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翁静如,号珠楼,江苏长洲洞庭山人,周五瑞室,寄居天长。著《珠楼集》。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十
字林风,娄县人,监生姚椿室。
西泠闺咏
林风为小欧参军女,参军久居浙中,湖上诸山多所题咏,归四川方伯姚公子春木,香车度栈。适长洲李晨兰女士从宦锦城,订闺房文字之交。晨兰有《秋夜怀林风》诗云“经年不见许飞琼,怅望瑶台十二城。明月多情来独夜,西风作意送秋声。漫拈红豆歌长恨,静掩银屏背短檠。斗帐凉生兰烛灺,乱蛩争语梦难成。”“娇小堪怜萼绿华,尘寰一去渺天涯。数竿竹影摇青幕,一缕茶烟漾碧纱。憔悴秋魂寒恋梦,伶俜病蝶瘦依花。彩鸾已作文箫偶,忘却琳宫是故家。”“芙蓉露冷晚烟收,翡翠帘栊玉一钩。赢得诗词原含病,生来情性只宜秋。缄题花叶缠绵恨,细吐春丝婉转愁。惟恐画栏鹦鹉醒,悄将锦字读从头。”“无聊闲炷水沉香,瑟瑟罗衣怯夜凉。秋雨秋风关塞冷,湘云湘水海天荒。耽书只为愁无奈,讳病谁知恨转长。不信年来消瘦甚,开箱怕检旧衣裳。”推挹甚至,想见谢夫人林下风也。

人物简介

闺秀百家词选·雯窗瘦影词
许诵珠,字宝娟,自号悟空道人,海宁人。江苏督粮道梿季女,举人归安朱镜仁室。
邓成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泰宁人。家贫,佣工以事母,母目盲,朝夕手自进食、便溺必亲者五年。母卒,日夜长号,葬毕,不知所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显珠,字庆然,别号竹心。姓朱氏,昌平人。父德库,母牛氏。家本寒素,幼依州城东岳庙永亮薙发,受具于潭柘岫云栋昌。既精律仪,泛及经论,止持兼至,性相双融。尝言“一夕入定,心契法微,髣髴有象,若黄衲瞿昙趺坐,相对演述上乘,由是诸妄祛释,五蕴俱空。”又尝还顾本形,蜕化枯骨,因念众生种种苦厄,作如是观。偶往菜畦,询于老圃菜有心否,答以菜本无心。言下有悟,得大解脱。燕都阜成闉外有圆广寺,明隆庆万历间,曾事修葺,阅岁三百,栋宇倾废。珠来其会,慨然有志,誓复招提,广祈法喜,得粟万斛、金银五百,凡诸布施,靡不具足,已涉愿海,终见伽蓝。僧夏方盛,遽尔就寂,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六日也。户部侍郎铁岭杨儒为撰碑铭,刻之石以贻来者。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七
字玉绡,长洲人,童德存室。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
字孟珠,又字蛾壑,吴县人,铨部某女。
众香词
孟珠,天姿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初奔于义兴,值义兴败陆,遂转徙江湖。时向酒间花下,为人赋诗,后陷囹圄,又入侯门,又邻北里,又入空门,总之,踪迹怪异,所至,人则婴祸,洵亡国之妖也。然每述半间堂里事,天宝旧人闻之,往往叹息。广陵诗社集多佳句,忽忽散去,止得二词,非侈红妆笔墨之丽,实深得青衫涕泪之情。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陈慧珠,字湘箬,海宁人。同知亿女,遂宁举人张问安室。有《香远斋诗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顾横波,原名媚,后以字行,一字眉生,又字智珠,又字眉庄,上元人。合肥龚鼎孳侧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盘珠。吴轼妻。工诗词,多幽怨凄丽之作。嘉庆间卒,年二十五。有《秋水轩词》、《紫薇轩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0—1859 【介绍】: 清广东番禺人,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珠海老渔。道光二年进士。历官黄梅、广济知县、南康知府。于经义、古文、骈体、词曲、书法、医学,无不究心。尤工诗,与黄培芳、谭敬昭称“粤东三子”。所作《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反映鸦片战争中抗敌英杰,尤足称道。有《听松庐诗钞》、《松心诗录》、《松心文钞》、《艺谈录》、《国朝诗人征略》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番禺人。道光壬午进士,由知县历官南康知府。有《听松庐诗钞》。
维基
张维屏(1780年—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诗人,进士出身。与黄培芳、谭敬昭号称粤东三子,是嘉道年间岭南诗坛领袖,清代诗话及诗学繁荣中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广东近代第一个重要的诗人。
那丹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那丹珠(1783年—1832年),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六年举人,嘉庆十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驻藏帮办大臣,太仆寺卿,工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那斯洪阿(?—1837年),穆尔察氏,字万石,初名那丹珠,满洲镶白旗人。嘉庆癸酉举人,丁丑进士。先后任吏部主事,工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内阁学士。祖父哈达翰是乾隆十年进士,父成书为乾隆四十九年进士;后世铁良为晚清重臣。
屈怀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屈怀珠(1800年8月26日—1885年),字伟生,号惺斋,一号星武、一号星阶,行四。四川省顺庆府邻水县人,原籍湖南安化县。清朝官员。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曾任江西省贵溪县、新建县、南昌县、崇仁县知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琼芳(1815~1868),初名龙文,字见田,一字昭德,号珠垣。中进士后,改名琼芳。清台湾县治(今台南市)人。生性恬淡,好学不倦,遍读经史诸子百家。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连捷乡试。隔年参加礼闱,落榜,遂伫留京城,闭门苦读,杜绝浮华奔竞之习。与林晴皋、冯虚谷、蔡廷兰等结为至交,常相唱和。道光乙巳(1845)中恩科进士,铨选六部主事,久滞京城后,始补为江苏知县。未就职,乞养回乡。返台担任海东书院山长,潜心性理之学,以培养后进为己任。施氏生平著作颇多,从作品中可见其「恬退」之性格。近人王国璠谓施琼芳作品径端言正,繁芜尽去,得迹象浑然之旨;其诗则荟集众人长处,有清妙之音,而无奥衍之病,可谓东宁诗坛大家。乙未之际,作品散佚过半,仅《春秋节要》与《石兰山馆遗稿》由其子嗣士洁携渡中国大陆,方得以保存。1958年台南市文献委员黄典权从施氏后裔处取得抄本五册,将之点校,刊于《台南文化》六卷一期。1964年秋,施氏后代将家藏所有施琼芳、施士洁遗稿全数交给黄典权,1965年点校排印,刊于《台南文化》八卷一期。1992年3月又由高志彬主编,龙文出版社刊印《石兰山馆遗稿》。该诗集前附施琼芳手抄稿,后附《台南文化》刊本共二十二卷,一至六卷为古文与骈文,七至十六卷为古今体诗,十七至十八卷为补馀古今体诗,十九至二十二卷试帖诗。兹以龙文出版社刊印,黄典权所藏抄本为底本,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维基
施琼芳(1815年7月10日—1868年10月28日),幼名镇圭,原名龙文,中举后更名,字见田,一字昭德,又字星阶,号朱垣,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西岑乡(今福建泉州石狮市永宁镇内)。他与其次子施士洁为清代台湾仅有的父子双进士,葬于今台湾台南市南区桶盘浅墓地内,其坟墓为台南市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