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1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狐魅
狐怪
狐精
狐妖
狐鬼
狐惑
狐狸精
狐迷
灵哥
《國語辭典》:
狐魅
拼音:
hú mèi
1.狐精。《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当时有妇人著䌽衣者,人皆指为狐魅。」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二六出:「怕归时,认我做狐魅妖魑,怎再肯相偎相倚?」
2.以妖邪的手段迷惑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周有婆罗门僧惠范,奸矫狐魅、挟邪作蛊。」
分類:
狐妖
柔媚
惑人
《漢語大詞典》:
狐怪
犹狐妖。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木妖畏匠人,正如狐怪畏猎户,积威所劫,其气燄足以慴伏之,不必其力之相胜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
:“予与诸同学偶谈及狐怪,择尤者五则,记之。”
分類:
狐妖
《漢語大詞典》:
狐精
犹狐妖,狐仙。 宋
朱熹
《过毛山铺》
诗:“却是邮童解端的,向儂説是野狐精。”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剖疑》
:“ 隆嘉 中, 吴 中以狐精相骇,怪幻不一,亦多病癘。”
分類:
狐妖
狐仙
《漢語大詞典》:
狐妖
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清 唐甄
《
潜书·丑奴
》
:“ 汴 人为之语曰:‘狐妖犹可,人妖杀我。’”
分類:
化人
作祟
狐妖
《漢語大詞典》:
狐鬼
狐妖鬼魅。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
:“﹝世家子﹞心疑为狐鬼,故虽流目送盼,而未通一词。”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
:“﹝驍骑校﹞见二人倚堞相对语,心知为狐鬼,屏息伺之。”
分類:
狐妖
鬼魅
《國語辭典》:
狐惑
拼音:
hú huò
1.为狐妖所迷惑。《聊斋志异。卷二。董生》:「渠旧与妾善,不意为狐惑而死。」
2.疑惑。《朱子语类。卷七五。易。上系下》:「孔子只说『群疑亡也』,便见得上面许多皆是狐惑可疑之事而已。」
3.病名。中医上谓因伤寒失于发汗,湿毒无以排泄所致。主要症状为咽喉部及前后阴溃疡,因患者神情惑乱不定,卧起不安,故称为「狐惑」。
分類:
中医
犹疑
医学
疑惑
女色
狐妖
病名
惑人
蛊惑
《國語辭典》:
狐狸精
拼音:
hú li jīng
1.俗称修炼成仙,能化为人形,与人交往的狐狸。《红楼梦》第六四回:「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样快。」也称为「狐仙」。
2.比喻妖冶淫荡而善于诱惑他人的女子。多含贬义。《红楼梦》第七七回:「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懒待出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
分類:
狐仙
狐妖
妖冶
淫荡
女子
《國語辭典》:
狐迷
拼音:
hú mí
被狐妖所迷惑,比喻神智被邪恶所迷。《金瓶梅》第三五回:「贼不逢好死变心的强盗!通把心狐迷住了,更变的如今相他哩!」
分類:
狐妖
蛊惑
邪恶
《漢語大詞典》:
灵哥(靈哥)
旧时谓入居人家以索取供奉并能言人吉凶的狐妖精怪。 明
王廷相
《
雅述
》
下篇:“ 汉 之神君,其形不可见,但闻其言,言与人音等;居室幃帐中,因巫为主人关通饮食所欲;时去,则若风肃然;其言也,世俗所知,亦无餘味者,即今之灵哥也。盖深山大泽,罔两、狐、猿之属,物之精怪,来游人间者也。” 明
祝允明
《语怪·灵哥》
:“灵哥事海内传诵,殆百年矣……所居在 鲁桥闸 旁民家,一室不甚宏密,外设香火帷幕,凡答祈者,自帷中言,声比婴儿尤微。”
分類:
居人
人家
索取
供奉
能言
吉凶
狐妖
妖精
精怪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