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胡献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六年(1061)任江阴军知军。
盛献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七年(1062)任兴化军知军。
侯叔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76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景仁。仁宗庆历间进士。神宗熙宁初行新法,被遣行诸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为秘书丞,建言引汴灌田,诏以提举开封府界常平行之。又倡引汴水淤田,祥符、中牟之民被水患,都水监或以为非。熙宁三年权都水监丞,六年理提点刑狱资序。累官两浙常平使兼都水监,相地利,引樊山水灌田四十万顷。迁河北水陆转运、判都水监。
全宋文·卷一○四九
侯叔献(?——一○七六),字景仁,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庆历中举进士。熙宁初知安远县,迁秘书丞。二年,提举两浙路常平,寻徙开封府界提举常平。加太常博士,同京西巡辖斗门。三年,权都水监丞,为屯田员外郎。八年,改度支员外郎,迁工部郎中。九年三月以疾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食货七之一九、食货六五之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四、二四七、二六四、二七三,《韩南阳集》卷一七叔献制词,《万姓统谱》卷六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91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徙居孟州济源,字钦之。傅立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论事略无回隐。熙宁时言新法不便,忤王安石,除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知许州、河阳、徐州,两年六移官。复坐事落职。哲宗嗣立,召除秘书少监兼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卒谥献简。
全宋诗
傅尧俞(一○二四~一○九一),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居孟州济源(今属河南)。未冠举进士,知新息县。仁宗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英宗时,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后除侍御史知杂事。神宗熙宁初,知和州、庐州。三年(一○七○),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两年之间凡六徙,困于道途。哲宗立,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元祐四年(一○八九)为御史中丞,迁吏部尚书、中书侍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谥献简。有《傅献简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宋史》卷三四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五二○
傅尧俞(一○二四—— 一○九一),字钦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文,及登第,犹未冠。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治平三年,除侍御史知杂,坚辞,出知和州。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授兵部员外郎、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四年,除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七年,提举崇福宫。明年,坐罪落职。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二年,坐言张舜民事,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三年,复为吏部侍郎。四年,再为御史中丞,进吏部尚书兼侍读,拜中书侍郎。六年十一月卒,年六十八,谥献简。绍圣中,以元祐党人夺赠谥。著有《文集》十卷、《奏议》十卷。《宋史》卷三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06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彝叟,一作夷叟。范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处之以静,民为图像奉之。哲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废王安石新法。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务去苛政。擢尚书右丞。为王诜所诬,罢为端明殿学士,又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徙单州。后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高宗绍兴初谥恭献。
全宋诗
范纯礼(一○三一~一一○六),字彝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哲宗元祐中,召为光禄卿,进给事中。后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出知亳州。徽宗立,以龙图合直学士知开封府,擢尚书右丞,罢知颍昌府。崇宁中,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移单州。五年,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谧恭献。《东都事略》卷五九、《宋史》卷三一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
范纯礼(一○三一——一一○六),字彝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熙宁末知遂州,元丰末,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元祐初入为吏部郎中,累迁刑部侍郎,进给事中。为苏辙等所攻,徙为刑部侍郎,转吏部,改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绍圣四年以元祐党贬蔡州居住。徽宗立,复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三年十一月,自礼部尚书除尚书右丞,以为不可是元丰而非元祐,次年罢知颍昌府。崇宁中,复以党禁贬徐州安置。五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全宋诗
冯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献能,安岳(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两宋名贤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邓绾荐为台官,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间,范祖禹荐于朝。绍圣元年卒(《安岳集》刘光祖序),官终祠部郎中,追赠太师。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事见《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冯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安岳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冯安岳集》(简称宜秋馆本)、清汪文柏跋清钞本《安岳冯公太师文集》(简称清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安岳吟稿》(简称小集)。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八
冯山(一○三一——一○九四),初名献能,字允南,号鸿硕先生,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与苏轼兄弟为同年。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熙宁九年,御史中丞邓绾举为台官,不就。元祐八年,范祖禹荐于朝,次年卒,年六十四,官终祠部郎中。著《冯太师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春秋通解》十二卷。见《安岳集》卷首刘安世所撰序,《范太史集》卷二五《荐冯山张举劄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8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淳甫,一字梦得。范镇从孙。仁宗嘉祐八年进士。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书成,除秘书省正字。哲宗立,除著作佐郎,充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历给事中、翰林学士。哲宗亲政,出知陕州。绍圣初,言者论其所修《实录》诋斥神宗,附会司马光变更新法,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永州安置。卒谥正献。撰《唐鉴》,论述唐高祖至昭宣帝三百年间政治得失;又有《范太史集》。
