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昭明文选》卷五十四〈论四·辩命论〉~2349~
近世有沛国刘瓛,瓛弟琎,并一时之秀士也。瓛则关西孔子,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皆毓德于衡门,并驰声于天地。而官有微于侍郎,位不登于执戟,相次殂落,宗祀无飨。因斯两贤以言古,则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奇才而莫用,徼草木以共彫,与麋鹿而同死,膏涂平原,骨填川谷,堙灭而无闻者,岂可胜道哉!此则宰衡之与皂隶,容彭之与殇子,猗顿之与黔娄,阳文之与敦洽。咸得之于自然,不假道于才智。故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其斯之谓矣。
《漢語大詞典》:玉质(玉質)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
(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
(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沈约 《与沈渊荐沈驎士表》:“﹝ 沈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者言》:“ 杭 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
《國語辭典》:玉质金相(玉質金相)  拼音:yù zhí jīn xiàng
形容人或物的尊贵完美。参见「金相玉质」条。《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奇才而莫用。」
分類:人表表里
《分类字锦》:玉质含章(玉质含章)
唐高宗封周王诏:风仪秀举,神识冲和;挺玉质而含章,振金声而发彩。
分类:诸王
《分类字锦》:犀纹玉质(犀纹玉质)
汪道会墨赋:犀纹玉质,胶调麝和。庐烟代角,璀璨鲜华。
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姿玉质(仙姿玉質)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梅爱雪白,雪爱梅香,配合正相当。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羣芳。”
《国语辞典》:琼林玉质(琼林玉质)  拼音:qióng lín yù zhí
比喻资质纯美优秀。《孤本元明杂剧。王兰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儿是月窟仙枝,胎胞儿是琼林玉质,胚团儿是俊才英气。」
《分类字锦》:镜华玉质(镜华玉质)
王起 冰泮曲池赋 或竹破而瓦裂,或镜华而玉质。
分类:
《國語辭典》:金相玉质(金相玉質)  拼音:jīn xiàng yù zhí
内外俱美。本为王逸对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给予完美的评价。语出《楚辞。王逸。离骚章句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后用以形容人、物或文的内外兼美,尊贵而永不磨灭。《周书。卷二三。苏绰传》:「若刀笔之中而得志行,是则金相玉质,内外俱美,实为人宝也。」也作「玉质金相」。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國語辭典》:寒玉  拼音:hán yù
1.玉质清冷,故称玉为「寒玉」。唐。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明月、溪水、寒竹等。唐。雍陶 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唐。李群玉 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3.比喻容貌清俊。唐。贯休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
《國語辭典》:玉简(玉簡)  拼音:yù jiǎn
1.玉质书简,帝王用以封禅、诏告的文书。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2.道士所用的玉质手板。多用于斋醮科仪。《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谨以今月二十日伏延官道,爰就孝居,建盟真炼度斋坛,庸颁玉简;演九转生神宝范,奏启琅函。」
3.玉质手板。《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重湘手执玉简,昂然而出,升于法座。」
《國語辭典》:玉马(玉馬)  拼音:yù mǎ
1.玉和马。《周礼。天官。太宰》汉。郑玄。注:「币贡,玉马皮币也。」
2.用玉雕成的马。《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营门前方数丈雪融不积,腾怪而掘之,得玉马,高尺许。」
3.神骏的良马。三国魏。曹植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4.比喻贤臣。《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
《漢語大詞典》:玉符
(1).玉制的信物。史记·吕不韦列传:“ 安国君 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寓越廨宇有怀》:“言念玉符分镇日,却思琼苑拜恩初。”
(2).特指玉质的鱼形佩饰。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愷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赵殿成 笺注:“唐六典: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
《漢語大詞典》:玉柄
(1).器物玉质的把柄。晋书·王衍传:“﹝ 衍 ﹞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南史·张讥传:“ 后主 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 后主 亲执之曰:‘当今虽復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独 张讥 耳。’即手授 讥 。”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诗:“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此指扇柄。
(3).指麈尾。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王琦 注:“玉柄谓麈尾。”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诗:“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4).指手臂。 唐 皮日休 《卧疾感春寄鲁望》诗:“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媿不能。”
(5).古代文士谈论时,常执拂尘,因以指文士。 唐 温庭筠 《谢公墅歌》:“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支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