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犀盘
斑犀
花犀
白犀
犀表
犀椎
犀导
犀锐
镇犀
犀额
犀光
犀黄
犀佩
犀围
犀衣
《漢語大詞典》:犀盘(犀盤)
以犀纹为饰的盘子。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帖子词·夫人阁之四》:“雪消鸳瓦已流凘,风暖犀盘尚镇帷。” 清 洪升 《长生殿·骂贼》:“走緋衣,鸞刀细割;揎锦袖,犀盘满献。”
分類:盘子
《漢語大詞典》:斑犀
雌犀牛角,因其角斑白分明,故名。 唐 陈黯 《自咏豆花》:“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满面与妆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集解﹞引 苏恭 曰:“牸是雌犀,文理腻细,斑白分明,俗谓之斑犀。”
《骈字类编》:花犀
元史舆服志偏带正从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以花犀
《骈字类编》:白犀
唐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
《漢語大詞典》:犀表
对武将仪表的尊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伏自 洛 中,拜违犀表,寒暄屡隔,积有岁月。” 王季思 校注:“犀表。庄子·则阳篇注:‘犀首, 魏 官名也。 司马彪 云:若今虎牙将军。’书札中因称武将的仪表为犀表。”
《漢語大詞典》:犀椎
见“ 犀槌 ”。
《漢語大詞典》:犀槌
亦作“ 犀椎 ”。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阿翘 ﹞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 吴元济 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土花曾染 湘 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参见“ 方响 ”。
《漢語大詞典》:犀导(犀導)
用犀角制成的导发具。古人用以引发入冠帻。南史·褚澄传:“﹝ 褚澄 ﹞又赎 彦回 介幘犀导及 彦回 常所乘黄牛。”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帻
分類:犀角引发
《國語辭典》:犀锐(犀銳)  拼音:xī ruì
1.形容武器坚固锐利。《新唐书。卷一八○。列传。李德裕》:「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皆犀锐。」
2.形容言辞锋利。如:「公关主任的辞锋犀锐,经常使人无法招架。」
《漢語大詞典》:镇犀(鎮犀)
指用犀牛角制的用具。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玄山印记:“ 陈茂 为尚书郎,每书信,印记曰‘玄山典记’,又曰‘玄山印’。擣朱矾,浇麝酒,闲则匣以镇犀,养以透云香。”
《骈字类编》:犀额(犀额)
隋书儒林传刘焯犀额龟背望高视远载独孤及张公遗爱颂燕颔犀额山立玉色 符 陈东美写真赞河目犀额材为国桢
《漢語大詞典》:犀光
(1).犀牛所发的光。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资章甫以游 越 兮,见犀光而先入。”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通犀带一” 胡三省 注引埤雅:“又犀之美者有光,故鸡见影而惊。”
(2).锐利的眼光。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她那对不大的黑眼睛……带点粗鲁的犀光,以致使她那恬静憔悴的脸面,带着大胆勇敢的神彩。”
《分类字锦》:犀黄
周礼弓人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抟廉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
分类:弓弩
《骈字类编》:犀佩
徐积 姚黄诗 步摇好称钗凤凰,玉环犀佩珠鸣珰。
《漢語大詞典》:犀围(犀圍)
即犀角带。 宋 杜甫 《寄辇下莫降秀才》诗:“犀围古暗革靴鸣,楚楚衣裾白苧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故事,謫散官虽别驾司马,皆封赐如故…… 东坡先生 在 儋耳 ,亦云‘鹤髮惊全白,犀围尚半红’,是也。” 清 金农 《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一:“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参见“ 犀角带 ”。
《漢語大詞典》:犀角带(犀角帶)
饰有犀角的腰带。非品官不能用。《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别的倒也罢了,自这条犀角带并鹤顶红,就是满京城拿着银子,也寻不出来。”
《骈字类编》:犀衣
梁简文帝南郊颂序石铠犀衣之士连七萃而云屯珠旗日羽之兵剖五营而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