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风流地
  
卓家
  
琴挑
 
弹凤
   
琴心先许
 
动文君
 
琴心误
 
文君婿
 
卓家琴
 
锦里琴心
 
漫寄心
 
琴中凤语
 
通琴意
 
文君望久
 
文君知曲意
 
闻琴解佩
 
夜扣相如扉
 
卓氏
 
卓氏琴台
 
座上琴心
 
琴寄情
  
相如琴心
 
相如意蜜
 
卓氏寡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孙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卓王孙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艺文类聚》第四十三卷〈乐部三·歌〉
汉司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见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例句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于濆 宫怨

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 古别离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凤凰诗。 李端 送夏侯审游蜀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 李群玉 临水蔷薇

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邛。 李贺 恼公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李贺 有所思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李频 送友人入蜀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温庭筠 锦城曲

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田娥 寄远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白居易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十八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罗隐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耿湋 送蜀客还

戍客烽楼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炼师

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贾岛 送朱休归剑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郑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 郑谷 锦二首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

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齐己 送人入蜀

典故   
梦益州
  
三刀入梦
 
入梦三刀
  
刀州入梦
 
三刀喜
 
益部刀
 
刀州昔梦
 
三刀得州

相关人物
王浚


《晋书》卷四十二〈王浚列传〉~208~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徵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八〈人事部三十九·吉梦下〉~966~2~
陆机《晋书·武纪》:「王浚之在巴郡也,梦悬四刀于其上,甚恶之。浚主簿李毅拜贺曰:『夫三刀为州,而见四为益一也,明府其临益州乎?』后果为益州刺史。」

简释

三刀梦:指升官。唐李德裕《题剑门》:“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眼然。”


例句

解下佩刀无所惜,新闻天子付三刀。 姚合 裴大夫见过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

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宋之问 送杨六望赴金水

刀州重入梦,剑阁再题词。 岑参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萤焰烧心雪眼劳,未逢佳梦见三刀。 李咸用 赠友第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李商隐 街西池馆

提携当有路,勿使滞刀州。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

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 李德裕 题剑门

晨装逢酒雨,夜梦见刀州。 李端 送成都韦丞还蜀

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 李远 送人入蜀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李隆基 过王浚墓

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柳宗元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锦谷岚烟里,刀州晚照西。 武元衡 夕次潘山下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武元衡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山川百战古刀州,龙节来分圣主忧。 武元衡 春日偶题

云深九折刀州远,路绕千岩剑阁斜。 武元衡 送温况游蜀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王维 送崔五太守

古郡三刀夜,春桥万里心。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窦巩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雍陶 宿嘉陵驿

典故
倒屣迎
 
倒屐
   
倒迎门屣
 
蔡邕许
 
中郎许仲宣
 
倒凫舄
 
倒屟
 
迎君倒屣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蔡邕

参考典故
书籍相与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简释

倒屣迎:指对贤才尊重,或指对宾客热情。唐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例句

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 司空曙 送高胜重谒曹王

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 吴融 偶题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孟浩然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今朝忽枉嵇生驾,倒屣开门遥解颜。 崔兴宗 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

俗赖褰帷谒,人欢倒屣迎。 张南史 独孤常州北亭

章仇尚书倒屣迎,飞笺络绎奏明主。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倒屣喜旋归,画地求所历。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

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王维 辋川别业

忽闻扣户醉吟声,不觉停杯倒屣迎。 白居易 喜裴涛使君携诗见访醉中戏赠

中郎何为者,倒屣惊座宾。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之五

忽听款扉响,欣然倒屣迎。 钱起 赠李十六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典故 
干戈识虎皮

相关人物
周武王


《礼记·乐记》
「武王克殷。反商。……车甲?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东汉·郑玄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唐·孔颖达疏:「包之以虎皮者,虎皮,武猛之物也。用此虎皮包裹兵器,示武王威猛能包制服天下兵戈也,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

例句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杜牧 即事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杜荀鹤 春日山居寄友人

典故
盗移

相关人物
王莽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
「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唐·李贤注:「大盗谓王莽篡位也。《庄子》曰:『田成子一日杀齐君而盗其国。』」

例句

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典故
识凤毛
 
凤毛长
   
凤皇矛
 
凤一矛
 
见凤矛

相关人物
王劭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南朝梁·刘孝标注:「大奴,王劭也。已见。《中兴书》曰:『劭美姿容,持仪操也。』」
《南齐书》卷三十六〈谢超宗列传〉~635~
新安王子鸾,孝武帝宠子,超宗以选补王国常侍。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

例句

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 岑参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

