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格牌  拼音:gé pái
旧时女孩子们在闺阁中一起游戏的玩具。将各色硬纸剪成各式图形的纸牌来玩。如:「女孩子们玩起格牌来,总是又笑又闹。」
《国语辞典》:变形金刚(变形金刚)  拼音:biàn xíng jīn gāng
金刚,指勇猛的机器人。变形金刚指一种可以组合成多种形状的玩具。造型源自于卡通片。
《国语辞典》:电动玩具(电动玩具)  拼音:diàn dòng wán jù
广义的电动玩具,泛指一切以电做动力来源的玩具,如电动小火车。狭义的则指大型游乐器或电视游乐器。玩者藉由控制器的按钮,即可以控制萤幕上的人物的行动,具有竞赛冒险的乐趣。不同的卡带程式设计,则有不同的游戏规则。简称为「电动」、「电玩」。
《国语辞典》:泼浪鼓(泼浪鼓)  拼音:p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转动鼓面,鼓面旁的坠子会敲击鼓面,发出连续咚咚声响。旧时卖货郎亦用此摇弄发声以代替叫卖。《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见薛蟠骑著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著嘴,瞪著眼,头似泼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魔术蛇(魔术蛇)  拼音:mó shù shé
一种训练智力的玩具。由许多小三角锥组成,色彩多种,随意扭转也可变化多种的形状。如:「魔术蛇是一个可以增加儿童理解力、逻辑力、创造力及手部操控能力的益智玩具。」
《国语辞典》:闹竿儿(闹竿儿)  拼音:nào gān ér
竹竿上缀有各种饰物的儿童玩具。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色杂货》:「及小儿戏耍家事儿,如戏剧糖果之类:行娇惜、宜娘子……闹竿儿。」《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看时却是人头、人脚、人手挂在屋檐上,一似闹竿儿相似。」
《漢語大詞典》:尜尜
一种两头尖,中间大的玩具。
《國語辭典》:胡敲  拼音:hú qiāo
一种用竹子和木头制成,形似扯铃的玩具。《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汉子答道:『此是胡敲也。用手牵动,自然有声。』」
分類:玩具
《漢語大詞典》:哗楞棒(嘩楞棒)
亦作“ 哗啦棒 ”。 一种儿童玩具。一根小棒连结一个空球体,球体内有小珠,摇动时即发出哗楞声。 刘宝瑞 郭全宝 《活动之家》:“小妹妹别哭,给你哗楞棒。”《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现在都成了纸上的东西,成了小孩手里的哗啦棒!”
《漢語大詞典》:刮打嘴
一种玩具。用泥土塑成动物等形象,当中穿线,用以抽拉,发出响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一手拿着一具泥土塑成的‘刮打嘴’兔儿爷或猪八戒……一手挟着老母鸡。”
《漢語大詞典》:捕醉仙
酒席上劝酒之具。似玩具中之不倒翁,置盘中转之,视其所指,酬之以酒。 宋 窦革 酒谱·酒令:“今之世酒令其类尤多,有捕醉仙者,为禺人转之以指席者。”
《國語辭典》:波浪鼓  拼音:b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于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拴一颗坠子,握住手把转动,鼓面会因坠子敲击而发出咚咚的声响。以前卖货郎也拿来摇弄,以代替叫卖。也作「巴郎鼓」、「拨浪鼓」、「勃浪鼓」、「博郎鼓」、「播浪鼓」、「泼浪鼓」、「不琅鼓」。
《國語辭典》:拨浪鼓(撥浪鼓)  拼音:b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两旁各栓有一颗坠子,用手摇动会发出声音的小鼓。也作「波浪鼓」。
《國語辭典》:博浪鼓  拼音:bó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转动鼓面,鼓面旁的坠子会敲击鼓面,发出咚咚的声响。旧时卖货郎亦用此摇弄以代替叫卖。也作「波浪鼓」。
《漢語大詞典》:咘咘噔
一种儿童玩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咘咘噔等》:“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儿童呼吸之,足以导引清气……谨按日下旧闻考……咘咘噔即鼓璫,亦名响壶卢,又名倒掖气,小者三四寸,大者径尺,其色紫者居多。小儿口衔,嘘吸成声。”
《漢語大詞典》:跋弗倒
玩具名。即不倒翁。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秤翁戏具诗》:“其咏 吴 儿戯具诗,膾炙人口。咏跋弗倒云:‘随人簸弄形如醉,镇日跏趺体更劳。’”参见“ 不倒翁 ”。
《國語辭典》:不倒翁  拼音:bù dǎo wēng
1.一种人形玩具,依重心作用,常能竖立不倒。
2.比喻善于趋避,不容易失败的人。如:「这位候选人在政坛上,尽管历经风雨,仍然保有一席之地,堪称为政坛的不倒翁。」也作「搬不倒儿」、「扳不倒儿」、「捕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