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维基王相说(1579年—1654年),字懋弼,号鞠劬,直隶扬州府泰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相说是王三重的儿子,给谏王纪的玄孙,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江西袁州府推官,判案公正无积压,四年本省同考,崇祯元年考选,授四川道御史,不到半年疏上四十五次,说:「人民贫穷因为有司四弊、地方四弊、衙门四弊、功令四弊,希望朝廷选择贤吏。」又请求恢复召对,朝廷立即执行。适逢温体仁、钱谦益争夺首辅,温体仁指控钱谦益有党羽,他抗言:「人臣不可以说朋党,人心当先停息纷争。凡谈及朋党者必有争夺的心。温体仁打算用党字塞言官的口舌,则自他谈及朋党,群臣才由无党而有朋党。」。不久王相说出按山西,巡抚耿如杞入援溃败,边兵叛乱杀害守将,他单骑抚定,同时斩杀案首事者数十人示众。溃兵再次反叛掠入边境,他连同仙克谨同日起兵,黄昏时探报仙克谨遇刺,于是他领导其部队。到达襄陵,他向陕西巡抚征召封锁黄河杜绝流寇,数月后才歼灭,剩下二十七名流寇渡河,陕西巡抚无法遏止,是为李自成起事的开端;他则转任湖广下江防参议,五年致仕归乡。崇祯七年起四川参议,九年升副使,致仕。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起用他为江西督粮道副使,盗寇作乱,耽误转运粮饷;到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东下,王相说委曲劝告使其收兵,才令漕运通行,很快请求退休归家,家居十多年后才去世,虚岁七十六。
人物简介
维基王纳谏(1579年—1619年),字圣俞,号观涛,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江都区)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应天乡试解元,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出使荣藩,不受馈赠。因病辞归,二年后再次出任吏部主事,四十六年升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后再因病辞职,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王遇宾,字叔元,号晋吾,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民籍,太仓州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通政司观政,授青县知县,三十三年调河间县,重建当地学宫,捐俸置学田,又创立瀛州书院,三十八年升大理寺评事,三十九年升刑部主事,四十一年升员外,升郎中,四十二年升重庆知府,四十六年升本省下川南道副使,四十七年患病归乡。
人物简介
维基王命禹(1579年—17世纪),字伯允,号玉凫,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七名,二甲第三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工部主事,三十八年(1610年)升员外郎,曾因让一名奸商伏法而著名,三十九年(1611年)升都水司郎中管理中河,修筑崩溃的河沟,写下《治河八议》让后人实行,四十年(1612年)丁忧,四十五年(1617年)京察,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维基王应豸(1580年—1632年),字惠文,号绣廷,山东莱州府掖县(今莱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四年授户部贵州司主事,五年升郎中,永平管粮。因谄魏忠贤,平步青云。天启六年(1626年),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历升山东副使、参政,加太常寺少卿衔。崇祯初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顺天。崇祯二年(1629年)春,蓟州士卒索饷,几至叛变,围巡抚王应豸于遵化。应豸竟在饭中下毒,欲诱而尽杀之,诸军更加大乱。崇祯帝命巡按御史方大任调查,揭出其克扣军饷克饷之事,被革职下狱论死,二年贬为庶民,崇祯五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王念祖(1585年—?年),字孝先,号平之,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由廪生中式己酉应天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第六十九名,第三甲第二百十五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湖广潜江县知县,四十六年改扬州府学教授。天启五年(1525年)任宁波府知府。七年二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备兵福州。
人物简介
维基王象恒(?年—1622年),字微贞,号立宇,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东乡试第十五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河南祥符县知县,万历二十五年(1600年)调曲周县,岁余丁忧去,服阕,二十八年起补卢龙县知县,擢江西道监察御史,以伯兄王象乾督师蓟辽,引例归。家食八年,起河南道御史,视京通仓。年余,改按北直,旋掌河南道事。泰昌元年升太仆寺少卿,天启元年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二年(1622年)卒于官,三年五月赠兵部右侍郎。王象斗忠贞忧国,直言敢谏,前后数十次上疏,弹劾高官,不畏权贵。其事载入《明史》。天启年间,魏大中欲驳王象恒恤典,引起山东籍言官公愤。
人物简介
