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50,分790页显示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七宝──轮王七宝
八王日──春秋八王日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轮王相
转轮圣王所应供养
提头赖吒天王
毗留勒叉天王
毗留博叉天王
毗沙门天王
净饭王生二子
白饭王生二子
斛饭王生二子
甘露饭王生二子
佛类词典(续上)
四王生八子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七宝──轮王七宝
八王日──春秋八王日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轮王相
转轮圣王所应供养
提头赖吒天王
毗留勒叉天王
毗留博叉天王
毗沙门天王
净饭王生二子
白饭王生二子
斛饭王生二子
甘露饭王生二子
四王生八子
【三藏法数】
(出释迦谱)
四王同出师子颊王,各生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净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二、白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也。第二子,梵语名阿难,华言欢喜,又云庆喜。以其生时,举国欣庆故也。从佛出家持三藏教。(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
〔三、斛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摩诃男(无翻),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第二子,梵语名阿那律,华言无灭,又云无贫。从佛出家,所谓天眼第一者是也。
〔四、甘露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婆娑(无翻),第二子,梵语名跋提,华言小贤。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是也。
(出释迦谱)
四王同出师子颊王,各生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净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二、白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也。第二子,梵语名阿难,华言欢喜,又云庆喜。以其生时,举国欣庆故也。从佛出家持三藏教。(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
〔三、斛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摩诃男(无翻),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第二子,梵语名阿那律,华言无灭,又云无贫。从佛出家,所谓天眼第一者是也。
〔四、甘露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婆娑(无翻),第二子,梵语名跋提,华言小贤。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是也。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七宝──轮王七宝
【三藏法数】
(出修行本起经)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受持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舒妙光明,来应王所。若王欲往东方,轮即东转,王则将诸兵众,随其后行。金轮宝前,有四神导引。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南西北方,随轮所至,亦复如是。于四天下,普劝人民,修十善道,是名金轮王。亦名转轮圣王。而具足七宝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金轮王太子绍位之时,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顶,方绍父位,以为金轮王,名灌顶位。十善道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一、金轮宝〕(亦名胜自在),金轮者,其轮千辐,径一丈四尺,具足毂辋雕文刻镂,众宝间错,光明洞达,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谓转轮圣王既得此轮,随王心念,轮则为转,案行天下,须臾周匝,是为金轮宝。
〔二、白象宝〕(亦名青山),白象者,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白象宝忽然出现,其身纯白,其首杂色,口有六牙,牙七宝色,力能飞行。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回,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动摇,亦不濡足,是名白象宝。
〔三、绀马宝〕(亦名勇疾风),绀马者,青赤色马也。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绀马宝忽然出现,髦鬣贯珠,洗刷之时,珠则堕落,须臾之间,更生如故;其珠鲜洁,色胜于前。鸣声远闻一由旬内,力能飞行。王若乘之,案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极。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是名绀马宝。(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四、神珠宝〕(亦名光藏云),神珠者,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神珠宝忽然出现,其色莹洁无有瑕类,夜悬空中,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名神珠宝。
〔五、玉女宝〕(亦名净妙德),玉女者,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有诸不净,是名玉女宝。
〔六、典财宝〕(亦名大财),典财又曰典宝藏臣,谓转轮圣王欲得七珍宝时,典藏臣举身向地,地出七宝;向水,水出七宝;向山,山出七宝;向石,石出七宝;是为典财宝。阿含经又云:居士宝,其人宿福深厚,眼能彻见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见知。其有主者,为之卫护;其无主者,取供王用。是也。
〔七、主兵宝〕(亦名离垢眼),主兵又曰典兵臣,谓转轮圣王意欲得四种兵,若千若万,乃至无数;顾视之间,兵即已办,行阵严整,是为主兵宝。阿含经又云:其人智谋雄猛,韬略独出,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伐,不足为忧,若欲象马车步四种兵者,我自能办。是也。
