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0,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王瑜(字 子圭 )
王玚(字 子玙、子瑛 )
高润(字 子泽 冯翊王 )
王琳(字 子珩、孝璋 巴陵郡王 )
陈文帝(庙号 世祖 文皇帝、文帝、陈文帝、文 陈茜 字 子华 临川王 )
北齐文宣帝(庙号 威宗、显祖 文宣皇帝、文宣帝、齐文宣帝、章烈皇帝 高洋 字 子进 太原郡公、齐郡王、齐王 )
王褒(字 子渊 石泉县子 )
高浟(字 子深 号 神明 彭城王 )
王操(字 子高 康节 )
陈叔卿( 建安王 字 子弼 )
陈叔明( 宜都王 字 子昭 )
陈叔文( 晋熙王 字 子才 )
陈叔齐( 新蔡王 字 子肃 )
陈叔坚( 长沙王、丰城侯 字 子成 叔贤 )
其它辞典(续上)
高澄(庙号 世宗 字 子惠 齐王 文襄帝、文襄皇帝 )王瑜(字 子圭 )
王玚(字 子玙、子瑛 )
高润(字 子泽 冯翊王 )
王琳(字 子珩、孝璋 巴陵郡王 )
陈文帝(庙号 世祖 文皇帝、文帝、陈文帝、文 陈茜 字 子华 临川王 )
北齐文宣帝(庙号 威宗、显祖 文宣皇帝、文宣帝、齐文宣帝、章烈皇帝 高洋 字 子进 太原郡公、齐郡王、齐王 )
王褒(字 子渊 石泉县子 )
高浟(字 子深 号 神明 彭城王 )
王操(字 子高 康节 )
陈叔卿( 建安王 字 子弼 )
陈叔明( 宜都王 字 子昭 )
陈叔文( 晋熙王 字 子才 )
陈叔齐( 新蔡王 字 子肃 )
陈叔坚( 长沙王、丰城侯 字 子成 叔贤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1—549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字子惠。高欢长子。高欢执魏政,委以重任。东魏孝静帝元象初,摄吏部尚书,废停年之制,罗致人才。武定五年,欢死,代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孝静帝密谋杀澄,事泄,反遭幽禁。七年,澄进位相国,封齐王,镇晋阳,剪除魏室旧臣,密谋受禅,为膳奴所杀。弟高洋建北齐,追谥文襄帝。全北齐文·卷一
帝讳澄,字子惠,神武长子,魏中兴元年立为勃海王世子,武定五年嗣事,至七年八月为梁降人兰京所杀,年二十九,文宣受禅,追谥曰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2—561 【介绍】: 南朝陈琅邪临沂人,字子圭。美风仪,与兄王场并知名。年三十,官至侍中。陈武帝永定元年,使北齐被囚。天嘉二年还朝,复官侍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76 【介绍】: 南朝陈琅邪临沂人,字子玙,或作子瑛。王冲子。沉静有器局,美风仪。梁元帝时,位太子中庶子。陈霸先入辅,为司徒左长史。入陈,迁守五兵尚书。文帝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宣帝时,历中书令、吏部尚书,终尚书左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宗室。字子泽。高欢第十四子。文宣帝天保初封冯翊王,官定州刺史。廉慎方雅,习于吏职,摘发隐伪,奸吏畏服。累迁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73 【介绍】: 南朝梁末、北齐时会稽山阴人,字子珩。出身兵家,少好武,因姊妹并入梁元帝后庭,得在左右,遂为将帅。随王僧辩破侯景,拜湘州刺史。果劲绝人,倾身下士,深得兵心,元帝疑忌之,出为广州刺史。西魏攻江陵,元帝征琳赴援,除湘州刺史。琳率师至长沙,江陵已陷,元帝被杀,遂割据一方,求援北齐,立梁永嘉王萧庄为帝,与陈霸先抗衡。后为陈军所败,与萧庄奔齐。齐以琳为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特进、侍中,进封巴陵郡王。陈宣帝太建五年,陈将吴明彻攻北齐,琳战败,被擒杀。全梁文·卷五十九
琳字孝璋,琅邪人。举南徐州秀才,尚义兴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终司徒左长史。(案后梁别有王琳,见卷六十八。)全梁文·卷六十八
王琳(《酉阳杂俎》作韦琳),明帝时中书舍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即陈茜。字子华。南朝陈皇帝。武帝侄。梁时为吴兴太守。以功迁信武将军。随陈霸先北征广陵,击败王僧辩部将杜龛,平定扬州刺史张彪,威惠大振。入陈,封临川王,武帝死,即位。与北周、后梁争巴、湘,周军多病死,弃地北撤,陈始全有江南。又平定留异、陈宝应、周迪等叛乱。曾因国用不足,命盐酒由国家专营。又下令百姓,不分侨、旧,一律著籍。在位七年,谥文,庙号世祖。全陈文·卷二
帝讳茜,字子华,武帝兄始兴王道谭之长子。梁承圣初,为吴兴太守,历信武将军,监南徐州。太平初,授持节、宣毅将军、会稽太守。武帝受禅,封临川王,拜侍中、安东将军。永定三年六月即位,改元二,天嘉、天康,在位七年,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559 【介绍】: 即高洋。北齐皇帝。渤海蓨人,字子进。高欢次子,北齐建立者。东魏孝静帝武定末授齐王,进相国,总百揆。寻废孝静帝自立。初即位,颇留心治术,用汉族士人杨愔为尚书令,委以政事,改定律令。连年与突厥、柔然、南朝作战,修建长城东西三千余里。以功业自矜,遂耽酒色,昏狂淫暴,酷滥不可胜纪。在位十年。庙号显祖。全北齐文·卷一
