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乡遂(鄉遂)
《漢語大詞典》:六服
(1). 周 王畿以外的诸侯邦国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周礼·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 孔颖达 疏:“要服,蛮服也者,《职方》云‘蛮服’,要、蛮义一也。” 王莽 曾仿行六服之制。《汉书·王莽传中》:“公作甸侯,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寧;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衞,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 宋 曾巩 《李良辅知庐州张竚陕州崔度蔡州王说徐州制》:“朕董正治官,自朝廷始,至於六服群吏,莫不考循其名,以督课其实。”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皆取自《诗·大雅·板》。后用以指全国各地。《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 郑玄 注:“ 郑司农 曰:‘大裘,羔裘也。衮,卷龙衣也。鷩,襌衣也。毳,罽衣也。’……希读为絺,或作黹,字之误也。”《晋书·舆服志》:“六服之冕,五时之路,王者之常制,各有等差。”
(2).指 周 天子的六种冕服。即:大裘、衮衣、禅衣、罽衣、絺衣、玄衣。《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贾公彦 疏:“此素沙与上六服为里,使之张显。”
(3).指 周 代王后的六种服色。
(2).指 周 天子的六种冕服。即:大裘、衮衣、禅衣、罽衣、絺衣、玄衣。《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贾公彦 疏:“此素沙与上六服为里,使之张显。”
(3).指 周 代王后的六种服色。
《國語辭典》:侯甸 拼音:hóu diàn
侯服与甸服的合称。为古制中,王畿以外区域的名称。参见「五服」2.条。《书经。伊训》:「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
《漢語大詞典》:镇服(鎮服)
《漢語大詞典》:一服
(1).一件衣服。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此俗之伤破人伦,剧於寇贼之来,不能经久,岂所损坏一服而已?”
(2).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 ,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 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
(4).服一次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
(5).指中药的一剂或一帖。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虚热上攻,只消一服清凉散。”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我浑家善治急心疼,领他到家中,与他一服药吃。”
(2).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 ,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 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
(4).服一次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
(5).指中药的一剂或一帖。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虚热上攻,只消一服清凉散。”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我浑家善治急心疼,领他到家中,与他一服药吃。”
《漢語大詞典》:边服(邊服)
边,边地;服,要服。指离开王畿极远的地方。《晋书·前燕载记论》:“一战而平巨寇,再举而拔坚城,气讋傍邻,威加边服。” 唐 李峤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诗:“奉詔受边服,总徒筑 朔方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一邑二令》:“揆之政体终为乖舛,岂可鄙夷边服,不为一釐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