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1039 【介绍】: 宋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全宋诗
王随(九七三~一○三九),字子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举进士,通判同州。迁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出为京西转运副使,迁淮南、河东转运使,三迁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出知应天府,改知扬州。再加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历知杭州、通州、秦州、河南府。入为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参知政事。景祐中,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一○三八),罢判河阳。二年卒,年六十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三)。谥章惠,后改文惠。《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二八一
王随(九七三——一○三九),字子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真宗朝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京西转运副使,淮南、河东转运使,三迁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改知应天府、扬州,权开封府。明道二年自翰林学士拜户部侍郎,除参知政事。景祐二年加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四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明年罢相,以彰信军节度使判河阳。宝元二年卒,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谥文惠。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五,《东都事略》卷五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东人,字守拙。善画佛道人物。真宗大中祥符初建玉清昭应宫,募天下画流,拙为右部第一人,与武元宗为对。画该宫五百灵官、众天女朝元等于壁。
全宋诗
王拙,字閒叟(《庆湖集》卷六《答王拙见寄》),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宛陵集》卷四五《赠江宁王高士诗》)。自号北山隐者(《金陵诗徵》卷五)。与梅尧臣、贺铸有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益(九九六~一○一二),字庆之,号栖神子,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未十岁,以荫为奉礼郎,官卫尉寺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十七(《湘山野录》卷中)。六年,追赐进士及第。有《桂籍追荣集》二十卷(《文庄集》卷二二《桂籍追荣序》),不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陶,字子元,曲江(今属广东)人。式子。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为信州军事推官(《武溪集》卷一九《王式墓碣碑》)。康定元年(一○四○)曾閒居故里(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一二)。官至京东提刑。事见《韶州府志》卷七《选举表》、卷三二《王式传》。
全宋文·卷五九六
王陶,字子元,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式子。博学有俊才,登天圣五年进士第,历信州军事推官、吉州泰和县令。官至京东提刑、度支郎中。先是父式天圣初进士及第,既而陶兄弟三人又同年及第,陶子履古亦登进士,曲江称「三世进士第」。见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六、二八八,余靖《武溪集》卷一九《王君(式)墓碣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1045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子野。王旭子。以荫补奉礼郎,献文召试,赐进士及第。历苏州通判,知蔡、寿、庐、泰数州。仁宗庆历中,累擢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家世富贵,兄弟皆骄侈,独质自奉简素如寒士,为州官薄赋缓征,勤政恤民。范仲淹贬饶州,质独持酒往饯,世人以此益贤之。有《宝元总录》。
全宋文·卷五九一
王质(一○○一——一○四五),字子野,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王祐孙。少以父荫补太常寺奉礼郎。天禧三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迁祠部员外郎。后出判苏州,历知蔡、寿、庐州。大理寺论其行法不当,降监舒州灵仙观,采古今修鍊之术,撰《宝元总录》百卷。起知泰州,迁度支郎中,徙荆湖北路转运使,加史馆修撰、同判吏部流内铨。庆历五年知陕州,卒,年四十五。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范仲淹获罪贬饶州,质载酒往饯,世人以此贤之。见范仲淹《王公墓志铭》(《范文正公集》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四,《宋史》卷二六九《王祐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85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应求,号桃源。受学从父王致。教授乡里三十余年。神宗熙宁九年以特恩补将仕郎,为州长史。无田以食,无桑麻以衣,怡然自得。卒,敕建桃源书院。子孙世其学。有《五经发源》。
全宋诗
王说(一○一○~一○八五),字应求,鄞(今浙江宁波)人,致从子(《宋元学案》卷六)。师事杨适(《延祐四明志》卷四)。建桃源书院,教授乡里三十馀年,人称桃源先生(《甬上宋元诗略》卷一)。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特奏名补将仕郎,为明州长史(《宝庆四明志》卷八)。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六。有遗稿十卷(《甬上宋元诗略》),已佚。清光绪《鄞县志》卷二六有传。
全宋文·卷九三三
王说(一○一○——一○八五),字应求,号桃源先生,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人,鄞江先生王致从子。庆历进士。隐居乡里教授生徒三十馀年。熙宁中以特恩补州长史。家贫,恬然处之,子孙世其学。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六,著有《五经发源》五十卷。见《深宁文钞摭馀编》卷一,《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二,《宋元学宋》卷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一、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熙仲。本名皞。王曾弟。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历太常丞、同知礼院。尝论次宋代以来典礼因革,为《礼阁新编》上之。后知河阳,又集五代事为《唐余录》以献。英宗时,累进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
