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96,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玄蛇
玄荫
房玄龄
朱玄
二玄
十玄
诗玄
玄领
玄蛟
玄乎
玄嘿
玄昊
玄规
玄丹
玄穆
《漢語大詞典》:玄蛇
一种大蟒。山海经·大荒南经:“ 黑水 之南,有玄蛇,食麈。” 郭璞 注:“今南山蚦蛇吞鹿,亦此类。”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苍苍众色晚,熊掛玄蛇吼。”
分類:郭璞
《漢語大詞典》:玄荫(玄蔭)
犹浓荫。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耽耽,青槐荫深之状。”
分類:浓荫
《国语辞典》:房玄龄(房玄龄)  拼音:fáng xuán líng
人名。(西元578~648)字乔,临淄人,唐朝名相。博综典籍,工书能文,辅佐太宗,居相位十五年,在职时夙夜勤强,明达吏治而务为宽平,致贞观之治,卒谥文昭。
《漢語大詞典》:朱玄
红色与黑色,八卦中用来表示南方离卦之火与北方坎卦之水。文选·潘岳〈藉田赋〉:“表朱玄於离坎,飞青縞於震兑。” 李善 注:“谓卤簿之仪,车骑旌旗,各依方色。”
《漢語大詞典》:二玄
指 晋 张玄之 与 谢玄 二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玄之 ”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张玄之 ﹞少以学显,歷吏部尚书,出为冠军将军 吴郡 太守, 会稽 内史 谢玄 同时之郡。论者以为南北之望, 玄之 名亚 谢玄 ,时亦称南北二 玄 。”
分類:谢玄二人
《漢語大詞典》:十玄
中国 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 智俨 华严一乘十玄门和 法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十玄’之说,在 智俨 时就有了,为了与 贤首 所提出的相区别, 智俨 的称‘古十玄’, 贤首 的称‘新十玄’。从十玄的结构看,开始表明‘性相’无尽,这是由三性而来,最后则以‘主伴’结尾,说明这些关系之中还是有主次差别的。这两条是古新所同有的。事实上,十玄只是说明缘起的复杂无尽关系而已。”
《韵府拾遗 先韵》:诗玄(诗玄)
释齐已诗:他皆忮勋贵,君独爱诗玄。
《漢語大詞典》:玄领(玄領)
佛法的要领。 晋 支遁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贯综首尾,推步玄领,究其槃结,辨其凝滞,使文不违旨,理无负宗。”
分類:佛法要领
《漢語大詞典》:玄蛟
剑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 孙权 之六剑:白蛇、紫电、辟邪、流星、青龙、玄蛟。”
分類:剑名
《漢語大詞典》:玄乎
(1).玄虚不可捉摸。 梁斌 《红旗谱》九:“一开头儿, 江涛 就觉得有点玄乎……问:‘那河蛙不是鸡,又不是鸽子,哪能落到窗格棂上叫欢?’” 浩然 《艳阳天》第五五章:“三人听着 马之悦 讲的在理,又觉着挺玄乎,象是只吹过来一层烟雾,见到影子飘,伸手抓不着。”
(2).靠不住;危险。 峻青 《海啸》第三章五:“这事太玄乎了,弄不好,落得个鸡飞蛋打,连人带粮全沉海底。”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就这样,他还是做贼心虚,总觉着小命儿玄乎。”
《漢語大詞典》:玄嘿
谓寂静无为。晋书·儒林传序:“ 简文 玄嘿,敦悦《丘》《坟》。”参见“ 玄默 ”。
分類:寂静无为
《漢語大詞典》:玄默
(1).谓沉静不语。《淮南子·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争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谭。” 明 方孝孺 《应教恭赋静妙轩》诗:“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
(2).谓清静无为。文选·扬雄〈长杨赋〉:“且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 李周翰 注:“玄默,无事也。”汉书·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躬脩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旧唐书·文艺传下·刘蕡:“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无为,端拱思道。” 景耀月 《古诗》:“至道尚玄默,寧静持其钧。”
《漢語大詞典》:玄昊
上天,苍天。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是以惠和畅於九区,则七曜得於玄昊。”
分類:上天苍天
《漢語大詞典》:玄规(玄規)
佛门戒律。法苑珠林卷六一:“谨守明禁,雅説玄规。”
分類:佛门戒律
《漢語大詞典》:玄丹
(1).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之中……有 玄丹之山 。”
(2).道教指心之神。《黄庭内景经·若得》:“若得三宫存玄丹。” 梁丘子 注:“玄丹,丹元,谓心也。”
《漢語大詞典》:玄穆
(1).形容人品高尚,器局渊深而不可测度。 明 杨珽《龙膏记·旤媒》:“老夫奉聆高论,正挹 叔度 之玄穆。” 叔度 , 汉 黄宪 字。
(2).谓虚无缥缈。 清 陈确 《答朱康流书》:“知才、情、气之本於天,则知所谓天命之性,即不越才、情、气质而是,而无俟深求之玄穆之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