人,与结忘年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3—637 【介绍】: 唐僧。弘农华阴人。俗姓杨。初从洪遵学四分,后从昙迁禅师学一切经。太宗贞观初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普光寺造就,琬居之。曾以减杀等四条戒太子,太宗闻其说,特为下诏断屠。及卒,道俗哀悼。有《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等。全唐文·卷九百四
玄琬俗姓杨氏。宏农华阴人。事昙延法师为师。贞观初敕住普光寺。十年卒。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族出弘农华阴杨氏。其先有徙雍之新丰者。子孙繁衍。因别谱谍焉。琬年志学薙落。为昙延法师弟子延公一代名匠。婉既登具。依洪遵律师。习四分三载。即敷演。侪类推敬。又听昙迁法师摄论兼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皆研覈无馀蕴。然以延公在日。愿。造释迦丈六金像。继志述事。罔敢或愆。乃于仁寿二年。袖敛众施。就所住京辇寺。设模以铸。于时空色澄湛。杲日流辉。天华如云母。飘洒四至。终坠像前。观者以为异。及脱模。光相殊特。视关辅间。无与比。且造经四藏。备极庄严。其缮写之际。必精加考證。使无所遗谬。每岁以二月八日。灌沐圣躯。开讲设斋。众兼悲敬。惟受戒以清净为本。运当像末。恐致亏犯。故于春首。礼二十五佛。持千转神咒。庶几毁禁之流。澄源洁已。登檀纳法。明白无疑。贞观初诏为皇太子诸王。授菩萨戒。既而东宫创普光寺。召居之。且诏授皇后妃主。并六宫等戒。问遗填委。而随以施予。及营建功德无蓄积。未几皇后于苑内德业寺。书经一藏。于延兴寺。构藏并书经。皆诏琬监护。于是卷帙自周朝所残毁者。悉从校正。而法宝之全伊琬之力也。九年正月。上书东宫。陈四条。以行慈戒杀。顺气奉斋。为之目。而覼缕数百言极切至。东宫优答之。语多不录。是岁诏禁杀。起三月尽五月。以琬再请。乃特听尽此岁。十年冬有疾。上书东宫。委以大法。寻奉遗表。上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十二月七日。卒于延兴寺所居房。寿七十五。讣闻东宫哀恸。𮚐赠如礼。诏恻悼加赐物。特进萧瑀太府萧璟宗正李伯药詹事杜正伦等。并以躬尝北面执心丧。香华幢盖。送者数万人。弟子五百馀人。遵命阇维于终南山寺。建塔葬烬骨。奉灵像。太子洗马兰陵萧钧制铭宗正卿李伯药制碑文。琬无恙日。从受具戒者。三千馀人。受归戒者二千馀万人。右仆射杜如晦临终发誓愿历劫为师。大将军薛万彻母及昆季。钦崇轨范。蔬素终身。普光道岳法师识洞幽微。禀承约饬。武德初天下丧乱。客僧莫可乞丐。琬悉估鬻假贷。以共给存济。尤喜推奖材德。智首律师身处林泉。而名蜚辇毂。卒使毗尼之学。盛于有唐。则亦有所从来云。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明律下
释玄琬。俗姓杨。弘农华州人也。远祖因徙今居雍州之新丰焉。青襟悟道履操冲明。志在学年方游法苑。事沙门昙延法师。延震岭宏标遗教法主。隋文钦重立寺处之。具见别传。而琬位居入室恭恪据怀及进具后。便随洪遵律师伏膺四分。冠冤遮性镕汰持犯。涉律三载便事敷演。使于后进乐推前英叹美。乃旋踵本师。涅槃真体。捃掇新异。妙写幽微。又欲钦佩唯识包举理性。于昙迁禅师禀学摄论。并寻阅众锋。穷其心计。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并资承茂实。研覈新闻。环循弥讨。其际搜会。擢其玄理。然顾福智相导有若轮驰。慧业略剖于终。标树创开于始。永惟延师存日。愿造丈六释迦。经略未圆奄便物故。誓志营复克遂先摸。于仁寿二年。提洽有缘便事炉锤。寺乃京皋冲要。峙望归心。故使至感冥通控引咸遂。当时空色清朗杲日流辉。