令弟字延陵,凤毛出天姿。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

凤雏无凡毛,五色非尔曹。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典故  
赋登楼
  
王粲楼
 
王粲赋
 
登楼王粲
 
登楚
 
仲宣哀
 
王粲哀
 
粲登楼
 
思乡王粲
 
王粲南登
 
粲公楼
 
登临仲宣
 
赋异乡
 
公子登高赋
 
王粲赋归欤
 
王生悲异国
 
仲宣怀远
 
赋因玉阁笔
 
王粲殊方泪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刘表

参考典故
麦城赋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登楼赋〉~489~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引唐·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冑,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引唐·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时董卓作乱,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简释

王粲登楼:指咏叹流落他乡而怀念故土,或指登楼。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例句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沧 汶阳客舍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大易 赠司空拾遗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李白 灞陵行送别

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杜甫 夜雨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

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王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

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罗隐 寄张侍郎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羲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20~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典故
相关人物
张祜
 
李白
 
王严光


《谈苑》卷四
王严光有才不达,自号钓鳌客。巡游都邑球麻铁之资,以造钓具。有不应者,辄录姓名置箧中曰:「下钩时取此等蒙汉为饵。」其狂诞类此。张祐谒李绅,亦称「钓鳖客」。李怒曰:「既解钓鳖,以何为竿?」曰:「以虹为竿。」「以何为钩?」曰:「以明月为钩。」「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为饵。」绅默然,厚遗之。
《鉴戒录》卷七
会昌四年,李相公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无有面者……祜遂修刺谒之,衔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祜,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骜,以何物为竿?」对曰:「以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已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以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怜祜触物善对,遂命就对斟,言笑竟日。
《唐语林》卷五〈补遗〉~492~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蜺为线,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白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宰相竦然。
典故
鼎迁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商汤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臧哀伯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晋·杜预注:「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营雒邑而后去之,又迁九鼎焉,时但营洛邑,未有都城。」
《昭明文选》卷四十六南朝齐·王元长(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迁鼎息大垌之惭。」唐·李善注:「《帝王世纪》曰:『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亳,至大垌,而有惭德。』」

例句

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弘农公杨凭也。为御史李夷简所弹)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水斗宫初毁,风变鼎将迁。 陆敬 游隋故都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韦庄 湘中作

典故
定王城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三〈清明二首〉
〈清明二首〉其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绣羽冲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案:汉长沙定王发封此。】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虚沾周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杜少陵集详注》卷二十二
清·仇兆鳌引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潭州长沙县,定王庙在县东一里,庙连冈高七丈,俗谓之定王冈。」
典故 
露腹
  
东床腹
   
东床人
 
东床佳客
 
东床玉
 
东床禁脔
 
东床俊选
  
王郎坦腹
 
旧选床
 
坦卧东床
 
卧床东
 
羲之当选

相关人物
王羲之


《王隐晋书》卷七〈王羲之〉~32~
晋·王隐《晋书》:王羲之幼有风操,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婿。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问为谁。果是逸少,乃妻之。」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62~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简释

坦腹:称美女婿。唐卢纶《送申屠正字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例句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刘长卿 登迁(一作仙)仁楼酬子婿李穆

鸳鸯卷新赠,遥恋东床空。 孟郊 别妻家

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 李端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州贤子余与主簿平章郑氏女子垂欲纳(一有采字)郑氏伯父京书至女子已许他族亲事遂停

鼓鼙喧北里,圭玉映东床。 杨巨源 上刘侍中

既倾南国貌,遂坦东床腹。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并序)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卢纶 酬陈翃郎中冬至携柳郎窦郎归河中旧居见寄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黄崇碬 辞蜀相妻女诗

典故
东方小儿
 
王母顾方朔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史补》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例句

仙桃不啻三回熟,饱见东方一小儿。 施肩吾 赠凌仙姥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

长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惭无东朔才。 赵彦昭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典故   
祖龙鞭
 
秦王鞭
 
石桥东望
 
鞭桥
 
东海桥
 
秦帝桥
 
鞭山驱石
 
秦皇鞭鬼鞭
 
秦皇架石桥
 
秦王树石桥
   
秦皇驱峰
 
秦皇驱山
  
驱石到海
 
驱石架津
 
祖龙不成桥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晋·伏琛《三齐略记》
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据《五朝小说大观》本)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日下〉
《三齐略》:「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犹赤色。」

简释

驱石: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


例句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施肩吾 鄠县村居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李白 古风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杜甫 陪李八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 庄南杰 伤歌行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

长吉太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齐己 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

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刘长卿 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周匡物 应举题钱塘公馆

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

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 徐凝 寄海峤丈人

曾见秦皇架石桥,海神忙迫涨惊潮。 徐钓者 自吟

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李峤

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李昌符 送人入新罗使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典故
东南气
 
