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4,分2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豺狼
狼藉
虎狼
狼籍
狼狈
狼烟
天狼
白狼
狼顾
狼虎
狼戾
狼山
贪狼
狼子
狼心
《國語辭典》:豺狼  拼音:chái láng
豺和狼是两种贪狠残暴的野兽。比喻狠毒的恶人。《孟子。离娄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传说狼群常在草地上卧息,离去时常将草地弄得一片凌乱以灭迹。后用此语形容凌乱不堪。《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也作「狼籍」。
2.比喻行为放纵,不守法纪。如:「声名狼藉」。《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郑据小人,为所侵冤。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虎狼  拼音:hǔ láng
1.虎与狼。《荀子。修身》:「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2.比喻残酷凶暴的人。《三国演义》第六六回:「父亲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
《國語辭典》:狼籍  拼音:láng jí
1.形容凌乱不整。唐。皇甫氏〈京都儒士〉:「诸奴客已开关,至閤子间,但见狗窦中,血淋漓狼籍。」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也作「狼藉」。
2.比喻行为放荡,声名败坏。《旧唐书。卷一七九。刘崇望传》:「前日杜太尉狼籍,为朝廷深耻。」也作「狼藉」。
3.破坏、糟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侄儿子也不好小家子样来争,听凭他没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子狼籍完了。」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传说狼群常在草地上卧息,离去时常将草地弄得一片凌乱以灭迹。后用此语形容凌乱不堪。《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也作「狼籍」。
2.比喻行为放纵,不守法纪。如:「声名狼藉」。《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郑据小人,为所侵冤。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國語辭典》:狼烟(狼煙)  拼音:láng yān
古代戍守边境的军队,遇有紧急状况,即焚烧狼粪燃起烽烟。后比喻战争、兵乱。唐。杜牧 边上闻笳诗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國語辭典》:天狼  拼音:tiān láng
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井宿,在西方为大犬座α星。为不吉祥、贪残的象徵。《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狼一星,在东井东南。狼为野将,主侵掠。」参见「天狼星」条。
《國語辭典》:白狼  拼音:bái láng
白色的狼。《史记。卷四。周本纪》:「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山海经。西次四经》:「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
《國語辭典》:狼顾(狼顧)  拼音:láng gù
1.狼天性机敏狡诈,走路时常回头观看动静。狼顾比喻人有所畏惧。《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夫一齐之彊,燕犹狼顾而不能支。今以三齐临燕,其祸必大矣。」汉。贾谊 说积贮:「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2.长相特异,能如狼将头转向正后方而身体不动的人。《晋书。卷一。宣帝纪》:「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狼顾相,欲验之。」
《漢語大詞典》:狼虎
(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2).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國語辭典》:狼戾  拼音:láng lì
1.暴戾贪狠如狼。《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而窦宪矜三捷之效,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三国演义》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
2.散乱堆积。《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
《国语辞典》:狼山  拼音:láng shān
山名:(1)狼居胥山的简称。参见「狼居胥山」条。(2)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
《國語辭典》:贪狼(貪狼)  拼音:tān láng
1.贪心之狼。唐。段成式三阶院联句〉:「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
2.贪狠如狼。《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教为无道,劝以贪狼。」《汉书。卷五一。贾山传》:「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
《國語辭典》:狼子  拼音:láng zǐ
1.幼狼。
2.狼性贪狠,比喻贪欲凶狠的人。《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素知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公父子莫能究其情,公当与吾谋之。」
《國語辭典》:狼心  拼音:láng xīn
狼性贪婪凶狠。比喻欲望无穷,性格凶残。《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后王莽陵篡,扰动戎夷,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复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魏书。卷九七。列传。岛夷桓玄》:「犹冀玄当洗濯胸腑,小惩大诫,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割据江湘,擅威荆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