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畜圈
饲养牲口的建筑,有棚和栏。
《漢語大詞典》:料豆
喂牲口的黑豆。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里草塲﹞收料豆,至 宣德 年间将中府草塲之草分受,始立塲。”
分類:牲口黑豆
《国语辞典》:漏蹄  拼音:lòu tí
一种动物疾病。牲口害此病时,蹄子上有白粉,有的甚至有洞,使得牲口疼痛,无法走路。《梁书。卷二七。列传。明山宾》:「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
《漢語大詞典》:秋绳(鞦繩)
秋草结子。
拴住牲口股后的皮带。
《漢語大詞典》:秋轴(鞦軸)
拴在牲口股后系皮带的轴。 三国 蜀 诸葛亮 《作木牛流马法》:“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
分類:牲口皮带
《漢語大詞典》:穰子
刍料;喂牲口的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简要注释第三七》:“庄稼经过碾压,打下籽粒以后的茎叶。用来喂羊的是穈子、豆子的穰子。”
分類:牲口
《國語辭典》:脚程(腳程)  拼音:jiǎo chéng
1.路引,舟车经过关卡的凭證。《金瓶梅》第二回:「次日,领了知县礼物、金银、驼垛,讨了脚程,起身上路,往东京去了。」
2.行走的速度。如:「你先走吧!他脚程很快,不必多久就会赶上的。」
3.步行的路程。如:「从汐止到新庄要花半天的脚程。」
《漢語大詞典》:驮道(馱道)
供驮运货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4期:“资源分散,地处深山的地区,应先求有路可通,开辟人行道,驮道。”
《漢語大詞典》:驮架(馱架)
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驮东西的架子。 熊伯涛 《黄坡大捷》:“与此同时,从东边沟口传来了骡马驮架的吱吱声、得得的马蹄声及锵锵的机械磕碰声,显然敌人已经钻进了‘口袋’。”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十五章:“战士们正裹着皮大衣靠着驮架休息。”
《漢語大詞典》:驮脚(馱脚)
指赶着牲口从事驮运的人。 李纳 《刺绣者的花》第二一章:“ 杨大爹 现在替煤业公司当驮脚,前两天刚随马帮回来,不两天又要走。”
《漢語大詞典》:驮篓(馱簍)
驮在牲口背上装运东西的篓子。《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 小葛条 、 小娇姐 共坐着一个驮篓,一个骡子驮着。”
《漢語大詞典》:驼运(駝運)
用牲口负载运输。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青海商务》:“ 汉 人入境办货,无物不收,即非经商,而饮食之料,驼运之价,在在有其交涉,輒以货物相抵。”
《漢語大詞典》:驼骑(駝騎)
驮运货物的牲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与 蒙化 妙乐 师同候驼骑。”
《漢語大詞典》:飧牵(飧牽)
亦作“飱牵”。 熟食和牲口。一说为牢礼的一种。周礼·天官·宰夫:“宾赐之飧牵。”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飧,夕食也。《春秋传》曰:“飧有陪鼎。”牵,牲牢可牵而行者。春秋传曰:“餼牵竭矣。”’ 玄 谓飧,客始至所致礼。”周礼·秋官·掌客:“上公五积,皆眡飧牵。” 郑玄 注:“积皆视飧牵,谓所共如飧,而牵牲以往,不杀也。”一本作“飱牵”。
分類:牲口寒食
《國語辭典》:套车(套車)  拼音:tào chē
以牲畜拉车。《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生性好色,晓得这口袋底是个南班子住家所在,有什么不愿意去的?忙答应了声:『使得。好好!咱们名士风流,正该洒脱些才是。』当下便叫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