(出修行本起经)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受持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舒妙光明,来应王所。若王欲往东方,轮即东转,王则将诸兵众,随其后行。金轮宝前,有四神导引。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南西北方,随轮所至,亦复如是。于四天下,普劝人民,修十善道,是名金轮王。亦名转轮圣王。而具足七宝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金轮王太子绍位之时,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顶,方绍父位,以为金轮王,名灌顶位。十善道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一、金轮宝〕(亦名胜自在),金轮者,其轮千辐,径一丈四尺,具足毂辋雕文刻镂,众宝间错,光明洞达,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谓转轮圣王既得此轮,随王心念,轮则为转,案行天下,须臾周匝,是为金轮宝。
〔二、白象宝〕(亦名青山),白象者,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白象宝忽然出现,其身纯白,其首杂色,口有六牙,牙七宝色,力能飞行。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回,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动摇,亦不濡足,是名白象宝。
〔三、绀马宝〕(亦名勇疾风),绀马者,青赤色马也。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绀马宝忽然出现,髦鬣贯珠,洗刷之时,珠则堕落,须臾之间,更生如故;其珠鲜洁,色胜于前。鸣声远闻一由旬内,力能飞行。王若乘之,案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极。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是名绀马宝。(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四、神珠宝〕(亦名光藏云),神珠者,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神珠宝忽然出现,其色莹洁无有瑕类,夜悬空中,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名神珠宝。
〔五、玉女宝〕(亦名净妙德),玉女者,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有诸不净,是名玉女宝。
〔六、典财宝〕(亦名大财),典财又曰典宝藏臣,谓转轮圣王欲得七珍宝时,典藏臣举身向地,地出七宝;向水,水出七宝;向山,山出七宝;向石,石出七宝;是为典财宝。阿含经又云:居士宝,其人宿福深厚,眼能彻见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见知。其有主者,为之卫护;其无主者,取供王用。是也。
〔七、主兵宝〕(亦名离垢眼),主兵又曰典兵臣,谓转轮圣王意欲得四种兵,若千若万,乃至无数;顾视之间,兵即已办,行阵严整,是为主兵宝。阿含经又云:其人智谋雄猛,韬略独出,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伐,不足为忧,若欲象马车步四种兵者,我自能办。是也。
八王日──春秋八王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引提谓经)
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阴阳交代之日也。此之八日,帝释辅臣案行天下,比校善恶,定生注死,增减罪福。乐善者若能避禁持斋,致生善处也。
〔一、立春〕,立春,则三阳交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萌生。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二、春分〕,春分,则天地和煦,万物长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三、立夏〕,立夏,则草木盛长,百物怀孕。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四、夏至〕,夏至,则日长之极,生物繁盛。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五、立秋〕,立秋,则秋令之始,生物将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六、秋分〕,秋分,则秋律平分,万物成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七、立冬〕,立冬,则天气始肃,万物歛藏。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八、冬至〕,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出法苑珠林,引提谓经)
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阴阳交代之日也。此之八日,帝释辅臣案行天下,比校善恶,定生注死,增减罪福。乐善者若能避禁持斋,致生善处也。
〔一、立春〕,立春,则三阳交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萌生。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二、春分〕,春分,则天地和煦,万物长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三、立夏〕,立夏,则草木盛长,百物怀孕。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四、夏至〕,夏至,则日长之极,生物繁盛。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五、立秋〕,立秋,则秋令之始,生物将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六、秋分〕,秋分,则秋律平分,万物成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七、立冬〕,立冬,则天气始肃,万物歛藏。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八、冬至〕,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三藏法数】
(出宝雨经)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行之处,无所惊怖也。
〔二、得无怯惧〕,谓菩萨具大智辩才,于一切诤论之时,无少怯惧,亦不矜胜;如师子王,闻彼野干诸恶兽声,终无怯惧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群行,夜鸣如狼声。)
〔三、心无退屈〕,谓菩萨具大智辩才,勇猛精进之心,如金刚山,不可迁动。设于众中有所诤论,其心勇猛,终无退屈。如师子王,虽令近人,终无退避也。
〔四、如师子吼〕,谓菩萨为诸有情说大乘法,能令一切外道天魔,惊怖解散,如师子王,哮吼之时,能令恶兽野干之属,悉皆惊骇,驰走而去也。
〔五、得无所畏〕,谓菩萨具平等智,得大自在,于诸有情界中,威仪寂静,得无所畏。如师子王,游行诸处,独行绝侣,心无所畏也。
〔六、游行园林〕,谓菩萨自性寂静,智慧融通,常能游戏无碍善法之林。如师子王,自性无畏,能现威势,游诸园林也。
〔七、依止岩窟〕,谓菩萨以禅定智慧,而为岩窟行住坐卧,依止其中。如师子王,常于高岩邃窟之中,而为依止也。
〔八、得无所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心,舍弃一切烦恼,永无所取。如师子王,弃舍所有藏积,悉无所取也。