全宋诗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后以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追复龙图阁学士,宁宗时谥正献。有《唐鉴》二十四卷、《帝学》八卷,及《范太史集》五十五卷等。《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祖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一五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从孙,百禄侄。嘉祐八年登进士甲科,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熙宁三年,司马光辟为同编修《资治通鉴》,随光十五年(其中在洛阳十三年),有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祖禹实掌之。元丰七年《通鉴》成,迁秘书省正字。历右正言、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兼侍讲。元祐四年,迁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寻拜给事中。次年监修国史,进礼部侍郎。七年,为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八年,又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知制诰、兼知国史院事。绍圣初,哲宗亲政,复行新法,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继逐于永州、贺州、宾州、化州等地安置。元符元年十月卒于化州,年五十八。祖禹久在经筵、史馆,与修《神宗实录》,著《唐鉴》、《帝学》、《古文孝经说》(此三种今存)等多种,《唐鉴》尤为著名,时称「唐鉴公」。又有文集五十五卷(存)。《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惠安人,字宾虞。神宗熙宁三年特奏名。官秘书郎。工诗,有《卧龙翁集》。
全宋诗
王献臣,字宾虞,惠安(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特奏名,官秘书郎。有《卧龙翁集》,郡守叶廷圭序之,已佚。事见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二及一三。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宁人,字献甫。仁宗庆历间进士。调宁国军推官。以荐知阳武县,时役法初行,琮处划尽理,旁近民相率挝登闻鼓,愿视以为则。历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为梓州路转运副使,以宝文阁待制知杭州、永兴军、河南、瀛州。长于吏治,而所至主于掊克,为士论嗤鄙。卒年七十五。
全宋诗
李琮,字献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第进士,调宁国军推官,知阳武县。擢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以发遣户部判官使江、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迁淮南转运副使,徙梓州路。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黜知吉州。历相、洪、潞三州。绍圣间入为太府卿。四年(一○九七)出知杭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永丰军,历知河南府、瀛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三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八
李琮,字献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第进士,调宁国军推官。吕公著尹开封,荐知阳武县。役法初行,琮处画尽理,旁近民视以为则。召对,擢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进度支判官,为江东路转运副使,徙梓州路。元祐初,言者论其括隐税之害,黜知吉州。历相、洪、潞三州。入为太府卿,迁户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杭州、永兴军、河南府、瀛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7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伯通。神宗熙宁间进士。历知海盐县。哲宗绍圣中任王府记室、侍讲。徽宗立,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请禁上书邪等人入京,凡元祐党人任在京职秩者亦请皆罢遣。崇宁中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大观三年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蔡京并相,一意谨事京,无所建明,赞饰太平。政和初改太宰,封荣国公。六年以太傅致仕。
全宋诗
何执中(一○四四~一一一七),字伯通,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乾隆《龙泉县志》卷九)。调知海盐县,入为太学博士。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选为诸王府记室参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元符元年(一○九八),转侍讲(同上书卷四九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进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一一○五)为尚书左丞。大观元年(一一○七)迁中书、门下侍郎。三年,拜左仆射。政和七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二一),年七十四。谥正献(《龙泉县志》卷一○)。《东都事略》卷一○二、《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二六八
何执中(一○四四——一一一七),字伯通,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熙宁六年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移知海盐县,入为太学博士。绍圣四年,选为记室,元符元年,进侍讲。元符三年,超拜宝文阁待制,寻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吏部尚书兼侍读。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大观元年诏为中书、门下侍郎,二年,进金紫光禄大夫。三年,为尚书左丞,加特进。为司空、尚书左仆射。政和二年,以提举国史《哲宗纪》恩加少保,寻转少傅,为太宰。三年,迁少师,封荣国公。六年四月,特授太傅致仕。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四。所著有《政和重修敕令格式》五百四十八册。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黎献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任雷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欧阳献,字元老,哲宗元祐中与田端彦同入李清臣幕(《五总志》)。黄庭坚曾跋其诗(《山谷集》卷二六《跋欧阳元老诗》)。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臧询(一○五一~一一一○),字公献,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世居梅溪镇。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黟县尉。历知桐庐县,汾州教授,知下邳县。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太仆寺丞。崇宁元年(一一○二)迁鸿胪丞,坐事免。三年,复除管勾元丰库。四年,迁诸王府记室参军。大观四年冬,以疾请致仕,卒于京师,年六十。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见《苕溪集》卷三○《臧记室行状》。
杜谔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六四
杜谔,字献可,江阳(今四川泸州)人,一说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哲宗间乡贡进士。著《春秋会义》二十六卷(存),集八十馀家《春秋》之说,而自立说以断之。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二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献图,约神宗、哲宗时人,见《渑水燕谈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