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返本
一平
渐变
脉理
奋袂
一直
开路
面貌
笑容
冥昧
意志
太易
还初
排定
朝霭
《漢語大詞典》:返本
(1).复归本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方弘风纬俗,返本于上古之初。”镜花缘第六回:“日后缘满,还是另须苦修,方能返本;还是刚弃红尘,就能还原。到了那时,纔知我的道行并非浅薄之辈哩。”
(2).指恢复原来状态。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进化或可停,而生物不能返本。”
(3).翻本,赢回赌本。《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 黄三溜子 急於返本,嫌人家押的少,还説人家赢钱的都藏着不肯拿出来。”
《漢語大詞典》:一平
谓一归平定。文选·王粲<登楼赋>:“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李善 注:“尚书曰:王道正直。 孔安国 曰:王道平直也。”按,王道一平,指王朝的统治恢复正常状态。
《漢語大詞典》:渐变(漸變)
(1).逐渐变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两 汉 以后,体势漫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採。此远近之渐变也。” 宋 钱惟演 《玉楼春》词:“情怀渐变成衰晚,鸞镜朱颜惊暗换。”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三五:“俗以渐变,则功不偷。”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语法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最困难而又最重要的是辨别古今语法细微的分别,因为语法是渐变的,不是突变的。”
(2).哲学概念。指量变。事物的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
《國語辭典》:脉理(脈理)  拼音:mài lǐ
1.脉搏的状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
2.纹理。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
《漢語大詞典》:奋袂(奮袂)
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淮南子·氾论训》:“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鋭。” 晋 刘伶 《酒德颂》:“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明史·余懋学传:“稍有规正,輒奋袂而起,恶声相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國語辭典》:一直  拼音:yī zhí
1.正朝著某方向。《红楼梦》第六四回:「说毕,又说了些閒话,别过凤姐,一直往园中走来。」《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向西,一直去就是,不要转湾。」
2.一程、一段路程。《孤本元明杂剧。玩江亭。第二折》:「恰离紫府下瑶池,再向人间登一直。」《水浒传》第一八回:「雷横也赶了一直回来。」
3.持久不变、连续不断。如:「这雨一直下了一天。」《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一直闹到太阳大歪西,夥计们才把俺妈灌醒了。」《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一直等到天将近黑,冯主事才来了。」
4.写字一竖画称为「一直」。
《國語辭典》:开路(開路)  拼音:kāi lù
1.开辟通路。《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北伐山戎,为燕开路。」
2.比喻在前排除障碍,引导路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萧云仙带领步兵五百名在前,先锋开路。」《红楼梦》第一四回:「早有宁府开路传事人看见,连忙回去报与贾珍。」
3.指辞职走路。如:「谁要是不尽责,而又不改过,那就请他开路。」
《國語辭典》:开路(開路)  拼音:kāi lu
一种朝山进香会中的杂技,舞飞叉居前列,故称为「开路」。
《國語辭典》:面貌  拼音:miàn mào
面孔的形状。《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红楼梦》第六四回:「我父亲要给二姨说的二姨爹,就和我这叔叔的面貌身量差不多儿。」
《國語辭典》:笑容  拼音:xiào róng
含笑的面容。《西游记》第二五回:「我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不成为你不见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也作「笑脸」。
《漢語大詞典》:冥昧
(1).指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状态。《易纬乾凿度》卷上:“一阳二阴,物之生於冥昧,气之起於幽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初冥昧,不虑不营。” 唐 李义府 《承华箴》:“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
(2).幽暗。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跃潜飘之冥昧兮,濯光曜之昭明。”周书·晋荡公护传:“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3).犹蒙昧。《后汉书·隗嚣传》:“ 莽 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 清 方苞 《读经解》:“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 严复 《救亡决论》:“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4).犹冥默,沉默。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志若是,神心则那,苟无言而冥昧,俾没世以蹉跎。”
(5).指死亡。 唐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 崔 昔挥宸翰, 苏 尝济巨川。絳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6).指神灵。太平御览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精气感冥昧,所降若有缘。”
《國語辭典》:意志  拼音:yì zhì
思想志向,即人类自行决定行为的能力。《抱朴子。外篇。自叙》:「性闇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
《漢語大詞典》:太易
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状态。《列子·天瑞》:“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三:“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羣生。”参见“ 太初 ”、“ 太素 ”。
《漢語大詞典》:还初(還初)
(1).恢复原来的地位。魏书·显祖纪:“诸非劳进超迁者,亦各还初。”
(2).回到人性本初纯真的状态。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述前 明 篤行诸生,还初超然。”
《國語辭典》:排定  拼音:pái dìng
安排妥当。如:「十二月分的节目单已排定。」《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姜维令军士运粮草车仗,至武城山,穿连排定,欲立起寨栅,以为屯兵之计。」
《漢語大詞典》:朝霭(朝靄)
早晨的雾气。 冰心 《寄小读者》三:“外望远山连绵不断,都没在朝霭里,淡到欲无,只浅蓝色的山峰一线,横亘天空。”
比喻朝廷的混乱状态。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解严输黄钺表》:“朝靄方卷, 郢 氛已廓。”朝,一本作“ 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