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括苍人,字中玉。曾官监永嘉酒税。有《雅林小稿》。
全宋诗
王琮,字中玉,号雅林,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曾监永嘉酒税(本集《题独醒小亭》题注)。理宗嘉熙间为江南宣抚使参议(《景定建康志》卷二五)。知清江县。今存《雅林小稿》一卷。事见《吹剑录·四录》。 王琮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元敬,号敬岩。王淮孙。累官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尝辟真德秀《夜气歌》之说。有《朱文公语后录》。
全宋文·卷七四七一
王佖,字元敬,号敬岩,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淮孙。从学于王柏。淳祐初以朝散郎知严州,多有政绩。累官直敷文阁,出为福建转运副使。尝辟真德秀《夜气歌》之说,著有《朱文公语后录》二十卷。见《景定严州续志》卷二,《宋元学案》卷八二,《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五,《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88 【介绍】: 元东鲁人,字子冕,一作子勉,号西溪。世祖至元十八年官燕南按察使,历礼部尚书、大名路总管,官至南台中丞。谥文定。
王幼孙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8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季雅,号自观。博览经史,兼涉医学。理宗宝祐四年,上万言书议国事,未被采纳,遂回乡执教。友文天祥被俘过庐陵,王为文祭之,辞气慷慨。有《中庸大学章句》、《太极图说》、《拟答朱陆辨》,及医书《简便方》、《经验方》等。
全宋文·卷八三二三
王幼孙,字季稚,号自观先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赴阙,上书万馀言言国事,不报,归教授于乡。宋亡,其友文天祥被执过庐陵,幼孙谒于驿舍,为文祭之,期以必死,辞气慷慨。自是日与宾客过从,守经执典以终,年七十六卒于家。所著有《中庸大学章句》二卷,《太极图说》、《拟答朱陆辨深衣图》、《辨经籍论》、《易通贯三为一图》、《家传谱系》、《简便经验二方》各一卷,杂著若干。见元程钜夫《自观先生王君墓碣》(《雪楼集》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五八,《宋史翼》卷三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忤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学纪闻》、《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
全宋诗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调西安主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罢。丁败,起通判台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以忤贾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八年,权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因封驳留梦炎荐章不报,遂东归,自号深宁老人。元成宗元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应麟是宋末著名学者,著作繁富,影响较大的有《困学纪闻》,《玉海》等。另有《深宁集》,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书遗稿》。事见清钱大昕《深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三八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撝子。淳祐元年进士,调西安县主簿,徙扬州教授。宝祐四年中博学宏辞科,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历迁国子录、武学博士、太常寺主簿。轮对,言边事忤丁大全,罢职。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迁著作郎、秘书少监兼侍讲,历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再忤贾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及贾似道溃军江上,上疏陈十事,进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梦炎任用私人,遂辞官东归。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时元贞二年也。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藁》二十三卷、《掖垣类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證》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救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救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执礼,号竹寮,金华(今属浙江)人(《咸淳临安志》卷二五)。与理宗宝祐中知丰县朱杰同时(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九)。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八八
王槦,号通庵,宝祐间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89 【介绍】: 元沧州人,字子初,初名趾,字麟伯。世祖至元八年累迁归德知府,丁母忧后,起为河南宣慰副使,擢陕西按察使,改南台中丞,以事免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洧,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入浙江帅幕。事见《洞霄诗集》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刚仲。王淮孙。初从刘炎学,后师何基卒业。与族父王柏自为师友。又与蔡杭为契友。有《立斋集》。
全宋诗
