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理学(生理學)  拼音:shēng lǐ xué
physiology
研究生物体的机能及其调控机制的学门。
《國語辭典》:论理学(論理學)  拼音:lùn lǐ xué
研究关于推理、思考所以成为正、误的一般性原理与法则之学。参见「理则学」条。
《國語辭典》:伦理学(倫理學)  拼音:lún lǐ xué
从研究道德上的善与恶出发,分析、评价并发展规范的道德标准,以处理各种道德问题的学说。也称为「道德哲学」。
《國語辭典》:伊洛  拼音:yī luò
1.伊、洛二水的合称。《书经。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2.程颐、程颢的学说。因其曾讲学于伊、洛之间。《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刘勉之传》:「时蔡京用事,禁止毌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
《漢語大詞典》:伊洛之学(伊洛之學)
指 宋 程颢 、 程颐 的理学。 程 氏兄弟 洛阳 人,讲学 伊 洛 之间,故称。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挟 元祐 书,自是 伊 洛 之学不行。” 明 宋濂 《赠林经历赴武昌都卫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学倡东南者,实自 艾轩 始也。”亦省称“ 伊洛 ”。 宋 陈亮 《书伊洛遗礼后》:“ 伊 洛 遗礼,其可见者惟婚与丧祭,仅存其一二,今以附诸《补亡》之后。”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之礼。稍长读书,益悟浮华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为儒者宗师。”
《漢語大詞典》:伊洛之学(伊洛之學)
指 宋 程颢 、 程颐 的理学。 程 氏兄弟 洛阳 人,讲学 伊 洛 之间,故称。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挟 元祐 书,自是 伊 洛 之学不行。” 明 宋濂 《赠林经历赴武昌都卫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学倡东南者,实自 艾轩 始也。”亦省称“ 伊洛 ”。 宋 陈亮 《书伊洛遗礼后》:“ 伊 洛 遗礼,其可见者惟婚与丧祭,仅存其一二,今以附诸《补亡》之后。”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之礼。稍长读书,益悟浮华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为儒者宗师。”
《漢語大詞典》:心性之学(心性之學)
即理学。 清 邓显鹤 《例授修职郎岁贡生候选训导邹君墓志铭》:“君考证典礼,力尊 汉 学;而於心性之学,确守 宋 儒。”参见“ 理学 ”。
分類:理学
《國語辭典》:理学(理學)  拼音:lǐ xué
性理之学。宋儒释经,以传道自命,重疏义理,兼谈性命,为与禅学、道教相结合所产生的学派。理学衰于元,而复兴于明。王守仁承继陆九渊之学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谈。也称为「道学」、「性理学」、「宋学」。
《漢語大詞典》:程朱理学(程朱理學)
指 北宋 程颢 、 程颐 和 南宋 朱熹 的理学。参见“ 程朱学派 ”。
《漢語大詞典》:程朱学派(程朱學派)
宋 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 北宋 程颢 、 程颐 ,集大成者为 南宋 朱熹 。他们提倡性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性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其方法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 程 朱 学派,也称 程 朱 理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漢語大詞典》:程朱之学(程朱之學)
指 宋 代 程颢 、 程颐 、 朱熹 的理学。元史·儒学传一·赵复:“北方知有 程 朱 之学,自 復 始。”参见“ 程朱学派 ”。
《漢語大詞典》:程朱学派(程朱學派)
宋 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 北宋 程颢 、 程颐 ,集大成者为 南宋 朱熹 。他们提倡性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性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其方法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 程 朱 学派,也称 程 朱 理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國語辭典》:义理(義理)  拼音:yì lǐ
1.微言大义之理。如:「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
2.道德公理。《淮南子。泰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3.内容、意义。《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漢語大詞典》:濂洛
北宋 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 濂溪 周敦颐 ;“洛”指 洛阳 程颢 、 程颐 。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其他支裔不可胜数, 濂 洛 所不敢轻,而 关 汾 所不能窥也。” 清 顾炎武 《〈仪礼郑注句读〉序》:“沿至於今,有坐皋比,称讲师,门徒数百,自拟 濂 洛 ,而终身未读此经一徧者。”参见“ 濂洛关闽 ”。
《國語辭典》:濂洛关闽(濂洛關閩)  拼音:lián luò guān mín
宋代理学的四大流派。即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颐、程颢、关中张载、闽中朱熹。
《漢語大詞典》:性天
(1).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资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序》:“闻见虽稍广,性天不灵,随即废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方辨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
《國語辭典》:心学(心學)  拼音:xīn xué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学。创自宋儒陆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为基本概念,故时称「心学」。后经明儒王阳明发扬光大,而盛行于世。
《國語辭典》:心理学(心理學)  拼音:xīn lǐ xué
以科学方法研究个体的心智活动及行为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关洛(關洛)
(1). 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晋书·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 关 洛 荒芜。”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关 洛 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 吕延济 注:“ 关 , 秦 也。 洛 , 洛阳 。南望,谓乱已平, 齐 都 江 南。”南史·谢晦传:“帝深加爱赏,从征 关 洛 ,内外要任悉委之。”
(2).指 宋 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中 张载 和 洛阳 二 程 ( 程颢 、 程颐 )。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國語辭典》:绩学(績學)  拼音:jī xué
治理学问。如:「绩学之士」、「绩学有成」。
《漢語大詞典》:闽洛(閩洛)
宋 代理学以二 程 和 朱熹 为首两学派的并称。二 程 ( 程颢、程颐 ), 洛阳 人, 朱熹 曾侨寓 福建 之 建阳 ,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