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猿
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唐 罗隐 《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 心猿意马 ”。
《國語辭典》:心猿意马(心猿意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佛教以猿马性喜外驰来形容众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缘外境。《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后用来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也作「意马心猿」。
《國語辭典》:狙公  拼音:jū gōng
相传为古时善养猿的人,能以智弄群狙。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智谋笼络制驭他人的人。
分類:猿猴
《國語辭典》:宗彝(宗彞)  拼音:zōng yí
1.宗庙用来祭祀的彝器。《周礼。秋官司寇。司约》:「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唐。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宗庙社稷之事虽小,不可以不专,敬之至也,古之道也。今若以学生兼其事,及其岁时日月,然后授其宗彝罍洗,其周旋必不合度。」
2.一种长尾猴,状如猕猴,巢于树,性至孝。明。许浩〈复斋日记〉:「贵州思南有山曰甑峰,居大山中……有兽曰宗彝,类猕猴,巢于树,老者直居上,子孙以次居下。……先儒谓先王用以绘于衮者,取其孝也。」
《漢語大詞典》:髯公
传说中的猿猴类动物。
《漢語大詞典》:猱升
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唐 杨弘贞 《棘猴赋》:“穷高是处,亦可异於猱升。”清史稿·纶布春传:“地险絶,督兵猱升而上。” 王树枬 《武汉战纪》:“我军冒砲火,衔队猱升,蹋尸以进,立破其防。”
《分类字锦》:看火
广异记:魏元忠素强正,有干识。其未达时,家贫,独有一婢,厨中方㸑,出汲水还,乃见老猿为其看火。婢惊白之,元忠徐曰:猿悯我无人力,为我执㸑,甚善乎。
王昌龄 从军行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蹋深山不见踪。
分类:屯戍猿猴
《分类字锦》:拾栗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 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
分类:猿猴
《漢語大詞典》:霜猿
(1).霜夜的猿猴。 南朝 梁 范云 《送沈记室夜别》诗:“寒枝寧共採,霜猿行独闻。”
(2).指霜夜猿啼声。 唐 薛能 《华岳》诗:“羽客时应见,霜猿夜可听。”
《分类字锦》:群啸(群啸)
楚词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
分类:猿猴
《分类字锦》:能啸(能啸)
桂海虞衡志:猿有三种:金丝者黄,玉面者黑,纯黑者面亦黑。金丝、玉面皆难得。或云:纯黑者雄,金丝者雌。又云:雄能啸,雌不能也。
分类:猿猴
《漢語大詞典》:猴猿
亦作“ 猴猿 ”。 泛指猿猴属。 汉 王逸 《九思·遭厄》:“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狡捷过猴猨,勇剽若豹螭。”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分類:猿猴猴属
《分类字锦》:野宾(野宾)
王氏见闻:王仁裕尝从事汉中,家于公署。巴山有。采捕者,献猿儿焉。怜其小而慧黠。使人养之,名曰野宾。呼之则声声应对。经年则充博壮盛。縻絷稍解,逄人必齧。颇为患。乃于颈上系红绡一缕。题诗送之。后罢职入蜀。行次嶓冢庙前汉江之壖。有群猿自峭岩中,连臂而下。饮于清流。有巨猿舍群而前,于道畔古木之间,垂身下顾,红绡彷佛而在。从者指之曰:此野宾也。呼之,声声相应。立马移时,不觉恻然。及纵辔之际,哀叫数声而去。遂继之一篇曰:嶓冢祠前汉水滨,此猿连臂下嶙峋。渐来仔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年旧主人。
分类:猿猴
《分类字锦》:抱梁
袁淑常山王九命文:及至图身失所,羁靮人间;驯缨服制,惟意所牵。登楹而遨,抱梁而眠;拾摭遗馀,恣口所便。
分类:猿猴
《漢語大詞典》:生猱
矫捷的猿猴。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俊健如生猱,肯拾篷中萤。”
分類:矫捷猿猴
《漢語大詞典》:鼯猱
鼯鼠与猿猴。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我落 阳山 ,以尹鼯猱;君飘 临武 ,山林之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