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礼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
(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
理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实理同。
(术语)与实理同。
理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事论而言。就差别之事相而论,谓之事论,就平等之理性而论,谓之理论。法华玄义六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以千差万别之事相作讨论,叫做事论,若以平等之理体作讨论,即叫做理论。
(术语)对于事论而言。就差别之事相而论,谓之事论,就平等之理性而论,谓之理论。法华玄义六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有机应是故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以千差万别之事相作讨论,叫做事论,若以平等之理体作讨论,即叫做理论。
理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为事禅,无漏定为理禅。四教仪集注中曰:「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是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蜜满,至佛果位。二波罗蜜满,此约缘理禅,理智始满。」
【佛学常见辞汇】
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是事禅,无漏定即理禅。
(术语)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为事禅,无漏定为理禅。四教仪集注中曰:「大论云: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是乃事禅事智满耳。俱舍云:道树已前,四波罗蜜满,至佛果位。二波罗蜜满,此约缘理禅,理智始满。」
【佛学常见辞汇】
事理二禅之一。有漏定是事禅,无漏定即理禅。
理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事理二證之一。忆念道理而證悟之也。见戒疏上。又教理二證之一。举佛之圣教而为證凭也。见唯识论。
【佛学常见辞汇】
1。事理二證之一,即思想道理而得證悟的意思。2。教理二證之一,即举出佛陀的圣教来做凭證。
(术语)事理二證之一。忆念道理而證悟之也。见戒疏上。又教理二證之一。举佛之圣教而为證凭也。见唯识论。
【佛学常见辞汇】
1。事理二證之一,即思想道理而得證悟的意思。2。教理二證之一,即举出佛陀的圣教来做凭證。
理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为理忏。身口意所作,一一依于法度,对于尊像披陈过罪,以破事障,为事忏。四教仪曰:「理忏者,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义也。」行事钞中四之三曰:「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
【佛学常见辞汇】
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二种,事忏是身口意都依照法度,对著佛相披陈过错,理忏则是观一切法无有自性,消灭罪福之相。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以破理障,为理忏。身口意所作,一一依于法度,对于尊像披陈过罪,以破事障,为事忏。四教仪曰:「理忏者,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义也。」行事钞中四之三曰:「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
【佛学常见辞汇】
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二种,事忏是身口意都依照法度,对著佛相披陈过错,理忏则是观一切法无有自性,消灭罪福之相。
理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万有之本体。与理性同义。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万有之本体。与理性同义。
理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相,一句不识。」【又】事观之对。
【佛学常见辞汇】
1。对于道理的观念。2。事理二观之一。(参见:二观)
(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相,一句不识。」【又】事观之对。
【佛学常见辞汇】
1。对于道理的观念。2。事理二观之一。(参见:二观)
教行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者,谓从缘而设之教说,行者,谓可剋果之因行,理者,谓从名而诠之理致。法华玄义一下约之于通别曰:「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释签一下曰:「此三中通摄佛法。教则机应相对,行则因果相对,理则名实相对,亦是事理相对。」
(术语)教者,谓从缘而设之教说,行者,谓可剋果之因行,理者,谓从名而诠之理致。法华玄义一下约之于通别曰:「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释签一下曰:「此三中通摄佛法。教则机应相对,行则因果相对,理则名实相对,亦是事理相对。」
教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之道理也。于世尊之说法与实行之训诫,同时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组织之教,是属于教理者也。后于论藏之形式,尤明白作制教理之面目。
【佛学常见辞汇】
佛教所说的道理。
(术语)法之道理也。于世尊之说法与实行之训诫,同时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组织之教,是属于教理者也。后于论藏之形式,尤明白作制教理之面目。
【佛学常见辞汇】
佛教所说的道理。
教理行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力圣道门修證得果之次第,教为佛陀之言教,理为教中所说法之道理,行为顺其道理而修行,果为由其修行之因而得之證果。
【佛学常见辞汇】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而修行,果是由于修行而获證道果。
(术语)自力圣道门修證得果之次第,教为佛陀之言教,理为教中所说法之道理,行为顺其道理而修行,果为由其修行之因而得之證果。
【佛学常见辞汇】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而修行,果是由于修行而获證道果。
敏俱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高丽国之梵称。见梵语杂名。梵Hinguli。
(术语)高丽国之梵称。见梵语杂名。梵Hinguli。
顺正理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之略名。
(书名)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之略名。
义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
(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众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
道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通于馀物而言。
【佛学常见辞汇】
道法的义理。
(术语)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通于馀物而言。
【佛学常见辞汇】
道法的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