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狐
青狐
紫狐
九尾狐
两狐
狐行
狐立
狐伏
狐关
狐号
狐威
狐蛇
狐孽
狐麖
狐毛
《骈字类编》:三狐
易解: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本义卦凡四阴,除六五君位,馀三阴,即三狐之象也。 易林:释然远咎,避患革害。田获三狐,以贝为宝。君子所在,安宁不殆。
《漢語大詞典》:青狐
黑狐。 清 钮琇 觚賸·姜郎:“乃有都下婉孌之徒,钦兹情种。蓬池月鹿以青狐之裘至,柏府云鸥以紫貂之冠至。”
《漢語大詞典》:紫狐
野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下:“旧説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髏拜北斗,髑髏不坠,则化为人矣。”
《國語辭典》:九尾狐  拼音:jiǔ wěi hú
1.传说中的祥兽。形如狐而九尾。见《山海经。南山经》。
2.宋真宗时,陈彭年性奸谄,时人称为「九尾狐」。见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后比喻阴险奸佞的人。如:「像秦桧这样的奸臣,称之为九尾狐亦不为过。」
3.书名。清无名氏著。叙妓女胡宝玉风骚善媚,别有许多魔力的秽史。
《韵府拾遗 虞韵》:两狐(两狐)
魏书山伟传:其先祖强,工骑射,从显祖猎方山,有两狐起于御前,诏强射之,百步之内,二狐俱获。
《骈字类编》:狐行
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天帝令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者乎?虎以为然,遂与之行,兽见皆走。 郭缘生述征记:北风劲,河冰始合,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听冰下无水声,然后过河。
《骈字类编》:狐立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五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骈字类编》:狐伏
唐 周昙 春秋战国门 冯驩 兔窟穿成主再兴,辈流狐伏敢骄矜。
《骈字类编》:狐关(狐关)
唐 李端 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骈字类编》:狐号(狐号)
杨维桢神羊赋:显则麟仪而凤师,隐则狐号而鳅舞。
《漢語大詞典》:狐威
喻爪牙的淫威。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狐威假白额,梟啸得黄昏。” 梁启超 《新民说·论自由》:“是必其有所慑焉,而不敢涉他想者矣;否则有所假焉,自欺欺人以逞其狐威者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 王阳明 三十六岁的时候,触犯了 刘瑾 八虎的狐威,被谪贬为 龙场驿 驿丞。”
分類:爪牙淫威
《韵府拾遗 麻韵》:狐蛇
薛能诗:燕台基坏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
《骈字类编》:狐孽
柳宗元同刘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寄张员外诗: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𣩈。
《骈字类编》:狐麖
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见雉鴳下。
《骈字类编》:狐毛
晋书韩友传:刘世则女病魅积年,巫为攻祷,伐空冢故城间,得狸鼍数十,病犹不差。友筮之,命作布囊,依女发时张囊著窗牖间,友闭户作气,若有所驱,斯须之间,见囊大胀如吹,因决败之,女仍大发。友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复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狐毛,女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