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拒狼进虎(拒狼進虎)
见“ 拒虎进狼 ”。
《國語辭典》:拒虎进狼(拒虎進狼)  拼音:jù hǔ jìn láng
挡住了老虎,狼却从后门进入。比喻祸患不断。明。张煌言〈复伪总督郎廷佐书〉:「奈何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长蛇封豕,复肆蜂虿之毒于江南。」
分類:一害
《骈字类编》:狼坐
宋史·律历志》:五星差行,惟火尤甚,乃有南侵狼坐,北入匏瓜,变化超越,独异于常。
《國語辭典》:狼子野心  拼音:láng zǐ yě xīn
豺狼本有与生俱来的兽性,虽自小训练之,仍难以驯服。狼子野心比喻凶狠残暴的人难以教化。《左传。宣公四年》:「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臣以为狼子野心,难以恩纳。」也作「狼子兽心」。
《漢語大詞典》:狼顾鸱跱(狼顧鴟跱)
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北史·魏纪一论:“ 明元 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鴟跱,犹有窥覦,加以 天赐 之末,内难尤甚。”
《漢語大詞典》:狼顾虎视(狼顧虎視)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亮 南征,留 邵 为治中从事,是岁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 亮 身杖彊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分類:威严凶狠
《漢語大詞典》:狼顾麇惊(狼顧麕驚)
比喻惊恐万状。新唐书·岑文本传:“ 文本 説 孝恭 曰:‘自 隋 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大王诚纵兵剽係,恐 江 岭 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麕惊。’”
分類:惊恐
《漢語大詞典》:狼顾相(狼顧相)
谓人的一种异相,头反顾形似狼。晋书·宣帝纪:“ 魏武 察帝( 司马懿 )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分類:异相反顾
《漢語大詞典》:狼顾鸢视(狼顧鳶視)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明 方孝孺 《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鳶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於 周 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分類:凶狠贪婪
《高级汉语词典》:狼孩  拼音:láng hái
据信由狼或其他野兽哺育长大的孩子
《漢語大詞典》: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李天银 《扼住敌人的咽喉》:“我把牺牲的战友们背到阵地旁边,望着山下狼嗥狗叫的敌人,眼珠子都红了。”
分類:恶人乱叫
《國語辭典》:狼嗥鬼叫  拼音:láng háo guǐ jiào
形容哭喊声非常凄厉悲惨。如:「惨遭敌军的蹂躏摧残后,满城狼嗥鬼叫,哀鸿遍野。」也作「狼号鬼叫」。
分類:声音凄厉
《漢語大詞典》:狼豪
见“ 狼毫 ”。
《國語辭典》:狼毫  拼音:láng háo
狼毛。亦指用黄鼠狼细毛制成的毛笔。毛较为坚硬、清劲,属于硬毫。也称为「狼毛笔」。
分類:黄鼠狼
《漢語大詞典》:狼嘷
见“ 狼嗥 ”。
《國語辭典》:狼嗥  拼音:láng háo
狼的吼叫声。如:「露营时,听到疑似狼嗥的声音,大家都很紧张。」《老残游记》第一○回:「这是狼嗥。虎那有这么多呢?虎的声音长,狼的声音短,所以虎名为『啸』,狼名为『嗥』。」
分類:凄厉叫声
《漢語大詞典》:狼嚎鬼叫
见“ 狼嗥鬼叫 ”。
《國語辭典》:狼嗥鬼叫  拼音:láng háo guǐ jiào
形容哭喊声非常凄厉悲惨。如:「惨遭敌军的蹂躏摧残后,满城狼嗥鬼叫,哀鸿遍野。」也作「狼号鬼叫」。
分類:声音凄厉
《國語辭典》:狼号鬼哭(狼號鬼哭)  拼音:láng háo guǐ kū
形容哭喊声凄惨。《程乙本红楼梦》第五八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也作「狼号鬼叫」。
分類:声音凄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