王侃(?~一二六七),字刚仲,号立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幼从刘炎学,卒业于何基。度宗咸淳三年卒,年逾六十。事见《敬乡录》卷一四、《金华贤达传》卷九。今录诗十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4 【介绍】: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沧海遗珠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属河南省)人。中统元年(1260)姚枢宣抚东平,辟王恽为详仪官,擢为中书省详定官。二年春转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世祖至元五年(1268)迁御史台,后拜监察御使,九年授承直郎,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二十九年授翰林学士、嘉议大夫。元贞元年(1295)加通政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大德八年(1304)卒,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著有《相鉴》、《汲郡志》、《秋涧先生大全集》等。
元诗选
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史丞相天泽镇卫,一见接以宾礼。中统初,姚左丞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时省部初建,令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财者,授中书省详定官。寻转翰林修撰,兼国史编修。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论列百五十馀章,权贵侧目。出为平阳路判官。历河南北、燕南、山东诸道提刑按察副使。进福建闽海按察使。二十九年,召至京师,上书极陈时政,擢翰林院学士。大德五年,再上章求退,得请归。八年卒。赠学士承旨,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仲谋少受知元遗山,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入仕以才干称,扬历中外,尤好著述。裕宗在东宫,进《承华事略》凡二十篇。览之称善,赐酒慰谕,令诸皇孙传观其书。成宗即位,献《守成事鉴》一十五篇。元贞初,奉命纂修《世祖实录》。集圣训六卷上之。其杂著诗文曰《秋涧集》,合为一百卷。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北方之学,变于元初。自遗山以风雅开宗,苏门以理学探本。一时才俊之士,肆意文章,如初阳始升,春卉方茁,宜其风尚之日趣于盛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仲仪,号默斋。王应麟弟。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开庆元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淮西制置司参议官,以文天祥荐,除太常博士。与兄相与讲学,至忘寝食,为文根柢左氏、班、马。有《默斋稿》及《订正三辅黄图》等。
全宋诗
王应凤(一二三○~一二七五),字仲仪,号默斋,鄞(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二十七。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中博学宏辞科,除军器监丞,改浙西制置司参议官。召为太常博士,入都而卒,年四十六。有《默斋稿》,已佚。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万姓统谱》卷四四。
全宋文·卷八二○五
王应凤(一二二三——?),字仲仪,号默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应麟弟,与其兄同日生。兄弟二人讲学不少怠,至忘寝食,为文本于左氏、班、马。宝祐四年登进士第,监通州狼山税,改仪真文学掾。开庆四年中博学宏辞科,由架阁迁主管淮南机宜文字,迁浙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召为太常博士,入朝即卒。著有《默斋稿》及订正《三辅黄图》诸书。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宋史》卷四三八《王应麟传》,《宋史新编》卷一六七,《宋元学案》卷八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一二八,《宋史翼》卷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号东庐。为文天祥师。尝官从政郎、袁州军事推官。理宗景定三年廷对,因一字之讳未审,而不得赐出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橚,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
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王橚,字茂悦,号会溪。景定三年知郴州。时朝廷议开银场于州之葛藤坪,奸民射利者众,聚众煽乱,橚上疏力陈利害,请禁之。就除福建市舶。归,寻卒。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下「钿屏十事」条,万历《郴州志》卷二,光绪《湖南通志》卷九六、一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 【介绍】: 宋绍兴新昌人,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度宗咸淳初,累官参知政事。十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恭帝德祐元年,自请罢相回乡招募忠义抗击元兵,未许。又言贾似道专权误国之罪,始降诏切责似道。寻进平章军国重事,因素与陈宜中不协,罢相奉祠。有《言子》。
全宋诗
王爚,字仲潜,一字伯晦,新昌(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知常熟县。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通判泰州,历知滁州、瑞州。淳祐五年(一二四五)迁淮西总领。六年,为尚书左司员外郎。七年,出为福建提刑,知温州、宁国府。累官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为左丞相。《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全宋文·卷七六七九
王爚(?——一二七五),字仲潜,一字伯晦,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嘉定十三年进士,历知常熟县,通判泰州,知滁、瑞二州。淳祐中迁太府寺丞、户部郎官、秘书少监,出为福建提点刑狱,知温州、宁国府。宝祐元年权礼部侍郎,兼国史编修。奉祠,提举宫观。景定初任吏部侍郎,迁礼部尚书,徙吏部,出知平江府。度宗立,拜同知枢密院事,咸淳二年,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复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大使。十年,拜右丞相。德祐元年擢左丞相,进平章军国重事。与陈宜中不协,罢政充醴泉观使。同年卒。编有《言子》三卷(存)。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南宋馆阁续录》卷七,《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九、二○、二一。《宋史》卷四一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