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8,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犯衅
犯霄
犯雾露
犯迕
犯声
犯舌
犯曲
犯吏
犯寇
调犯
昧犯
遣犯
謇犯
蹇犯
亏犯
《漢語大詞典》:犯衅(犯釁)
犹犯罪。《宋书·孝武帝纪》:“在朕受命之前,凡以罪徙放,悉听还本。犯衅之门,尚有存者,子弟可随才署吏。”
分類:犯罪
《漢語大詞典》:犯霄
耸入云天。极言其高。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二:“竹生 大夏 谿,苍苍富奇质。緑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漢語大詞典》:犯雾露(犯霧露)
语出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淮南王 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后以“犯雾露”指病死。后汉书·皇后纪序:“身犯雾露於 云臺 之上,家婴縲絏於圄犴之下。” 李贤 注:“雾露谓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雾露以言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雾露,深以祧续为忧耳。”
分類:病死
《漢語大詞典》:犯迕
见“ 犯忤 ”。
《漢語大詞典》:犯忤
亦作“ 犯迕 ”。 冒犯违逆。 晋 陆云 《国起西园第表启》:“不虑犯迕,敢陈所怀。”迕,一本作“ 忤 ”。《南史·萧琛传》:“ 宋 元嘉 、 大明 中,经有被罚者,别由犯忤主心,非关常準。” 唐 王勃 《三国论》:“居显列则陷犯忤之诛,伏閭巷则婴党錮之戮。”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左右近臣多以顺意为忠,朝廷具僚皆以犯忤为戒。”
分類:冒犯违逆
《漢語大詞典》:犯声(犯聲)
指词曲变调。 唐 元稹 《投吴端公崔院长》诗:“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隋 柱国 郑译 始条具七均,展转相生,为八十四调,清浊混淆,纷乱无统,竞为新声。自后又有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復条理矣。”
分類:词曲
《國語辭典》:犯舌  拼音:fàn shé
多嘴。《红楼梦》第三四回:「他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治的,早已急的乱跳,赌身发誓的分辨。」《红楼梦》第七七回:「谁这样犯舌?况这里事也无人知道,如何就都说著了。」
分類:多嘴
《漢語大詞典》:犯曲(犯麴)
违反禁止造曲的法令。新五代史·杂传五·孔循:“民有犯麴者, 循 族杀其家, 明宗 知其冤,因詔天下除麴禁,许民造麴。”
《漢語大詞典》:犯吏
触怒官吏。宋书·谢方明传:“ 江 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姦吏蜂起……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邑里惊扰。”
分類:触怒官吏
《漢語大詞典》:犯寇
遭到侵犯。史记·苏秦列传:“夫 燕 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 赵 之为蔽其南也。”史记·苏秦列传:“ 秦 赵 相毙,而王以全 燕 制其后,此 燕 之所以不犯寇也。”
分類:侵犯
《國語辭典》:调犯(調犯)  拼音:tiáo fàn
挑拨是非,蓄意捉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怕人家调犯,『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也作「调发」、「调泛」、「挑泛」。
分類:讥刺作弄
《漢語大詞典》:昧犯
犹冒犯。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昧犯天威,乞垂哀省。”
分類:冒犯
《漢語大詞典》:遣犯
指放逐在边地服刑的囚犯。 清 林则徐 《丁灿庭等两次京控案审明定拟折》:“其遣犯除已故之 张杰 、 万重 外,现所改发者 沈聚成 、 董俊 、 段之有 三名。”
《漢語大詞典》:謇犯
正直敢言而触犯别人。 唐 元稹 《献事表》:“喜顺从而怒謇犯,亦古今之情一也。”
《漢語大詞典》:蹇犯
谓直言干犯。蹇,通“ 謇 ”。新唐书·元稹传:“喜顺从,怒蹇犯,亦古今情一也,岂独 文皇 甘逆耳、怒从心哉?”
分類:直言干犯
《韵府拾遗 豏韵》:亏犯(亏犯)
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云奉侍之则生天人胜处亏犯则坠鬼畜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