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3,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马枢(字 要理 )
沈君理(字 仲伦 贞宪 永安亭侯、望蔡县侯 )
萧正信(字 公理 武化侯 )
萧见理(字 孟节 )
褚玠(字 温理 )
萧乂理(字 季英 安乐县侯 )
王美畅(字 通理 薛国公 )
康玄辩(字 通理 )
僧理莹
韦伦(号 难理 郢国公 肃 )
萧颖士(字 茂挺 世称 萧夫子、文元先生 行第 十 文 )
常理
阎伯理(别称 阎伯瑾 )
魏理
其它辞典(续上)
萧察(世称 宣帝、梁宣 庙号 中宗 宣皇帝 字 理孙 岳阳郡王 )马枢(字 要理 )
沈君理(字 仲伦 贞宪 永安亭侯、望蔡县侯 )
萧正信(字 公理 武化侯 )
萧见理(字 孟节 )
褚玠(字 温理 )
萧乂理(字 季英 安乐县侯 )
王美畅(字 通理 薛国公 )
康玄辩(字 通理 )
僧理莹
韦伦(号 难理 郢国公 肃 )
萧颖士(字 茂挺 世称 萧夫子、文元先生 行第 十 文 )
常理
阎伯理(别称 阎伯瑾 )
魏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62 【介绍】: 南朝梁宗室,后梁国君,字理孙。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耻威略不振,终以忧愤发背而卒。在位八年,庙号中宗。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5—573 【介绍】: 南朝陈吴兴人,字仲伦。博涉经史,有识鉴,陈霸先镇南徐州,甚器重之,命尚会稽长公主,及霸先称帝,拜驸马都尉,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乃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深以千理见称。文帝嗣位,迁左民尚书。位终尚书右仆射。谥贞宪。全陈文·卷十二
君理,字仲伦,吴兴人。起家梁湘东王法曹参军,武帝镇京口,命尚会稽长公主,辟府西曹掾,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陈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文帝即位,徵侍中,拜明威将军丹阳尹,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改前军将军,监南徐,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父忧去职。宣帝即位,除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以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加侍中,迁尚书右仆射,太建五年卒,赠太子少傅、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公理。萧宏子。封武化侯。幼不慧,常执白团扇,湘东王取题八字铭玩之。正信不知嗤之,终常摇握。官至给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孟节。萧正德子。性凶粗,长剑短衣,出入廛里,不为宗室所齿。侯景之乱,正德叛应之,景以为天子,见理为太子。见理得志肆虐,每夜辄聚盗劫掠。后于大航中流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580 【介绍】: 南朝陈河南阳翟人,字温理。九岁而孤,早有令誉。及长,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文帝天嘉中,位中书侍郎。宣帝太建中,为山阴令,清正廉洁,除残去暴。旋因谮免官。去官之日,不堪自致,种蔬菜以自给。太子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令入直殿省。累迁御史中丞,有直绳之称,卒官。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全陈文·卷十六
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为王府法曹,历外兵记室。天嘉中,除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太建中,除戎昭将军、山阴令,被谮免,还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寻掌东宫管记,迁御史中丞,卒官,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30—约550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季英。萧绩子。慷慨慕功名。武帝大同八年,封安乐县侯。太清二年,侯景反,随兄会理入援。城陷,迁广陵,因入齐为质,乞师,为景所获,还都。祖皓起兵讨景,因奔长芦收兵,事败,为景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8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通理。武则天时,历水部员外郎、主爵郎中,迁陈、鄂、饶、润四州刺史,封薛国公。卒于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前 【介绍】: 唐人,字通理。玄宗开元间为泸州刺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99 【介绍】: 唐京兆人。韦光乘子。玄宗时累官大理评事。安禄山反,玄宗幸蜀,拜伦剑南节度行军司马。时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肃宗乾元末,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忤李辅国,未行而改秦州刺史。代宗即位,历忠、台、饶三州刺史,为宦官用反间计,贬信州司马。遇赦,旅寓洪州十数年。德宗即位,拜太常少卿,充通吐蕃使,奉使称旨,西蕃敬服。为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寻改太子少师致仕,封郢国公。卒谥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7—768 【介绍】: 唐颍川人,祖籍南兰陵,字茂挺。萧晶孙。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天宝初补秘书正字,名闻天下,号萧夫子。史官韦述荐其自代,召诣史馆待制,因忤李林甫,罢。林甫死,调河南参军事。安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不用,因走山南,节度使源洧辟为掌书记。后授扬州功曹参军,到任两夜即去。客死于汝南旅舍。门人谥为文元先生。擅古文,与李华齐名。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60 字茂挺,排行十,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历仕桂林参军、秘书正字。天宝八载(749)为集贤校理,受李林甫排斥,调为广陵府参军事,十载转河南参军事。肃宗至德元载(756),山南节度使源洧辟为掌书记。永王乱平,淮南节度使表为扬州功曹参军。乾元三年(760)归葬先人,客死汝南。门人共谥为文元先生。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旧唐书·韦述传》、李华《萧颖士文集序》。萧名重于时,人称“萧夫子”,与李华齐名,时称“萧李”。日本遣使入朝,自述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有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萧颖士(717-759),字茂挺 萧梁宗室后裔,祖籍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居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四岁能文,十岁入太学。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对策第一,授金坛尉。历桂州参军,丁家艰去职。天宝初,任秘书正字,搜求遗书,因“慢官离局”被劾免,居濮阳,以教授为生,人称“萧夫子”。后召为集贤校理,不屈于季林甫,降资参广陵军事。十载,因人荐入史馆待制,复调参河南府写事。安史乱起,为山南节度使源洧掌书记。洧卒,入淮南李成式幕为扬州功曹参军,掌书记。乾元中,为诸道租庸使第五琦从事,赴嵩条迁祔先人遗骨,客死汝南逆旅。颖士工文能诗,奖掖后进,名重一时。文章与李华齐名,世称“萧李”。有《梁萧史谱》二十卷,《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均佚。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对策第一。天宝初补秘书正字。劾免。留客濮阳。学者皆从授业。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尝作伐樱桃赋讥李林甫。见疾免官。林甫死。更调河南府参军事。安禄山有宠。颖士知将乱。托疾游少室山。乾元初授扬州功曹参军。至官信宿去。客死汝南。年五十二。门人共谥曰文。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李华序其文曰:开元、天宝间,以文学著于时者,曰兰陵萧颖士,字茂挺……君谓:六经之后,有屈原、宋玉,文甚雄壮,而不能经,厥后有贾谊、文词详正,近于理体。枚乘、司马相如,亦瑰丽才士,然而不近风雅。扬雄用意颇深,班彪识理,张衡宏旷,曹植丰赡,王粲超逸,嵇康标举,此外皆金相玉质,所尚或殊,不能备举。左思诗赋,有雅颂遗风,干宝著论,近乎王化根源,此外皆夐绝无闻。近日陈拾遗文体最正。以此而言,见君述作。《载酒园诗话又编》
人有一时负重名,既久而声暂歇者,唐之萧茂挺,宋之梅圣俞是也。诗文具在,不知当时何以倾动蛮貊如此!萧尝谓“屈、宋雄壮而不能经,贾生近理,枚马瑰丽而不近风雅。”然其《江有枫》、《菊荣》、《凉雨》、《有竹》诸篇,岂遂真《风》《雅》乎?于《三百篇》虽具孙叔之衣冠,尚无优孟之抵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为浙西从事,检校大理评事,时往湖州,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事迹散见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及颜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全唐诗》存联句1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