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玄圭
亦作“ 玄珪 ”。
(1).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2).借指特大功业。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毚鼎迁 宋 ,玄圭告成。”
(3).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宋 杨万里 《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1).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2).借指特大功业。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毚鼎迁 宋 ,玄圭告成。”
(3).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宋 杨万里 《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漢語大詞典》:琳球
亦作“ 琳璆 ”。
(1).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 清 孙枝蔚 《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
(2).玉器撞击声。 宋 苏轼 《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 清 纳兰性德 《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
(3).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 唐 虞世南 《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 鉅野 王生 ,阀閲裔,腹胞琳球。” 清 孙枝蔚 《祭温玄肆文》:“易尽者百年之日月,难凋者一字之琳球。”
(1).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 清 孙枝蔚 《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
(2).玉器撞击声。 宋 苏轼 《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 清 纳兰性德 《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
(3).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 唐 虞世南 《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 鉅野 王生 ,阀閲裔,腹胞琳球。” 清 孙枝蔚 《祭温玄肆文》:“易尽者百年之日月,难凋者一字之琳球。”
《漢語大詞典》:肉好
(1).比喻乐音洪润悦耳。《礼记·乐记》:“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史记·乐书》引此文,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肉好,言音之洪润。” 陈澔 集说:“此言肉好,则以璧喻乐音之圆莹通滑耳。” 清 钱谦益 《〈徐季重诗稿〉序》:“何谓 夏 声?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是也。” 康有为 《〈味梨集〉序》:“爰暨晚 唐 ,合三五七言古律,增加附益,肉好眇曼,音节泠泠,俯仰进退,皆中乎《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2).古代圆形玉器和钱币等的边和孔。肉,边;好,中间的孔。《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汉书·食货志下》:“﹝ 周景王 ﹞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诗:“精铜不蠹蚀,肉好鉤婉全。”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日久法弛,贪利之徒,私自鼓铸,或铅铁伪为,甚至轻薄不成肉好、周郭、文字之制。”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项墨池 家白玉觥,是 汉 代物。其形如斝,三足有盖。足盖上并刻鬼面,旁有环,肉好停匀。” 潜鱼 《“国宝”逸闻》:“万紫千红的我国古泉苑中,‘国宝金匮直万’堪称名驰中外的奇葩。 清 代 李佐贤 《古泉汇》最先著录一枚残品,近似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郭,篆书直读‘国宝金匮’。”
(2).古代圆形玉器和钱币等的边和孔。肉,边;好,中间的孔。《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汉书·食货志下》:“﹝ 周景王 ﹞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诗:“精铜不蠹蚀,肉好鉤婉全。”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日久法弛,贪利之徒,私自鼓铸,或铅铁伪为,甚至轻薄不成肉好、周郭、文字之制。”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项墨池 家白玉觥,是 汉 代物。其形如斝,三足有盖。足盖上并刻鬼面,旁有环,肉好停匀。” 潜鱼 《“国宝”逸闻》:“万紫千红的我国古泉苑中,‘国宝金匮直万’堪称名驰中外的奇葩。 清 代 李佐贤 《古泉汇》最先著录一枚残品,近似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郭,篆书直读‘国宝金匮’。”
《漢語大詞典》:牲玉
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左传·昭公十八年》:“ 郑国 有灾, 晋 君、大夫不敢寧居,卜筮走望,不爱牲玉。”《国语·鲁语上》:“余不爱衣食於民,不爱牲玉於神。” 韦昭 注:“牲,牺牲;玉,珪璧,所以祭祀也。”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牲玉有礼,祀典无亏。” 王琦 注:“玉,告神时荐於座之玉器,与牲币俱陈者。”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望走羣祀,歌舞牲玉,神巫则肥,农夫则酷。”
《漢語大詞典》:礼玉(禮玉)
古代礼神的玉器。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礼玉祀玉》:“古者祭天地之玉,有礼玉,有祀玉。礼玉荐於神坐,祀玉执之於手,《书·金縢》所谓‘ 周公 ……植璧秉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