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刘宫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简介
刘宫,西汉盱台侯刘蒙之子,虽然刘蒙之获罪被免去侯爵,但刘宫仍得封盱台侯。元始二年(2年),王莽主政,封刘宫为广陵王,奉祀其祖父江都易王刘非。居摄三年(8年),王莽篡位,降爵为公,次年封国废除。

人物简介

全晋文·卷八十四
宫,北海人太康中羽林左监,元康初为殿中将军。
王宫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七年(1074)任池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宫用(1524年—?),字近臣,号桃溪,直隶广平府成安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榆次知县,起复补渭南县,升户部主事。嘉靖末,官山西潞安府知府,隆庆时升陕西按察司副使。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升四川左参政,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升陕西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升山东左布政使,九年二月升太仆寺卿,十月给事中叶遵论劾太仆寺卿王宫用、河南左布政徐行、江西右布政杨芷衰庸不职,俱准致仕。
王宫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宫臻,山东齐河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崇祯四年(1631年)接替熊开元任崇明县知县一职,次年由蒋尚璋接任。擢升户部主事,九年升任山西太原府知府,不久丁忧归乡。十二年起补浙江嘉兴府知府,兼署湖州府篆,十六年升陕西西宁道副使,以病告归。康熙四十七年祀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