上天雨花状如云母。满空飘洒终坠像前。僚庶嘉其罕逢。法属庆斯荣瑞及开摸之后雅相逾圆。即为关辅栋梁。金像之大有未过也。今在本寺。每于静夜清朝。飞流八音之响。而不测其来至。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诸有缮写皆资本据。又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晨。追惟旧绪敬崇浴具。每年此旦建讲设斋。通召四众供含悲敬。办罗七物普及僧俦。又常慨运岠象末有亏归禁。至于授受遮难滋彰乃蓥饰道场寻诸忏法。每春于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转神咒。洁斋行道。使彼毁禁之流澄源返净。登坛纳法明白无疑。并传嗣于今住持不绝。从此而求。可谓护法菩萨也。而重法尊行。晨夕相仍。若值上德异人。必揖对欣振咨承馀令。虽闻同昔习。而翘仰如新。斯后已谦光。罕有踪矣。逮贞观初年。以琬戒素成治朝野具瞻。有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故储宫以下师礼崇焉。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供事丰华广沾会响。又别敕延入为皇后六宫并妃主等。受戒椒掖问德禁中。授纳法财日逾填委。而钦若自守不顾有馀。䞋施所资悉营功德。寻有别敕。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现在藏经。当即下令。于延兴寺更造藏经。并委其监护。琬以二宫所寄惟谷其诚。祇奉不难义须弘选。自周季灭法隋朝再兴。传度法本但存卷秩。至于寻检文理。取会多乖。乃结义学沙门雠勘正则。其有词旨不通者并咨而取决。故得法宝无滥于疑伪。迷悟有分于本末。纲领贞明自琬始也。昔育王再集于周时。今琬定宗于唐世。彼此诚异。厥致齐焉。然其匠训于世。三藏含之。偏以苦节自修德。以律仪驰誉。言为世范缁素收归。华夷诸国僧尼从受具戒者三千馀人。王公僚佐爰及皂隶。从受归戒者二十馀万。左仆射萧瑀兄弟。人伦藻镜久厌时烦。每咨法华会三之旨。龙树明中之教。沈吟移景奉佩而旋。右仆射杜如晦。临终委命。召为历劫师资。大将军薜万彻毗季。并及母氏。并钦崇戒约蔬素形终。普光道岳法师。解洞幽关辩开慧府。敬奉戒香行菩萨道。而汲引亡疲弘务终日。因之革励修习者计非恒准。故京辅士庶继踵烟随。礼供相寻日盈厨库。时有巫觋者云。每至授戒说法。异类鬼神。诸方屯聚。如承受相。自非至功冥被孰能致乎。琬以戒劝之至。物我同钦。义等风行。事符草偃乃致书皇太子曰。元正告始景福惟新。伏惟殿下。膺时纳祐罄无不宜但琬夙萦沈痾不获奉庆。蒙降逮问无任荷戢。感顾恩隆罔知攸厝。今略经中要务即可详行者四条。留意寻检永绥宝祚。初劝行慈。引涅槃梵行之文。令起含养之心存兼济之救也。二减杀者。引儒礼无故不杀牛羊者。皆重其生去其滥逸也。又言。王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此即上帝悼损害之失。树止杀之渐也。故佛经有恕己之喻。诫之杀打诸事也。琬闻。东宫常膳日多烹宰。审如所承。诚有大损。殿下以一身之料遍拟群僚。及至断命所由。莫不皆推殿下。所以长怀夕惕。望崇慈恕。自今以往请少杀生。东宫内外咸减肉料。则历长命久仁育斯隆。三顺气者。如经不杀曰仁。仁主肝。肝者木也。春阳之时万物尽生。宜育群品用答冥造。如其有杀是不顺气。殿下位处少阳福居春月。行慈以和正气。施惠以保天龄。请年别春季断肉停杀。悯彼含育顺此阳和。四奉斋者。如经年三月六能洁六根便资五福。伏愿遵行受持斋戒。何者今享此重位咸资往因。复能进德崇善用成其美。则善知识者是大因缘。玄琬道德疏微曲蒙顾眄。谨率闻见敢尘听览。登即答曰。辱师所示妙法四科。循览周环用深铭佩。法师旱祛尘累游神物表。阐鹫岭之微言。探龙宫之秘藏。洞开灵府凝照玄门。固以高步弥天邻几初地。遂能留情博施开导蒙心。