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众怒难犯(眾怒難犯)  拼音:zhòng nù nán fàn
群众的愤怒,个人难以抵挡。《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宋史。卷三○八。上官正传》:「正婞直而失于谦和,每谤书至,朕虽力与明辩,然众怒难犯,恐其不能自全。」
《國語辭典》:真赃实犯(真贓實犯)  拼音:zhēn zāng shí fàn
赃物、贼犯等犯罪的确实證据。如:「拿住了真赃实犯,看你还要怎么赖?」
分類:犯罪的确
《國語辭典》:真凶实犯(真兇實犯)  拼音:zhēn xiōng shí fàn
真正的犯罪凶手。《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今番来到这里,一定拿到了真凶实犯。」
分類:真正罪犯
《漢語大詞典》:斩犯(斬犯)
被判处斩刑的罪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原来这一名斩犯,本来是个富家之子。”
《漢語大詞典》:违条犯法(違條犯法)
违犯法律条文。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昨已斩了。”《水浒传》第二八回:“须知愤杀姦淫者,不作违条犯法人。”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二:“另设牌二十四面,分类标明,如有违条犯法者,许被害抱牌进告。”亦作“ 违条舞法 ”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一船点检,即二十九隻船皆须住岸伺候,显是违条舞法,析文破敕。”
《韵府拾遗 豏韵》:夕犯
天禄阁外史徵君对鲁史曰今去鲁而出疆朝历山川夕犯霜露士之劳也
《國語辭典》:未决犯(未決犯)  拼音:wèi jué fàn
尚未判定刑责的犯人。如:「法律之前,未决犯的权益是受保障的。」
《漢語大詞典》:唆犯
撺掇。 明 无名氏 《南牢记》第一折:“ 徐官人 好箇诚实君子,又兼人物俊雅。我今假捏一篇辞,将他唆犯,教他丢开 李善真 。”
分類:撺掇
《高级汉语词典》:同案犯  拼音:tóng àn fàn
在同一案件中被捕的犯人
《國語辭典》:逃犯  拼音:táo fàn
逃亡以躲避法律制裁的犯人。如:「经过严密周详的布署,警察终于将那干逃犯一一逮捕归案。」《清史稿。卷二五○。列传。吴正治》:「请自今有父子窝逃,被人举发者,逃犯治罪,免坐窝隐。」清。徐珂《清稗类钞。兵刑类。刺字》:「犯杖罪以下刺臂,再犯者亦刺面。逃犯刺左,馀犯刺右。」
《國語辭典》:一客不犯二主  拼音: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
(谚语)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也作「一客不烦二主」。
《國語辭典》:现行犯(現行犯)  拼音:xiàn xíng fàn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在实施中或实施后即时被发觉者,为现行犯。若有被追呼为犯罪人者,或因持有凶器、赃物或其他物件,或于身体、衣服等处露有犯罪痕迹,显可疑为犯罪人者,也以现行犯论。
《国语辞典》:嫌犯  拼音:xián fàn
有犯罪嫌疑而无确證者。如:「这次抢案的嫌犯总共有五人。」
《國語辭典》:嫌疑犯  拼音:xián yí fàn
法律上指有犯罪嫌疑而未经證实的人。
《漢語大詞典》:纤毫无犯(纖毫無犯)
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加侵犯。北齐书·元景安传:“ 显祖 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 景安 纤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