〔九、能破诸魔〕,谓菩萨成等正觉,坐于菩提道场,独一无二,而能摧破诸魔军众。如师子王勇猛势力,而能慑伏诸恶兽也。
〔十、守护法苗〕,谓菩萨于诸示现之处,一切有情,所种善法之苗,悉为守护,不令邪魔外道之所损坏。如师子王,所游行处,一切恶兽无能亲近于彼,而坏人之禾苗也。
(出宝雨经)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行之处,无所惊怖也。
〔二、得无怯惧〕,谓菩萨具大智辩才,于一切诤论之时,无少怯惧,亦不矜胜;如师子王,闻彼野干诸恶兽声,终无怯惧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群行,夜鸣如狼声。)
〔三、心无退屈〕,谓菩萨具大智辩才,勇猛精进之心,如金刚山,不可迁动。设于众中有所诤论,其心勇猛,终无退屈。如师子王,虽令近人,终无退避也。
〔四、如师子吼〕,谓菩萨为诸有情说大乘法,能令一切外道天魔,惊怖解散,如师子王,哮吼之时,能令恶兽野干之属,悉皆惊骇,驰走而去也。
〔五、得无所畏〕,谓菩萨具平等智,得大自在,于诸有情界中,威仪寂静,得无所畏。如师子王,游行诸处,独行绝侣,心无所畏也。
〔六、游行园林〕,谓菩萨自性寂静,智慧融通,常能游戏无碍善法之林。如师子王,自性无畏,能现威势,游诸园林也。
〔七、依止岩窟〕,谓菩萨以禅定智慧,而为岩窟行住坐卧,依止其中。如师子王,常于高岩邃窟之中,而为依止也。
〔八、得无所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心,舍弃一切烦恼,永无所取。如师子王,弃舍所有藏积,悉无所取也。
〔九、能破诸魔〕,谓菩萨成等正觉,坐于菩提道场,独一无二,而能摧破诸魔军众。如师子王勇猛势力,而能慑伏诸恶兽也。
〔十、守护法苗〕,谓菩萨于诸示现之处,一切有情,所种善法之苗,悉为守护,不令邪魔外道之所损坏。如师子王,所游行处,一切恶兽无能亲近于彼,而坏人之禾苗也。
轮王相
【三藏法数】
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转轮圣王所应供养
【三藏法数】
谓转轮圣王恒以正法治化天下,使其人民不杀不盗、无诸过恶,咸被恩泽,各得其所,以是因缘,一切人民所应供养。
谓转轮圣王恒以正法治化天下,使其人民不杀不盗、无诸过恶,咸被恩泽,各得其所,以是因缘,一切人民所应供养。
提头赖吒天王
【三藏法数】
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毗留勒叉天王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勒叉,又云毗流离,华言增长,谓能令自他善根增长也。居须弥山南琉璃山。(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勒叉,华言增长,谓此天能令自他威德善根悉皆增长,即南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南琉璃埵,领鸠槃荼等无量百千鬼神,守护南方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即魇魅鬼也。)
梵语毗留勒叉,又云毗流离,华言增长,谓能令自他善根增长也。居须弥山南琉璃山。(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勒叉,华言增长,谓此天能令自他威德善根悉皆增长,即南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南琉璃埵,领鸠槃荼等无量百千鬼神,守护南方也。(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即魇魅鬼也。)
毗留博叉天王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博叉,又云毗流波叉,华言广目。谓以其目广大过于人眼故也。居须弥山西白银山。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博叉,华言杂语,谓此天能作种种语言故。又云广目,以其目广大故。即西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西白银埵,领毗舍阇鬼等无量百千诸龙,守护西方也。(梵语毗舍阇,华言啖人精气。)
梵语毗留博叉,又云毗流波叉,华言广目。谓以其目广大过于人眼故也。居须弥山西白银山。
【三藏法数】
梵语毗留博叉,华言杂语,谓此天能作种种语言故。又云广目,以其目广大故。即西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西白银埵,领毗舍阇鬼等无量百千诸龙,守护西方也。(梵语毗舍阇,华言啖人精气。)
毗沙门天王
【三藏法数】
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谓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故也。居须弥山北水精山。
【三藏法数】
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谓此天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即北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北水精埵,统领无量百千药叉,守护北方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
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谓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故也。居须弥山北水精山。
【三藏法数】
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谓此天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即北方天王,居须弥山半,第四层之北水精埵,统领无量百千药叉,守护北方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
净饭王生二子
【三藏法数】
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白饭王生二子
【三藏法数】
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也。第二子,梵语名阿难,华言欢喜,又云庆喜。以其生时,举国欣庆故也。从佛出家持三藏教。(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
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也。第二子,梵语名阿难,华言欢喜,又云庆喜。以其生时,举国欣庆故也。从佛出家持三藏教。(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
斛饭王生二子
【三藏法数】
第一子,梵语名摩诃男(无翻),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第二子,梵语名阿那律,华言无灭,又云无贫。从佛出家,所谓天眼第一者是也。
第一子,梵语名摩诃男(无翻),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第二子,梵语名阿那律,华言无灭,又云无贫。从佛出家,所谓天眼第一者是也。
甘露饭王生二子
【三藏法数】
第一子,梵语名婆娑(无翻),第二子,梵语名跋提,华言小贤。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是也。
第一子,梵语名婆娑(无翻),第二子,梵语名跋提,华言小贤。从佛出家,即于鹿苑中最初得度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