理实义周词华致远。包括今古网罗内外。训诱之至审谕之方。纵圣达立言师傅弘道。亦未足髣髴要津拟仪高论。但行慈减杀顺气奉斋。斯乃仁人之心。以成大慈之行。谨当缄诸心府奉以周旋。永籍胜因用期冥祐。馀文不载。其言令之行化及此类。九年下诏断杀。起于三月尽于五月。琬以仁育兼济。乃上启更延。帝又特听尽于岁暮。贞观十年杪冬。遘疾知归后世。又致启东宫累以大法。又上遗封表于帝曰。玄琬闻。真容晦迹像教凌迟。无不假缁素以住持设内外而为护。遂得法云再润慧日重辉。光叶万乘绍隆千载。窃寻住持之理义有多门。弘护之方教乃非一。若不依佛取舍。仍恐赏罚乖宗。如其准教验时。是则简敬当理。伏以僧尼等不依戒律致犯刑章。闻彻阙庭尘劳听览。琬等僧徒无任惭惧。但恐馀年昏朽疾苦相仍。弱命不存洪恩未答。遂于经中。撰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及安养苍生论并三德论各一卷。伏愿圣躬亲降披览。陛下广开上书之路。冀纳刍荛之言。谨献秘要之经。请详金口之教。但琬忝当传法。庶无匿教之𮘧。扶劣署封。以酬终后之事。不胜恋仰。谨奉经以闻。又遗诫门人在于道检。言极详切读者垂泪。又云。馀荫施诸众生。馀骸依古焚弃。制服丧临一无预怀。遂以腊月七日。卒于延兴寺房。春秋七十有五。道俗失依皇储哀恸。天子下诏曰。玄琬律师戒行贞固学业清通。方寄弘宣正法利益群品。不幸没世。情深恻悼。赐物如别。斋𡒨所须事由天府。春宫懿戚卿相重臣。并舍金贝。荣嘉赗赠营助追福。暨于百日。特进萧瑀。太府萧璟。宗正李百药。詹事杜正伦等。并亲奉戒约躬尽哀礼。后旋𡒨山寺。幢盖相映香花乱空。从者如云众盈数万。前傧达于终南。后尘犹继于城阙。四十里间皂素充道。皆云。我师斯亡。戒业谁保。故为时宗如此也。弟子等五百馀人奉遵遗旨。尔时云高风静水净油香。七众弥山一心悲结。乃命下火依法阇维。薪尽灰飞廓然归本。仍于焚所建佛塔一区。用津灵识仪像存焉。东宫洗马兰陵萧钧制铭。宗正卿李伯药制碑立于塔所时为冠绝。初琬自始及终意存弘济。生善福智无不缀心。武德之初。时经剥丧粒食勇贵。客僧无托。乃自竭馀力。行化魁豪。随得货贿并充供给。日到寺厨亲问丰约。故主客同庆焉。又像季浇漓多轻戒律。乃以身轨物引诸法属。亲执经文依时附听。乃经十遍远嗣先尘。智首律师德光荣问于帝京者。寔资成赞能扇芳风。自见令达。罕能推挹如此人矣。故使唐运搜举岁拔贤良。多是律宗。实由琬之笃课也。而容范端肃声气朗峻。预瞻敬者莫不懔然。故图象厥相。犹令人畏者。弟子僧伽。俗姓元氏。清悟寡嗜欲。常随琬导物。而立志贞正。机谏变适不犯颜色。以味静为宗。又不希人世。依闲业道。是所谋焉。临终清𠻳歛容。明诲而卒。岂非师资谦德能世其尘。而恨其早卒清规未远。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杨。弘农华阴人也。居雍州之新丰。青衿悟道。履操冲明。在志学年。方游法苑。事沙门昙延法师。振领宏标。隋文钦重。立寺处之。琬位居入室。恭恪据怀。及进具后。便随洪遵律师。服膺四分。涉津三载。便事敷演。乃旋踵本师涅槃真体。捃掇新异。妙写幽微。又欲钦佩惟识。包举理性。于昙迁禅师。禀学摄论。并寻阅众锋。穷其心计。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并资承茂实。研窍新闻。延师存日。愿造丈六释迦。经略未圆。奄便物故。誓志营复。尅遂先模。于仁寿二年。提洽有缘。便事炉锤。当时空色清朗。杲日流辉。上天雨华。状如云母。满空飘洒。终坠像前。及开模之后。雅相逾圆。每于静夜清朝。飞流八音之响。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诸有缮写。皆资本据。又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晨。开讲设斋。逮贞观初年。以琬戒素成治。朝野具瞻。有召敕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故储宫以下。