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狼籍 拼音:láng jí
1.形容凌乱不整。唐。皇甫氏〈京都儒士〉:「诸奴客已开关,至閤子间,但见狗窦中,血淋漓狼籍。」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也作「狼藉」。
2.比喻行为放荡,声名败坏。《旧唐书。卷一七九。刘崇望传》:「前日杜太尉狼籍,为朝廷深耻。」也作「狼藉」。
3.破坏、糟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侄儿子也不好小家子样来争,听凭他没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子狼籍完了。」
2.比喻行为放荡,声名败坏。《旧唐书。卷一七九。刘崇望传》:「前日杜太尉狼籍,为朝廷深耻。」也作「狼藉」。
3.破坏、糟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侄儿子也不好小家子样来争,听凭他没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子狼籍完了。」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漢語大詞典》:狼虎
(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2).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2).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漢語大詞典》:封狼
(1).大狼。借指奸恶之人。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淮西 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羆。”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2).古星名。即天狼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弯威弧之拔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善 注引《河图》曰:“ 嶓冢 ,山名,此山之精,上为星,名封狼。”
(2).古星名。即天狼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弯威弧之拔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善 注引《河图》曰:“ 嶓冢 ,山名,此山之精,上为星,名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