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孝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人,字彦闻。李及之子。以荫入仕。徽宗崇宁中,提举湖北、京西常平,提点京西南路刑狱。迁大理少卿。擢工部、户部二侍郎,为开封尹。依附蔡京,时陈瓘子正汇告京不利社稷,竟窜之海岛。
全宋文·卷二九四四
李孝称,字彦闻,濮州(治今山东濮县)人,及之子。以荫登朝。崇宁中提举湖北、京西常平,提点京西南路刑狱。上蔡京之姻宋乔年功,得工部员外郎,不阅月迁大理少卿,连奏狱空,进为卿。大观至政和初,擢户部、工部二侍郎,为开封尹。胁陈瓘證其子上书告蔡京不利社稷之罪,京愈德之,进刑部尚书。避亲嫌,徙工部,卒。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一、五三之一五,《宋史》卷三一○《李迪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孟州河阳人,字会之。第进士。徽宗时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括县壮丁为兵,得千人,上其名数与按阅之法。蔡卞喜而荐之,提举京畿保甲,使行其说,增籍二万。历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迁刑部侍郎,因与王黼不相能,被罢,提举崇福宫。寻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卒谥荣。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李伯宗,字会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第进士,知内丘、咸阳、太康县。提举京畿保甲,左迁相州通判,提举白波辇运,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入为将作少监。政和中历大理卿,迁刑部侍郎。与王黼不合,罢,提举崇福宫。起知同州,徙陕西都转运使。以通奉大夫、显谟阁待制卒。《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53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端修。少聪慧,读书一览成诵,属文敏捷。徽宗政和二年上舍登第。擢大理寺丞,朝廷礼制皆令掌之。迁秘书丞,历权工部侍郎,官至敷文阁待制,奉祠卒。
全宋诗
钱时敏(一○八六~一一五三),字端脩,溧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擢上舍第(《景定建康志》卷三二),为大理寺丞,迁秘书丞。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擢兵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十七年,以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同上书卷一五六)。二十三卒(同上书卷一六五),年六十八。《景定建康志》卷四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三一
钱时敏(一○八六——一一五三),字端修,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戬子。政和二年以明经由上舍登第。迁秘书丞,除驾部郎。绍兴间,历兵部员外郎、权工部、兵部侍郎,除敷文阁待制。二十三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二七、礼六之四,《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下之上,《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国华。以祖父恩补太庙斋郎。徽宗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凡三使高丽,所过郡县,辄为守令宣传宋朝德意恩惠,以宽宥为务。高宗建炎中,守正奉大夫致仕。
全宋文·卷三一二○
傅墨卿(?——一一三○),字国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为蔡翛门客,补太庙斋郎。政和中,授主客员外郎。宣和中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右文殿修撰。以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元年,以守礼部尚书知舒州,以正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四年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三一、职官六九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四。
宋登科记考
字国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四年(1122年)特赐第。初以荫补太庙斋郎。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赐同进士出身。仕至正奉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8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彦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与何铸论罢岳飞兵权,且劾王庶、刘子羽等有异议者。迁起居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进侍御史、吏部尚书,出知严州。
全宋诗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歙县(今属安徽)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调郴州教授。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迁大理寺丞。阿附秦桧,十年,为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十二年,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十三年,为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一四四、一四八)。十四年,以亲老出知严州。秩满,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八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九),年七十。有《东山稿》,已佚。《淳熙新安志》卷七、《宋史》卷三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七三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第政和二年进士,教授郴州,累迁至刑部员外郎。绍兴十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权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擢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严州,提点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汝楫为台谏日,与万俟卨等陷害岳飞及反对和议者甚力。著有《东山猥稿》二十卷、奏议八卷、外制二卷。见洪适《盘洲文集》卷七七《罗尚书墓志铭》,《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彦亨。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洪州新建县主簿。高宗绍兴初迁殿中侍御史。秦桧兄秦梓附梁师成,安节劾之,梓罢,桧衔之,遂不出十八年。桧死,起知严州,累迁兵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以敷文阁学士致仕。有《周易解》、奏议表疏及文集。
全宋文·卷四○七○
金安节(一○九四——一一七○),字彦亨,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宣和六年进士,调洪州新建县主簿。绍兴初,除司农丞,又迁殿中侍御史。劾秦桧兄梓附丽梁师成,桧衔之。去官不出凡十八年。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历官大理卿、宗正少卿、礼部侍郎。孝宗即位,拜兵部侍郎,官至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奏议十卷。《宋史》卷三八六有传,又见其子金文刚所作《金公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59 【介绍】: 宋代州人,字定远,号通理。徽宗宣和元年武举进士。授滑州韦城尉。汴京为金所围,独韦城不下。后为河东、河北统制接应副使,以粮尽被俘。金人欲授以官,坚辞。久之放归,为道士以终。长于诗文。有《成真集》、《通理集》。
