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状子(狀子)  拼音:zhuàng zi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对门这茶馆后头就是你们生员们写状子的行家,你要写就进去写。」也作「状本儿」。
《漢語大詞典》:无状子(無狀子)
不肖子。《汉书·杜周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颜师古 注:“无状,犹言不肖。”
分類:不肖子
《國語辭典》:投词(投詞)  拼音:tóu cí
向上级投递状词。《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蔡京自拜相后,有巨商大贾六七辈,赴阙投词,言:章相公开边时及曾相公罢边时,共借讫三千七百万贯,至今未见朝廷支偿。」
《國語辭典》:状词(狀詞)  拼音:zhuàng cí
1.诉讼的文书或状书中所写的文词。
2.文法上的副词。参见「状语」条。
分類:状词状子
《漢語大詞典》:状呈(狀呈)
即状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一切状呈,俱勒有据实直书之甘结。”
分類:状子
《漢語大詞典》:状儿(狀兒)
状子。《水浒传》第一○二回:“爹,儿子今日遭恁般屈官司,叵耐 牛老儿 无礼,逼我写了休妻的状儿,才把银子与我。”
分類:状子
《漢語大詞典》:转斗(轉鬭)
转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 人起 彭城 ,转鬭逐北,至於 滎阳 ,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唐 高适 《塞上》诗:“转鬭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孤军转鬭,累月不归。”
《國語辭典》:诉状(訴狀)  拼音:sù zhuàng
当事人于诉讼程序中,依法向法院提出之各类书状。
《漢語大詞典》:白奏
(1).启奏;上奏章弹劾。汉书·江充传:“后 充 后上 甘泉 ,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 充 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 充 …… 充 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
(2).上告的状子。 唐 白居易 《得丁上言豪富人畜奴婢过制请据品秩为限约或责其越职论事不伏判》:“ 丁 志在作程,恶夫过制;爰陈诚於白奏,俾知禁於素封。将使豪富之徒,资虽积於鉅万;僮僕之限,数无踰於指千。”
《漢語大詞典》:画状(畫狀)
(1).指签发委任状。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二》:“ 焦达峯 既为都督,即在諮议局楼上画状,始任 余钦翼 为一镇统制。”
(2).在状子上画押。
《漢語大詞典》:解状(解狀)
撤消诉讼的状子。《西游记》第九七回:“刺史见了,发怒道:‘你昨日递了失状,就与你拿了贼来,你又领了赃去,怎么今日又来递解状?’”
指押解囚犯的公文。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杂记》:“ 祗 密闻之,夜张鐙火见囚,读诸解状。”
《國語辭典》:格眼  拼音:gé yǎn
诉讼状。因旧时的诉讼状写于格子纸上,故称为「格眼」。《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那告状的挨挨挤挤,不下数百馀张。那计巴拉也写了一张格眼,随了牌进去。」
《漢語大詞典》:正状(正狀)
指原告状子的正本。 清 代官府规定,诉讼原告必须按格式填写正状、副状各一份,副状较正状为简,不涉及讼词内容。正状留官府备案,副状用以拘审被告。参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
《漢語大詞典》:格状(格狀)
(1).体格品貌。 唐 司空图 《书屏记》:“人之格状或峻,其心必劲,心之劲,则视其笔跡,亦足见其人矣。”
(2).诉讼中按规定程式写成的状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夫格状之外,又有投词者,因格状限字,故须投词详叙始末耳。”
《国语辞典》:抛箱(抛箱)  拼音:pāo xiāng
将状子投入官府所设的告状箱中。《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朝殿回衙,即时升厅,引放民户词状。词状人抛箱,大尹看到第十来纸状。」也作「撺厢」、「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