秦淮王气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州郡部十六·江南道上·升州〉~955~
《金陵图》:「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张纮传〉~244~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纮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哀江南赋并序〉~3922~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籓篱之固。头会箕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漢語大詞典》:弦心
犹琴心。琴音中所表达出的心意。 唐 司空图 《成均讽》:“芳情尽寄于絃心,巧变逾新于 濮 上。”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汉代卓文君。参见「卓文君」条。
2.比喻新寡之妇。《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剩妾一身,茕无所依。」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传达情意。《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唐。李贺有所思〉诗:「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漢語大詞典》:凤媒(鳳媒)
司马相如 爱慕 卓文君 ,弹琴作歌示意,诗中有“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託子尾永为妃”之句, 文君 终与 相如 成为夫妻。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即用“凤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骆宾王 《棹歌行》:“凤媒羞自託,鸳翼恨难穷。”
《漢語大詞典》:三刀
晋书·王濬传:“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駟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 唐 柳宗元 《奉和周二十二丈》诗:“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明 何景明 《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 沈砺 《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國語辭典》:三刀梦(三刀夢)  拼音:sān dāo mèng
晋人王浚夜梦三刀悬于卧屋梁上,霎时又益一刀,主簿李毅以三刀为「州」、加一「益」即益州,后浚果迁益州刺史。见《晋书。卷四十二。王浚传》。后遂指官吏升迁的梦兆。唐。李德裕 题剑门诗:「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唐。李商隐 街西池馆诗:「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分類:高升梦兆
《漢語大詞典》:三刀
晋书·王濬传:“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駟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 唐 柳宗元 《奉和周二十二丈》诗:“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明 何景明 《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 沈砺 《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漢語大詞典》:刀州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 刀州 为 益州 的别称。 唐 武元衡 《酬太常从兄留别》诗:“ 张騫 随 汉 节, 王濬 守 刀州 。” 唐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觐亲》诗:“东川横 剑阁 ,南斗近 刀州 。”
分類:益州
《漢語大詞典》:刀州梦(刀州夢)
谓入 蜀 任职。典出《晋书·王濬传》。 刀州 指 益州 , 益州 为 蜀 地。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亦省作“ 刀梦 ”。 宋 梅尧臣 《送宋端明知成都》:“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参见“ 刀州 ”。
分類:任职益州
《漢語大詞典》:刀州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 刀州 为 益州 的别称。 唐 武元衡 《酬太常从兄留别》诗:“ 张騫 随 汉 节, 王濬 守 刀州 。” 唐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觐亲》诗:“东川横 剑阁 ,南斗近 刀州 。”
分類:益州
《漢語大詞典》:梦刀(夢刀)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梦刀”为官吏升迁之典。 唐 玄宗 《过王濬墓》诗:“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唐 元稹 《寄赠薛涛》诗:“纷纷辞客多停笔,箇箇公卿欲梦刀。” 宋 王安石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诗:“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他日寄声能向我,应从 锦水 至 江 皋。”
分類:官吏升迁
《國語辭典》:倒屣  拼音:dào xǐ
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
《国语辞典》:倒屣相迎  拼音:dào xǐ xiāng yíng
比喻热情款待宾客。参见「倒屣迎之」条。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漢語大詞典》:得凤(得鳳)
南史·谢超宗传载, 宋 谢灵运 子 凤 ,有子 超宗 ,“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选补 新安王 子鸞 国常侍。王母 殷淑仪 卒, 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赏,谓 谢庄 曰:‘ 超宗 殊有凤毛, 灵运 復出。’”后以“得凤”喻有俊秀子弟。 唐 崔嘏 《授裴谂中书舍人制》:“ 臧孙 有后,且闻得凤之音; 枚乘 多才,雅畜雕龙之妙。” 宋 苏轼 《次前韵答马忠玉》:“ 灵运 子孙俱得凤, 慈明 兄弟孰非龙?”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王粲登楼(王粲登樓)
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宋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园山川,故国心眼,还似 王粲 登楼。” 明 陈所闻 《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一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元 郑光祖 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
《漢語大詞典》:依刘(依劉)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王粲 ﹞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黄门侍郎,以 西京 扰乱,皆不就。乃之 荆州 依 刘表 。”后因以“依 刘 ”谓投靠有权势者。 唐 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诗:“休向西斋久閒卧,满朝倾盖是依 刘 。” 明 夏完淳 《生平口号》诗:“生平无计更依 刘 ,短髮蒙茸愧 楚 囚。” 清 黄景仁 《醉中登楼》诗:“试问座中谁识 禰 ,岂知今日尚依 刘 。”
分類:投靠权势
