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荆山之玉(荆山之玉)  拼音:jīng shān zhī yù
荆山所产的玉石,即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于荆山,进献楚王,初不为王所信,致双足被刖,直到文王时方从玉璞中得到美玉的故事。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资质美好。《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国语辞典》: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山而草木润)  拼音:yù zài shān ér cǎo mù rùn
玉石蕴藏山中,则草木温润茂美;比喻君子具有良好德性,即能风化万物。《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国语辞典》:烟袋嘴儿(烟袋嘴儿)  拼音:yān dài zuǐ ér
烟袋口衔的部分,用玉石或金属制成。
《国语辞典》:通灵宝玉(通灵宝玉)  拼音:tōng líng bǎo yù
有灵性而珍奇的玉石。《红楼梦》小说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传中说他的前身是女娲氏于大荒山无稽崖炼石补天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通灵宝玉,在其出生时口中含玉,故亦可说贾宝玉即是此通灵宝玉的化身。
《国语辞典》:玉楼金殿(玉楼金殿)  拼音:yù lóu jīn diàn
玉石砌成的楼房,黄金搭成的宫殿。形容宫室楼阁精致华丽。《孤本元明杂剧。庆千秋。第四折》:「你看这玉楼金殿,巍巍锦绣簇雕檐。」也作「玉楼金阁」、「玉楼金阙」。
《国语辞典》:唅蝉(唅蝉)  拼音:hān chán
古代殉葬时放入死者口中的蝉形玉石。
《国语辞典》:当当丁丁(当当丁丁)  拼音:dāng dāng dīng dīng
拟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的撞击声。元。蒲察善长〈新水令。听楼头画鼓打三更套。驻马听〉曲:「聒煞我也当当丁丁,恰便似再出世陈抟睡不成。」也作「叮叮当当」。
《国语辞典》:叮叮咚咚  拼音:dīng dīng dōng dō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玉石等较具规律的敲击声或乐声。如:「棒棰打在琴键上,叮叮咚咚的响,非常悦耳动听!」
《漢語大詞典》:护指(護指)
即扳指。一种用象牙、兽骨或玉石、玛瑙等制成的圆环,射箭时套在拇指上,以利勾弦。《水浒传》第九回:“穿云俊鶻顿绒绦,脱帽锦鵰寻护指。”
《漢語大詞典》:瑰室
玉石筑成的房子。指神仙居所。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
《漢語大詞典》:痕璺
玉石或器皿的裂纹。 宋 唐积 歙州砚谱·修斲:“砚斲初成,先以蜡涂内外……初使以生薑汁涂研处,即着墨。今人多不知此,云是瑕病,以墨蜡盖灭痕璺。”
《漢語大詞典》:璧砌
犹玉砌。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墙面、地面、台阶等。 宋 无名氏 《迷楼记》:“璧砌生光,琐窗射日。”
《漢語大詞典》:菜玉
次等玉石,其色如菜。 明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南江县》:“县北 洋滩 杨侍郎 墓碑,字多蚀,碑座是菜玉,见存。”
分類:次等玉石
《漢語大詞典》:斑指
原为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后成为装饰品。 骆宾基 《父女俩》一:“这老汉样子斯文,手里不离烟袋和那个黑布镶边带着紫玉斑指做坠子的烟荷包。”
《漢語大詞典》:扳指儿
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本来是射箭时戴,后来用做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