帝讳洋,字子进,神武第二子,天平二年封太原郡公,武定七年嗣事,八年正月封齐郡王,三月进封齐王,五月加九锡,受禅,改元天保,在位十年,谥曰章烈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改谥曰文宣皇帝,庙号显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渊。王规子。博览史传,尤工属文。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时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随梁元帝降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入北周,为内史中大夫、小司空。明帝好文学,以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武帝亦重之。官至宜州刺史,卒年六十四。有《王司空集》辑本。全后周文·卷七
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人,梁散骑常侍规子。举秀才,除秘书郎,转太子舍人,袭爵南昌县侯,迁秘书丞,选为宣成王文学,迁安成郡守。元帝承制,转智武将军、南平内史,及即位,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陷,入魏,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受禅,封石泉县子。明帝即位,加开府,保定中除内史中大夫。东宫建,授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寻出为宜州刺史。有《集》二十一卷。(案:《周书·王褒传》。建德已后凡大诏册,皆令具草,张薄据之,以建德元年三月癸亥诏、三年二月乙卯诏、六月戊午诏凡三首,编入褒集。然建德诏见存三十二首而张溥仅取三首,何所据乎?今以建德诏编入武帝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564 【介绍】: 北齐宗室。字子深。高欢第五子。东魏孝静帝元象二年,为通直散骑常侍。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号为神明。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封彭城王。四年,征为侍中,累迁尚书令、太保。武成帝即位,迁太师、录尚书事。河清三年,群盗谋劫浟为主,不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5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太原晋阳人,字子高。有筹略,博涉经史。初为萧察外兵参军,督称帝后,迁五兵尚书、郢州刺史,累进位柱国。萧岿嗣位,以全江陵功,迁侍中、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参掌选事,领荆州刺史。卒谥康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弼。陈宣帝第五子。质直有才干。宣帝太建四年,立为建安王,授东中郎将,东扬州刺史。官至中书监。入隋为都官郎、上党通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昭。陈宣帝第六子。举止和弱,状似妇人。宣帝太建五年,立为宜都王,授宣惠将军。位至侍中,安右将军。入隋,为鸿胪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才。陈宣帝第十二子。颇涉书史。陈宣帝太建七年立为晋熙王。位都督、湘州刺史、侍中。隋师破台城,率属请降。隋文帝责其君臣不能相弼,以致丧亡。陈后主及群臣并惭惧,独叔文欣然自得。仕隋为宜州刺史。全隋文·卷十五
叔文字子才,陈宣帝第十二子。太建七年,封晋熙王,授侍中、散骑常侍、宣惠将军,进轻车将军、扬州刺史。后主即位,迁持节、江州刺史,徙信威将军、湘州刺史。陈亡入隋,授开府,拜宜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肃。陈宣帝第十一子。博涉经史,能文。宣帝太建七年,立为新蔡王。位东扬州刺史。陈后主时,官至国子祭酒、侍中。入隋,为尚书主客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成。陈宣帝第四子。好数术、卜筮。文帝天嘉中封丰城侯。宣帝太建元年,立为长沙王。累迁丹阳尹。与始兴王叔陵争权宠。宣帝死,后主遭叔陵行刺,赖叔坚得免。以功进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迁司空。政事悉决于叔坚,权倾朝廷。后主复疏忌之,几被杀。后获赦,出为荆州刺史。入隋,迁瓜州,更名叔贤,与妃沈氏以酤酒、佣保为事。隋炀帝大业中,为遂宁郡太守。全汉文·卷五十五
咸字子成,沛国洨人。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平帝时,王莽辅政,乞骸骨去。莽篡位,召为掌寇大夫,不就。后再征,称病笃,敛其家律令书,皆藏之壁。(案《莽传》:始建国三年,以沛郡陈咸为讲礼,盖即其人。先是别有陈咸,沛郡相人,卒于成帝时。见《陈万年传》。「非」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