《漢語大詞典》:登楼赋(登樓賦)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阳 高平 人也。少而聪惠有大才,仕为侍中。时 董卓 作乱, 仲宣 避难 荆州 ,依 刘表 ,遂登 江陵 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旧时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清 赵翼 《寄答老友庄似撰》诗:“游踪 王粲 《登楼赋》,近局 陶公 漉酒巾。”
《國語辭典》:点漆(點漆)  拼音:diǎn qī
眼睛有如漆一般的黝黑明亮。多用以形容眼睛的色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红楼梦》第一五回:「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國語辭典》:钓鳌客(釣鼇客)  拼音:diào áo kè
1.豪放不羁、抱负远大的人。唐代李白、张祜、王严光等皆以钓鳌客自号。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时相悚然。」
2.比喻做官的人。
《國語辭典》:钓鳌(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传龙伯国有个巨人,一次就钓起六只负载五山的大龟。典出《列子。汤问》。比喻举止豪迈或抱负远大。唐。李白 赠薛校书诗:「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國語辭典》:迁鼎(遷鼎)  拼音:qiān dǐng
鼎,古以为王者传国的神器。迁鼎指迁都,比喻改朝换代。《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度静邑鹿丘之叹,迁鼎息大坰之惭。」
分類:迁都亡国
《漢語大詞典》:坦床
指女婿。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陈琡》:“同院有小计姓 武 ,亦 元衡 相国之后,盖 汾阳 之坦牀也。”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曹佾 太尉, 长秋 母弟, 张貂□ 耆 之坦牀。始成婚,资粧甚盛。”参见“ 坦腹 ”。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坦腹  拼音:tǎn fù
1.坦露腹部。唐。杜甫 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2.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二出:「若是传波红叶机缘辏,坦腹何须另觅何?」
《國語辭典》:坦腹  拼音:tǎn fù
1.坦露腹部。唐。杜甫 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2.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二出:「若是传波红叶机缘辏,坦腹何须另觅何?」
《国语辞典》:坦腹东床(坦腹东床)  拼音:tǎn fù dōng chuáng
当女婿。晋时郗鉴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王家子弟闻讯后,都显得很矜持,只有王羲之若无其事的坦腹卧于东床而食,因此被郗鉴选为女婿。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书生愚见,忒不通变。不肯坦腹东床,谩自去哀求金殿。」亦可用于指女婿。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我操国柄佐圣明,我是九棘三槐位里人,要择个坦腹东床,岂无个贵戚王孙。」也作「东床」、「东床坦腹」、「东床娇客」、「东床娇婿」、「坦腹」。
《漢語大詞典》:东坦(東坦)
指女婿。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晋公 尝谓 竇二侍郎 今之 师旷 也。 晋公 即参政之东坦也。”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两口儿 北邙 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玉娇梨》第四回:“前日因看花,偶然见了新考案首的 苏友白 ,人才俊秀,诗思清新,我意欲招他东坦。”参见“ 东牀坦腹 ”。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东床坦腹(東床坦腹)  拼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
当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隋唐演义》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双绝,且喜读孙吴兵法,六韬三略,无不深究其奥,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东床(東床)  拼音:dōng chuáng
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空著我埋怨爹娘,选拣东床,相貌堂堂,自一夜花烛洞房,怎堤防这一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老丈差了,老丈选择东床,不过为养老计耳。」
分類:待宾女婿
《國語辭典》:东床坦腹(東床坦腹)  拼音:dōng chuáng tǎn fù
当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隋唐演义》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双绝,且喜读孙吴兵法,六韬三略,无不深究其奥,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分類:女婿
《國語辭典》:石桥(石橋)  拼音:shí qiáo
石造的桥。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楢溪之纡萦。」
《漢語大詞典》:祖龙浮海(祖龍浮海)
传说 秦始皇 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 始皇 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 始皇 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 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
《國語辭典》:秦桥(秦橋)  拼音:qín qiáo
秦始皇为过海观日所造的桥。参见「鞭石成桥」条。唐。李贺 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国语辞典》:秦王构石(秦王构石)  拼音:qín wáng gòu shí
形容秦始皇造桥有如神助而成桥的神奇。参见「鞭石成桥」条。
《漢語大詞典》:鞭石
(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 元 陈樵 《蔗庵赋》:“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谢娥 入海而增喟。” 明 王世贞 《太和即事》诗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
(2).相传 难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鞭石未成雨,鸣鳶不起风。” 唐 杜甫 《雷》之二:“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
《漢語大詞典》:鞭血
借指战争。 唐 鲍溶 《述德上太原严南书绶》诗:“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分類:战争
《漢語大詞典》:驱石(驅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驱石造桥的典故。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山观造竹桥》诗:“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东海。” 元 郝经 《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 秦 人已断鞭。”
《國語辭典》:王气(王氣)  拼音:wáng qì
帝王的气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蹰踌,那王气黯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