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状纸(狀紙)  拼音:zhuàng zhǐ
1.诉讼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2.印有法院规定诉状格式的纸。
《國語辭典》:献状(獻狀)  拼音:xiàn zhuàng
1.自呈功状。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绛阙。」
2.投诉的状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璩公归去与婆婆说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献来府中。」
《國語辭典》:下状(下狀)  拼音:xià zhuàng
投递状纸。唐。韩愈寄卢仝〉诗:「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如今独自一身,交我归去不得!我要去官司下状,又没个钱!」
分類:投递状纸
《國語辭典》:讼师(訟師)  拼音:sòng shī
旧时代写状子,助人争讼的人。今称律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打点告状,替他要人去。一面来与个讼师商量告状。」《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讼》:「被告抄状入手,乃请刀笔讼师,又照原词,多方破调。」
《漢語大詞典》:讼词
状纸上写的文字。例如:包揽讼词。
《国语辞典》:纸片(纸片)  拼音:zhǐ piàn
碎裂的片状纸张。如:「劳作课后,他将桌上散布的纸片收拾乾净。」
《國語辭典》:格眼  拼音:gé yǎn
诉讼状。因旧时的诉讼状写于格子纸上,故称为「格眼」。《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那告状的挨挨挤挤,不下数百馀张。那计巴拉也写了一张格眼,随了牌进去。」
《國語辭典》:插状(插狀)  拼音:chā zhuàng
将状词投入告状箱。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去到黄昏插状来,咱两个白日里难说话。」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也不索官中插状衙中告,只消得二指阔纸提条。」
《國語辭典》: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  拼音:yī zì rù gōng mén,jiǔ niú bá bù chū
(谚语)比喻诉状或供词进了衙门,就无法撤出或更改。《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冯据,使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子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
《国语辞典》:递呈纸(递呈纸)  拼音:dì chéng zhǐ
人民向官府所呈的诉讼状纸。《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同你家老爷虽是乡亲,但这失贼的事,该地方官管。你们须是到地方官衙门递呈纸去。」
《漢語大詞典》:稿门(稿門)
旧时官府保管、传递状纸、卷宗等文书的办事人员。《冷眼观》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时候,那位稿门送了卷宗并点名单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责押,如何发落説出来,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样葫芦,替他行事。”
《國語辭典》:喝撺箱(喝攛箱)  拼音:hè cuān xiāng
官吏坐堂时,衙役齐声吆喝,并开状箱受理案件,称为「喝撺箱」。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今日升厅坐早衙,祗候人那里?与我喝撺箱者。」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今日升厅坐早衙,张千,喝撺箱抬放告牌出去。」也作「喝撺厢」。
《漢語大詞典》:仇词(仇詞)
告发仇人的状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小娥 手执仇词,首告人命强盗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