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狼堠
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因用狼烟报警,故名。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传旨》:“边塞静狼堠烟消,禁远 龙城 天渺。”
《骈字类编》:狼湖
水经注寿泠水自西南东与卢容水合东注郎究究水所积下潭为湖谓之狼湖口有秦时象郡墟域犹存
《漢語大詞典》:狼虎谷
山谷名。在今 山东 莱芜 西南。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黄巢 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时溥 遣将 陈景瑜 与 尚让 追战 狼虎谷 …… 巢 乃自刎,不殊, 言 因斩之。”
《國語辭典》:狼虎药(狼虎藥)  拼音:láng hǔ yào
药性较为猛烈的药物。《红楼梦》第五一回:「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不起狼虎药。」
分類:药性
《漢語大詞典》:狼扈
(1).纵横散乱貌。周礼·秋官·序官“条狼氏” 汉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条当为涤器之涤。’涤,除也;狼,狼扈道上。” 贾公彦 疏:“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新唐书·李密传:“民食 兴洛仓 者,给授无检,至负取不胜,委於道,践輮狼扈。”
(2).指散乱之物。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街道:“古之王者,於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章炳麟 《訄书·族制》:“三古之世卿,若执桃茢以赤犮其不材之种,然后九州去其狼扈,而集其清淑。虽竞存,非私也。”
(3).跋扈,猖獗。新唐书·元结传:“往年逆贼,东穷海,南 淮 汉 ,西抵 函 秦 ,北彻 幽都 ,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几百万,当时之祸可谓剧,而人心危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恣食则曰狼餐……言其陆梁则曰狼扈。”
《漢語大詞典》:狼顾鸱张(狼顧鴟張)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故推立 长乐王 子攸 以续絶业……然羣飞未寧,横流且及,皆狼顾鴟张,岳立基趾。”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琊庄公司马裔墓志铭》:“蛮夷恃险,狼顾鴟张。”《隋书·于仲文传》:“于时 河 南兇寇,狼顾鴟张,臣以羸兵八千,扫除氛祲。”
分類:凶暴嚣张
《漢語大詞典》:狼艰狈蹶(狼艱狽蹶)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自 乾隆 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参见“ 狼狈 ”。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漢語大詞典》:狼羔子
詈词。狼崽子。指凶残的坏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怨不得你说地主们都是狠毒的狼羔子。”
《分类字锦》:狼额马蹄(狼额马蹄)
尔雅麟疏京房易传曰麟麇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
分类:麒麟
《骈字类编》:狼陂
左传杜注见上
《國語辭典》:狼狈不堪(狼狽不堪)  拼音:láng bèi bù kān
1.比喻处境窘迫,进退两难,不知所措。如:「平时就该有危机意识,否则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便要狼狈不堪了。」《老残游记》第一回:「依我看来,驾驶的人并未曾错,只因两个缘故,所以把这船就弄得狼狈不堪了。」
2.比喻身心疲惫困顿。如:「生病尚未完全康复,又得面对积累的业务,真是狼狈不堪。」宋。朱熹 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國語辭典》:狼狈为奸(狼狽為奸)  拼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狼与狈相互合作,伤害牲畜。比喻彼此勾结做坏事。如:「为了赚钱,他竟与不法商人狼狈为奸,走私毒品。」《隋唐演义》第八五回:「安禄山同李林甫狼狈为奸,今林甫死后,罪状昭著,安禄山心不自安,目前必有异谋。」
分類:勾结坏事
《漢語大詞典》:狼狈周章(狼狽周章)
仓皇惊恐。 茅盾 《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分類:仓皇惊恐
《漢語大詞典》:狼惫(狼憊)
狼狈,窘迫。镜花缘第六三回:“是时其兄患痢甚重,勉强敷衍完卷,正要交卷出场,又復腹痛,极其狼惫。”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初集·奚大瘤》:“﹝ 奚 ﹞心大烦,日夜不能安枕,疾顿剧,瘤亦顿鉅……忽见道者冉冉降於庭, 奚 急跪迎。道者视之,诧曰:‘尔奈何狼惫至此?’”参见“ 狼狈 ”。
分類:狼狈窘迫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國語辭典》:狼奔豕突  拼音:láng bēn shǐ tú
如同狼与猪四处奔窜。形容人仓皇失措的逃跑,或坏人恣意摧残破坏。如:「大楼发生火灾,大楼内的居民狼奔豕突般的往外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