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珊瑚 拼音:shān hú
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鍊、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漢語大詞典》:珊瑚珠
珊瑚制成的珠。古代天子、百官用作冠饰, 清 代也用作朝珠。《晋书·舆服志》:“ 后汉 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 魏明帝 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
《漢語大詞典》:山胡
(1).即 稽胡 。古族名。又称 步落稽 。源于 南匈奴 。 南北朝 时,居今 山西 、 陕西 北部山谷间。《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 魏 山胡 刘蠡升 反,自称天子,置百官。” 胡三省 注:“ 山胡 ,即 汾州 之 稽胡 。”
(2).鸟名。又名“山呼”、“珊瑚”。 宋 苏轼 《涪州得山胡》诗题自注:“山胡,善鸣,出 黔 中。” 宋 黄庭坚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愁人处。” 邓初民 《我要歌唱》:“可惜我不是一只善于歌唱的山胡鸟。”参见“ 山呼 ”。
(2).鸟名。又名“山呼”、“珊瑚”。 宋 苏轼 《涪州得山胡》诗题自注:“山胡,善鸣,出 黔 中。” 宋 黄庭坚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愁人处。” 邓初民 《我要歌唱》:“可惜我不是一只善于歌唱的山胡鸟。”参见“ 山呼 ”。
《國語辭典》:珊瑚树(珊瑚樹) 拼音:shān hú shù
1.珊瑚的俗称。参见「珊瑚」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清。龚自珍 〈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2.植物名。忍冬科荚蒾属,常绿乔木。高约六公尺,全株平滑。叶有柄,对生,长椭圆形,全缘或略呈波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钟形。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珊瑚状红色,后再变为暗紫褐色。可供观赏,亦可作为防火树。
2.植物名。忍冬科荚蒾属,常绿乔木。高约六公尺,全株平滑。叶有柄,对生,长椭圆形,全缘或略呈波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钟形。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珊瑚状红色,后再变为暗紫褐色。可供观赏,亦可作为防火树。
《漢語大詞典》:珊瑚钩
亦作“ 珊瑚鉤 ”。
1.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 清 陈维嵩 《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萧詮 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
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仇兆鳌 注引 师尹 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 元 虞集 《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1.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 清 陈维嵩 《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萧詮 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
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仇兆鳌 注引 师尹 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 元 虞集 《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