全宋文·卷三二八
王子融,字熙仲,本名皞,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初以其兄王曾奏举,为将作监主簿。大中祥符中进士及第,累迁太常丞、同知礼院、直集贤院。尝论次宋代以来典礼因革,为《礼阁新编》五十卷上之。徙知河阳,又集五代事,著《唐馀录》六十卷以献。拜天章阁待制、尚书吏部郎中,迁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历知荆南、陕州、河中府,以刑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进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宋史》卷三一○《王曾传》有附传。
王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球。宋济州任城人,字子弁,一作夔玉,又作夔石。有《啸堂集古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8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子难。王承衍孙。仁宗景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中迁盐铁副使,坐荐郑侠并赠金而夺官。后知郓州,河决曹村,力排众议,筑堤城下。堤成大水至,不没者才尺余,幸得免灾。官终龙图阁直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号野民。视王安石为从祖。教授于吉,从学者倾一州。彭燮、杨纯等皆尝师之。著书数百卷,号《野民集》。
全宋诗
王景,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嘉祐三年(一○五八)曾应进士试。事见民国《庐陵县志》卷一五。
全宋文·卷五八○
王景,天圣中为选人。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又《长编》卷二一三:熙宁三年,殿中丞致仕王景在杭州因曲法请求知州祖无择,被追一任官,勒停。未知是否同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为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公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94 【介绍】: 宋岷州长道人,字子严。仁宗庆历六年中词科。初掌京兆府兴平县版籍,善决疑狱,人服其神明。累迁秘书丞知渝州巴县,时蛮夷屡为边患,公仪至则以礼待之,夷心感服。英宗即位,用为御史台推直官,委决留狱,多称明允。哲宗朝累官至左中散大夫知泾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徙居颍州汝阴,字子直,号公默。王回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仕为县主簿。工古文,宗欧阳修,尤长于序事。早逝。有文集。
全宋文·卷一六三六
王向,字子直,号公默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后徙汝阴。嘉祐二年进士。曾为三班借职、勾当滁州一镇,欧阳修称誉其才。早逝,仕止于县主簿,为文长于序事,有文集。见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二,曾巩《元丰类稿》卷一二《王子直文集序》,《宋史》卷四三二《王回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81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子纯。仁宗嘉祐三年进士。神宗熙宁元年上《平戎策》三篇,以为西夏可取,当先复河、湟。神宗召问方略,以为管勾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因按边,谕降俞龙珂十二万口。又建言渭源至秦州置市易司,从之,命为提举。知通远军,累破羌众。知熙州,取河州,召为枢密直学士。拜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用兵有机略,凿空开边,骤跻政地,嗣以勤兵费财,归曲朝廷,罢知洪州。卒谥襄敏。有《敷阳集》。
全宋诗
王韶(一○三○~一○八一),字子纯,一作子淳(《五灯会元》卷一七),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清乾隆《德安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上《平戎策》三篇,为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改著作佐郎。五年,知通远军,进右正言,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累破羌众,召为枢密副使。因与宰执王安石有歧见,罢知洪州、鄂州。元丰二年(一○七九),复知洪州。四年,病疽卒,年五十二。谥襄敏。《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六六二
王韶(一○三○——一○八一),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嘉祐二年进士,调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诣阙上《平戎策》三篇,神宗异其言,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熙宁五年,率兵破诸羌,进右正言、集贤殿修撰,复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六年迁枢密直学士,进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元丰初罢职知洪州,徙鄂州。四年,病疽卒,年五十二。有奏议六卷、《敷阳子》七卷。事见《东都事略》卷八二,《宋史》卷二○五、二○八,《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晚号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举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神宗熙宁中知舒城县。哲宗元祐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东路转运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归。徽宗政和二年卒,年七十九。有《云溪文集》百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已佚。宋赵不悔《新安志》卷七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皇祐五年,才冠而登第。历知舒城县、南剑州、建州、虔州。哲宗擢为京东转运判官,终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而归。凡历官十七任,皆有治迹。晚号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书万馀卷。见《新安志》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