维基周希令(16世纪—1622年9月16日),字子仪,号浒西,江西南昌府宁州人。周希令是周期亮的长子,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春秋》应选选贡,二十八年(1600年)中顺天府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成进士,获授庶吉士,四十三年(1615年)授兵科给事中,前往册封益王,谢绝对方馈遗。四十八年(1620年)历转礼科左给事中和右给事中,明光宗登基后上奏《中兴十二要疏》,熹宗继位后又详细论及李可灼进献红丸一事,升为户科都给事中,魏忠贤擅权时他又和杨琏分别疏劾对方。天启二年(1622年)会试,周希令担任分房考官,取录多位熟习《春秋》的举人,包括状元文震孟,同年八月晋太常少卿,九天后在任内去世。自他出仕直到去世,五次获授白金文绮金花的赏赐,入祀宁州和江西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王国桢(1581年—1624年),字君翼,号式弘,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次年,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官工部郎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为凤阳府知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再起为广东惠州府知府,改临江。明习吏事,所至以锄豪强见称。数与大吏争是非,意所不可,咳喘直侵其面。天启四年(1624年)卒于临江,人哀之如私亲。
人物简介
维基王国相(1581年—1641年),字忠盟、思忠,别号翼明,陕西西安府高陵县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陕西乡试第九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九名,廷试三甲四十七名进士,除寿光县知县。擢户部主事,天启二年(1622年)丁内艰,服阕,补工部营缮司郎中。辛酉,丁外艰,服阕,分宪潞州。升贵州左布政、山西左布政。生于万历九年辛巳(1581)十二月二十六日巳时,卒于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六月三十日辰时,享寿六十有一。
人物简介
维基王寅揆,字秉阶,号仲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灶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青浦县知县,著有《管见》、《谭礼》。
人物简介
维基王应麟(?—1621年),字仁卿,号玉沙,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五十九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二名,登三甲第二百名进士。初授溧阳县知县,历官南雄府同知、镇江府知府、四川右参政,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升四川按察使,三十五年六月升右布政使,改江西左布政使,四十一年四月升顺天府府尹,四十三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地方,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官,赐祭葬。
人物简介
维基王志远(?—1621年),字而玄,号玄亭,福建漳浦县二十八都横口(今官浔镇康庄横口)人。王志远幼习诗书,工诗文。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己丑科进士。任湖广澧州知州,左迁浙江绍兴府同知,调直隶晋州知州。升户部员外郎,历广东司郎中。持正论,慷慨不阿,赞成大礼,省帑藏不赀,再促入对,几不测,竟坐是九载不徙官。力乞改南,得南礼部郎中。万历三十五年升湖南参政,分守长沙、宝庆。时宗禄、京绢、监税、南兑等弊病民,志远穷究列禁,又设法捕岷府用事人匿王宫者,械戍之,徙其两校尉,岷王震悚,楚人称快。升本省按察使,署楚藩,擢四川右布政使,蠲监税三万九千,以不满中丞(巡抚)意,为其所劾,四十三年六月迁江西左布政使,拂衣去。四十六年八月起补河南右布政使,会辽师溃,朝议四省募兵,命下愀然,虑非计,委曲调剂,以纡民。比兵至京师,军容壮于他省。光宗即位,迁广东左布政使,议罢闽广佐运海船,令出船价移造近地,民便之。辽报至,日夜调兵饷,以劳卒官。天启三年,弟志道列宦绩于朝,赠太常寺卿。所著《钑镂稿》、《意雅涉笔》、《宝廉堂疏》、《诸书经解》、《中庸说约》、《王氏四书》通行于世。
人物简介
维基王淑抃(1581年—?),字符清,号肖白,陕西西安府耀州军籍。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授无极知县,调宝坻县。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京察,由其父吏部右侍郎王图主持,祭酒汤宾尹与其弟子王绍徽令御史金明时弹劾时任宝坻知县的王淑抃赃私巨万,又伪造王淑抃弹劾其伯父王国的奏疏,企图牵连王图,王图上疏言状,明神宗下令调查,最终汤宾尹在考察中以不谨被褫官,金明时亦被废黜。由此引发东林党大噪,王图被群起而攻,九月后被迫告归。天启三年,王图起复故官,次年进礼部尚书,王淑抃亦擢官至户部主事,寻为党附魏忠贤的王绍徽指使御史弹劾,遂被削籍追夺诰命,不久去世。王淑抃亦被御史石三畏弹劾削夺。崇祯元年,王淑抃上疏申冤,后官至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王于陛(1582年—?),字启宸,号文石,陕西朝邑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陕西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授户部主事,三十六年管崇文门税课,历官户部郎中。天启时,累官山西副使,二年三月升四川右参政,驻遵义。寻改山西雁平道参政,十二月加按察使。崇祯三年(1630年)六月升山东右布政使,霸州兵备道。随即升山西左布政使,调岢岚道,次年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