师礼崇焉。令造普光寺。召而居之。又别敕。延入为皇后六宫并妃主等。受戒。椒掖问德禁中。授纳法财。日逾填委。而钦若自守。不顾有馀。䞋施所资。悉营功德。寻敕于苑内德业寺。为皇后写见在藏经。并委监护。昔育王再集于周时。今琬定宗于唐世。厥致齐焉。然其苦节自修。言为世范。僧尼从受具戒者。三千馀人。王公僚佐。爰及皂隶。从法归戒者。二十馀万。左仆射萧瑀兄弟。人伦藻镜。久厌时烦。每咨法华会三之旨。龙树明中之教。沉吟移景。奉佩而旋。右仆射杜如晦。临终委命。召为历劫师资。大将军薛万彻昆季。并及母氏。并钦崇戒约。蔬素形终。琬致书皇太子。请少杀生。东宫内外。咸减肉料。则历长命久。仁育斯隆。三顺气者如经不杀曰仁。仁主肝。肝者木也。春阳之时。万物尽生。宜育群品。用答冥造。如经年三月。六斋能洁六根。便资五福。伏愿遵行。受持斋戒。登即下诏断杀。起于三月。尽于五月。琬以仁育兼济。乃上启更延。帝又特听。尽于岁暮。贞观十年杪冬遘疾。又致启东宫。累以大法。又上遗封表。又遗诫门人。在于道检。言极详切。读者垂泪。遂以腊月七日。卒于延兴寺。春秋七十有五。道俗失依。皇储哀恸。天子下诏。情深恻悼。赐物斋殡。须由天府。特进萧瑀太府。萧璟宗正。李伯药。詹事杜正伦等。并亲奉戒约。躬尽哀礼。后旋殡山寺。幢盖相映。香华蔽空。从者如云。众盈数万。前傧远达于终南后尘犹继于城阙。四十里间。皂素充道。弟子等五百馀人。奉遵遗旨。依法阇维。于焚所建佛塔一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有《食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玄宗第六子。初名嗣玄,始王甄(一作鄄),改名滉,又封荣王。授京兆牧,遥领陇右节度使。后改名琬。安禄山反,诏为征讨元帅。风格秀整,素有雅望。卒赠靖恭太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 【介绍】: 唐魏州元城人。少中幽素科。武则天圣历初,累官侍御史,奉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以功擢御史中丞。中宗景龙中,迁御史大夫。兼朔方行军大总管,前后守边二十余年,务农习战,边境安宁。官终同州刺史,卒,年八十余。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8 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高宗乾封元年(666)应幽素举及第,授新政县尉。后由成都丞超迁监察御史。习边事,守边20余载,历任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西域安抚使,御史大夫兼朔方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兼检校晋州刺史等职,封爵济南县男。迁太子宾客。玄宗开元五年(717),出为同州刺史,明年卒,年80余。与郭元振相善。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茂贞。韩思彦子。擢文艺优长、贤良方正科第。为监察御史。睿宗景云初,上书言时政,不报。出监河北军,兼按察使。玄宗先天中,上陈赋绢非时之弊。开元时,迁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官,卒。有《续史记》、《御史台记》等。全唐文·卷三百四
琬字茂贞。邓州南阳人。贺州司马思彦子。举茂才擢第。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拜监察御史。出监河北军兼按察使。开元中迁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