全宋诗
何宏中(一○九七~一一五九),字定远,自号通理先生。先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后移居忻州(今山西忻县),遂为忻州人。家世从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殿试策中第,调滑州韦城尉。金兵围东京,附近州县均失守,独韦城不下,以功擢武节大夫、河东河北两路统制接应使。后孤守银冶,粮尽被俘,囚居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始终不屈。晚年为道士,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年六十三。著有《成真集》、《通理集》,已佚。事见《中州集》卷一○。
中州集
宏中,字定远,先世居雁门,叔祖青,出武弁,任忻州兵马使,因家焉。祖行宣,西游遇仙不返。行宣之子子奇、子霖,政和中,中武举高科。子奇,秉义郎、武州宣宁尉。子霖,忠翊、郎,守丰州安丰砦,皆没王事。定远,子奇子也。幼倜傥,仪观秀整,雅以奇节自许。宣和末,方贼扰江、浙,定远以太学武举进士陈破贼三策,徽宗褒谕,谓非近日言事者所可比。已而破贼如定远策,遂知名。宣和元年,集英殿试,策中第二,调滑州韦城尉。汴京被围,州郡多避走,独韦不下。兵退,统制武汉英奏辟,钦宗御札召赴军前,以路塞不果,因请兵真定宣抚司。时副帅种师中兵已溃,宣抚司檄定远副汉英守银冶路。既而太原破,西路无完城,定远等提兵并山而东,将赴援京师。俄汉英战死,定远收合散亡,立山棚七十四所,号令所及千里,而远艰食数月,人不敢相食。诏以为武节大夫、河东、河北两路统制接应使。是后,国朝兵日盛,所守唯银冶一城而已。帅府募人,生致定远。天会五年二月,粮尽被擒,大帅昭刺怜其忠,解缚授以官。定远投牒于地曰:我常以此物诱人出死力,若辈乃欲以此吓我耶!帅嘉其不降屈。又问:欲还乡否,定远谋南奔,阳以愿归为言。会监送使臣有先与定远相攻劫者,愬之,囚西京府君庙二年。帅一日召之,授以官,又不拜。使之充军,亦不从。取家属填城黄龙府,益偃蹇不行。帅怒,褫衣欲斩之。定远忻然就戮,曰:得死所矣。拥之行,已数十步,帅终不忍。召还,问:尔授官不愿;充军,又不行;填城,又不行。斩,又不惧,毕竟欲如何?定远徐曰:生死在公,奚问为?帅怒,解系之西京狱。得州人保任者数十族,乃放归,请为黄冠。时神霄宫废,道士旧以徽宗为东华君,将毁其像。定远为起紫微殿,迁像事之。年六十三,正隆四年,病殁。自号通理先生。所著成真、通理二集,藏于家。州将傅慎微几先赠诗云:故人何定远,造物不虚生。骨骼棱棱瘦,诗篇字字清。世皆尊道义,我独见忠诚。尊酒分携后,何时盖复倾。其馀与朱少章辈唱酬甚多,皆为所推重,载之墓碣之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道。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东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奏谏帝王之于史在观得失、究治乱。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全宋文·卷四一二○
王师心(一○九七——一一六九),字与道,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授沭阳县尉。绍兴初知长溪县,改太府寺丞、将作少监,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历知袁、衢、洪诸州,入为户部侍郎、敕令所详定官。出守荆南府,召权吏部尚书,再出知绍兴府、福州,兼浙东、福建路安抚使。乾道元年致仕。五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三,谥庄敏。见汪应辰《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三),《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仲达,一作仲理。徽宗崇宁二年进士。宣和间累官至尚书右丞,出守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以军乱被囚落职。二年复起为直秘阁,守濮州。金兵陷城,为所执,金将嘉其忠义放归。卒赠少保。有《卤薄图》、《祭服制度》,及与弟虚中合纂《纶言集》等。
全宋文·卷三一二九
宇文粹中(?——一一三九),字仲达,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宣和中,历校书郎、符宝郎、起居舍人。政和初,由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继迁工、兵二部侍郎,兼修国史,充议礼局详议官,再迁吏部尚书。宣和中,除宣奉大夫、翰林承旨、知制诰,兼侍讲,累官尚书右丞。靖康元年,罢右丞,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又知潼川府。绍兴初请祠,得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九年卒,赠少保。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六、选举一之一四、选举二○之二、礼三四之二、仪制一一之五及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镇江府金坛人,字胜中,一作胜仲。徽宗政和二年(一作八年)进士。授宣州大平丞,泰州兴化令,以平盗功改通判邵州。高宗绍兴七年为宗正丞。终秘书少监。善为诗,尤工绝句。有《华阳居士集》。
全宋诗
谭知柔,字胜仲,金坛(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授宣州太平丞,历知泰州兴化,江州德安、衡州茶陵县。以平黄冈盗功通判邵州。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为宗正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二),兼权礼部郎官,官终秘书少监。有《华阳居士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八、《南宋馆阁录》卷七、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五首。
黄邦俊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永福人,字宋英。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累迁大理寺丞。后知英州、贺州。有《真阳共理集》、《胥训诰文》、《纂韵谱》、《强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正卿。南渡时任台州司理,时金兵势极甚,官吏皆望风而遁,独昌世坚守其职,迎高宗入城,高宗慰劳再三,又剪己衣尺许赠之,题字称其独能尽忠为国,可执此为照。特改宣教郎,除大理寺丞,官终司农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唐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间,楼炤宣抚关陕,辟为属。改京官秩。宋廷欲借西夏兵牵制金人,晞韩奉命管押生番三百余归夏国,道无疏误。累迁大理少卿。时秦桧主与金和议,借他罪下之于狱,欲置之死地。后移浔州,赦归卒。
全宋诗
王晞韩,字唐卿,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七)。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签书枢密院事楼炤宣抚关陕,辟为属。方廷实宣谕陕西,曾有诗唱和,时秦桧方主和议,深疾之,诬以他狱,羁管浔州。赦归,卒。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
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东人。官大理少卿。岳飞被诬下狱,仁辅冤之,不署奏牍,以明飞无罪。触怒秦桧,谪饶州,因卜居乐平。
全宋文·卷四一三九
薛仁辅,字汝弼,河东(今山西境内)人。绍兴间为川陕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六年,入为仓部郎中,迁大理少卿。十二年,秦桧诬害岳飞系狱。仁辅明飞无罪,狱成不署奏牍,得罪编管,遇赦量移饶州。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五,《明一统志》卷五○,雍正《江西通志》卷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