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8,分1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理随缘
理事无碍十门
入正理论
大乘金刚理趣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王法正理论
事理五法
理智五法
五法事理唯识
文理
化理
四种道理
正理门论
西域记地理考證
佛类词典
一理一理随缘
理事无碍十门
入正理论
大乘金刚理趣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王法正理论
事理五法
理智五法
五法事理唯识
文理
化理
四种道理
正理门论
西域记地理考證
一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一之理性也。华严大疏二曰:「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不增不减。」法华文句记六中曰:「由一理故,偏通一切。」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玄义)
一理者,诸法之本体也。理性容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元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诸法虽殊,莫不本乎一理。事理融通,法法无碍,是则世间、出世间法,皆不外乎此也。
(术语)同一之理性也。华严大疏二曰:「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不增不减。」法华文句记六中曰:「由一理故,偏通一切。」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玄义)
一理者,诸法之本体也。理性容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元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诸法虽殊,莫不本乎一理。事理融通,法法无碍,是则世间、出世间法,皆不外乎此也。
一理随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但理随缘)
(术语)(参见:但理随缘)
理事无碍十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于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遍于理,理既遍于事,事亦遍于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尘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间之事,事无别体,全揽理而成,如波依于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显理,理无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则理乃依事而显,如波相尽而水体全显也。五、以理夺事,事相既虚,全体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经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也。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今事显而理不现,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转五道名曰众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盖理为真而绝诸相,事为妄而带差别,真妄既异。故即妄之真异于妄。如水之湿性。即非波之动相也。十、事法非理,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盖理性平等,事相差别也。性相既异,故举体全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动相。非是水之湿性也。说见华严大疏二。
(名数)于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系立十门:一理偏于事,一、真法界之理遍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于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遍于理,理既遍于事,事亦遍于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遍在一微尘法界。三、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成世间之事,事无别体,全揽理而成,如波依于水,水全成波也。四、事能显理,理无形相,即事而明,事既依理而成,则理乃依事而显,如波相尽而水体全显也。五、以理夺事,事相既虚,全体是理,故一切之事法不可得。般若心经所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也。六、事能隐理,真理既随缘而成事相,遂今事显而理不现,如水之成波,波显水隐也。经所谓法身转五道名曰众是也。七、真理即是,真如之理性即是事相。真如之外,非有事相,如水即是波,波之外别无水。般若心经所谓空即是色是也。八、事法即理,世间一切事法本无自性,皆由因缘会集而有,举体即是真性,真性之外无事法,般若心经所谓色即是空是也。九、真理非事,事即真理,而非是事,盖理为真而绝诸相,事为妄而带差别,真妄既异。故即妄之真异于妄。如水之湿性。即非波之动相也。十、事法非理,为全理之事,而非是理,盖理性平等,事相差别也。性相既异,故举体全为事,而事相宛然,如波之动相。非是水之湿性也。说见华严大疏二。
入正理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因明入正理论之略名。
(书名)因明入正理论之略名。
大乘金刚理趣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之异名。
(经名)大乘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之异名。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王法正理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事理五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十一种。四、不相应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设者。唯识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无为法,上四法之实性也。唯识有六种,俱舍有三种。此中上四法为事,第五之无为为理。以知此五法尽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识。唯识语七曰:「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三、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十一种。四、不相应法,是假上之三法某部分之位而设者。唯识有二十四,俱舍有十四。五、无为法,上四法之实性也。唯识有六种,俱舍有三种。此中上四法为事,第五之无为为理。以知此五法尽一切之事理,不外乎唯识。唯识语七曰:「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理智五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真如,二大圆境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唯识论十曰:「此法身,五法为性。」
(名数)一真如,二大圆境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唯识论十曰:「此法身,五法为性。」
五法事理唯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参见:五法)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参见:五法)
五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法有种种。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一、相,即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即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与无情,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三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杂语)五法有种种。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一、相,即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作表诠;三、分别,即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自缘其所变境,三者皆属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观法性,属于无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
【佛学常见辞汇】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与无情,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现,是为分别。第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观名相互为其客,离常离断,如理而知,是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体性,是为如如。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名〕,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谓三界一切品类,洪纤妍丑,情与无情,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别虚妄之念也。谓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别心;认假名为自己,执幻相为本身,则有心、心数法,种种攀缘,是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数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变不异,真如之理也。谓由前正智,观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无,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发;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为如如也。
文理
【佛学大辞典】
(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
(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
化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十曰:「化理不住,运运密移。」
【佛学常见辞汇】
事物变化的道理。
(术语)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十曰:「化理不住,运运密移。」
【佛学常见辞汇】
事物变化的道理。
四种道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为證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證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馀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證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證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
(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为證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證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馀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證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證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
正理门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西域记地理考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英人有恭宁翰者。久居印度。精心考古。著玄奘游迹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注明,今为何城,此书以此图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考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考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著者因此易稿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革。今昔不同。而山川道途。必无大异。遂先审察彼此之离距及方向。即以今日通行之路线。依次求之。果然十得信九。且与名邻国疆界方位。并皆符合。即间有未敢自信者。要当相去不远。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英人有恭宁翰者。久居印度。精心考古。著玄奘游迹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注明,今为何城,此书以此图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考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考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著者因此易稿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革。今昔不同。而山川道途。必无大异。遂先审察彼此之离距及方向。即以今日通行之路线。依次求之。果然十得信九。且与名邻国疆界方位。并皆符合。即间有未敢自信者。要当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