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玉山行
 
驾小车
 
对玉山
 
行玉山
  
卫玠车
 
映玉山
 
玉人车
 
裴玉
 
逐羊车
  
卫玠羊车
 
璧人车
 
乘羊入市
 
夫向羊车觅
 
聚车看卫玠
 
倾城看杀
  
童子驭车
 
卫玠洛阳车
 
小羊车
 
羊车并载
 
玉色映市人
 
嬉战羊车
 
玉山映人
 
看杀玉车人
 
羊驾小车

相关人物
卫玠
 
裴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列传·(秀从第)裴楷〉~048~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简释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例句

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 王翰 观蛮童为伎之作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张南史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李白 赠裴十四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馀旧文见寄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杜牧 寄★笛与宇文舍人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武元衡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卢殷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卢纶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郤推官因以戏赠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耿湋 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鱼玄机 和人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hai
淡青如玉的颜色。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è
1.比喻颜色不变。《礼记。玉藻》:「盛气颠实扬休,玉色。」汉。郑玄。注:「色不变也。」
2.比喻操行坚贞。《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3.貌美如玉。唐。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4.尊称他人的容颜。唐。朱昼 喜陈懿老示新制诗:「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閒时,今夕见玉色。」
《高级汉语词典》:玉色瑗姿
色泽如玉,姿态万行
《分类字锦》:玉色可爱(玉色可爱)
梅尧臣针口鱼赋:大非脍材,唯便鲊卤;烹之则易烂,贮之则易腐。嗟玉色之可爱,聊用实乎雕俎。
分类:杂鱼
《國語辭典》:仙姿玉色  拼音:xiān zī yù sè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光润如玉,有如神仙。明。谢谠《四喜记》第一三出:「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分类字锦》:冰华玉色(冰华玉色)
唐无名氏白鹦鹉赋:爱其丰姿冰华,全体玉色。
分类:鹦鹉
《漢語大詞典》:金声玉色(金聲玉色)
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尚书大传卷四:“天下诸侯之悉来进受命於 周 ,而退见 文 武 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汉 刘桢《鲁都赋》:“彼 齐 ﹝ 鲁 ﹞诸儒,皆绘弁端衣,散佩垂绅,金声玉色,温故知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亦作“ 金声玉服 ”。墨子·经说上:“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孙诒让 间诂:“玉服,即佩服之玉……言其实充美则见於外者,若金声玉服之昭著,即所谓荣也。”
《國語辭典》:温润(溫潤)  拼音:wēn rùn
1.温柔润泽。《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文选。宋玉。神女赋》:「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2.温和湿润。如:「春天气候温润,十分宜人。」
《漢語大詞典》:璨瑳
(1).玉色明洁貌。借指雪。 宋 苏轼 《病中大雪答赵荐》诗:“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以玉比雪之明也。”
(2).犹灿烂。 朱次琦 《答谈太学子粲见贻四十五韵》:“先生天机富,人老诗璨瑳。”
《漢語大詞典》:玉曜
亦作“ 玉耀 ”。 谓像玉色一样光艳夺目。多喻外表的美。 三国 魏 程晓 《女典篇》:“此乃兰形棘心,玉曜瓦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正值 李 ( 李势 妹)梳头,髮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 南朝 梁武帝 《游女曲》:“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交书》:“﹝为文之士﹞遇事蠭起,金声玉耀,誑聋瞽之人,徼一时之声。”
《漢語大詞典》:尹孚
孚尹。玉色晶莹通明。 唐 白居易 《玉水记方流》诗:“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尹孚光灧灧,方折浪悠悠。”参见“ 孚尹 ”。
《漢語大詞典》:孚尹
(1).玉的色彩。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2).比喻诗文的文采。 清 钱谦益 《陆敕先诗稿序》:“以性情为精神,以学问为孚尹。有志于缘情綺丽之诗,而非以儷花鬭叶颠倒相上者也。”
《漢語大詞典》:霞明玉映
如霞光明艳,如玉色映现。形容光彩耀人。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顾庵 以文词翱翔诸公游士之间,每一挥毫,霞明玉映,诸翰林皆自以为不及也。”
《國語辭典》:玉人  拼音:yù rén
1.用玉雕成的人像。《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蓝田令王昙于蓝田山得一玉人,长三四寸。」
2.比喻资质聪慧,神采俊秀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3.美女。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雕琢玉器的工匠。《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漢語大詞典》:看杀(看殺)
亦作“ 看煞 ”。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 玠 字 叔寳 ,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 玠 劳疾遂甚, 永嘉 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 玠 被看杀。”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十:“ 东坡 自海外归 毗陵 ,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 运河 岸,万千人随观之。 东坡 顾坐客曰:‘莫看杀 軾 否?’”
(1).指十分爱看。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 九龙山 。”
(2).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解放日报》1982.8.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风度,没有我看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