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42
典故
34
词典
1474
分类词汇
22
佛典
81
其它
31
共22,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遗爱
骊珠
偏爱
硕果
双璧
菅蒯
遗漏
枯干
积储
调柔
尖儿
心头肉
全数
诗媒
常类
《國語辭典》:
遗爱(遺愛)
拼音:
yí ài
把德惠遗留给后代。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汉书。卷一○○。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馀思。」
分類:
遗爱
死者
抛弃
有古
遗留
遍及
人
亲爱
仁爱
留下
爱之
高尚
偏爱
德行
敬爱
物
恩惠
贡献
《國語辭典》:
骊珠(驪珠)
拼音:
lí zhū
1.古代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欲取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待骊龙睡时,才能窃得,为极珍贵的宝物。典出《庄子。列禦寇》。后比喻为珍贵的事物或事物的精华、文章的要旨。唐。
元稹
赠严童子
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也称为「颔下之珠」。
2.龙眼的别名。参见「龙眼」条。
分類:
宝珠
杨梅
龙眼
珍贵
出自
人
骊龙
物
龙颔
《國語辭典》:
偏爱(偏愛)
拼音:
piān ài
在众多的人或事物当中,特别喜爱某一个或某一件。《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中山简王焉传》:「帝以焉郭太后偏爱,特加恩宠,独得往来京师。」《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偏爱存信;那存孝欲立大功,取重于克用,存信又谗谮于其间;存孝惧及祸,密地与王镕、朱全忠交结。」
分類:
几个
个人
偏爱
人
物
特别
喜爱
单单
《國語辭典》:
硕果(碩果)
拼音:
shuò guǒ
语出《易经。剥卦。象曰》:「上九,硕果不食。」指巨大的果实或仅存的东西。《文选。左思。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分類:
难得
巨大
果实
成绩
仅存
重大
大利
人
利益
物
《國語辭典》:
硕果仅存(碩果僅存)
拼音:
shuò guǒ jǐn cún
仅残存下来的大果实。比喻唯一仍然存在的人或物。清。叶廷琯《吹网录。卷六。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惟宇文氏考异,实为硕果仅存。」
分類:
唯一
留下
果子
过长
时间
淘汰
幸存
《漢語大詞典》:
双璧(雙璧)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
:“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
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
《
北史·陆凯传
》
:“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
《文明小史》
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
《张黑女誌》
可称双璧了。”
分類:
璧玉
完美
人
物
《漢語大詞典》:
菅蒯
(1).茅草之类。可编绳索。 汉
王逸
《九思·遭厄》
:“菅蒯兮壄莽,雚苇兮仟眠。”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
:“变泥沙为丹雘之姿,植菅蒯作芝兰之秀。”
(2).喻微贱的人或物。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
:“陛下不弃菅蒯,爱同丝麻。”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
:“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 清
唐孙华
《赠夏重》
诗:“恶草等菉葹,微材仅菅蒯。”
(3).指草鞋。 唐
刘商
《赠严四草履》
诗:“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
分類:
茅草
微贱
草鞋
人
物
绳索
《國語辭典》:
遗漏(遺漏)
拼音:
yí lòu
1.漏掉、脱落。《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千绪万端,罔有遗漏。」《红楼梦》第六七回:「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
2.失火、火灾。《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则听得街上闹炒炒,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井亭桥有遗漏!』」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我则听的张员外家遗漏火发,哎哟天那!諕得我立挣痴呆了这半霎。」
分類:
遗漏
应该
弃置
失火
列入
提到
人
物
疏忽
忽而
《漢語大詞典》:
枯干
见“ 枯干 ”。
分類:
枯干
《國語辭典》:
积储(積儲)
拼音:
jī chú
储存。如:「停水区的居民已积储了日常用水。」
分類:
累积
积贮
贮存
积储
储存
钱
物
《漢語大詞典》:
调柔(調柔)
(1).和柔;和顺。 唐
李咸用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山川藏秀媚,草木逞调柔。” 清
黄遵宪
《与任公书》
:“自 周 以后,尊崇君权,调柔民气,多设仪文阶级,以保一家之封建。”
(2).指柔顺的人或物。 宋
江休复
《牟驼冈阅马》
诗:“军戎选轻捷,和鑾御调柔。”
(3).调和顺适。 唐
白居易
《枕上作》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
分類:
调和
和柔
和顺
柔顺
顺适
人
物
《國語辭典》:
尖儿(尖兒)
拼音:
jiān ér
1.东西细小尖锐的末端。《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就从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背儿厚,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的缠钢折铁雁翎倭刀来。」
2.称东西或人里头最好的为「尖儿」。《红楼梦》第三九回:「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咱们这儿头把交椅,数东关里住的晚香玉,那是个尖儿。」
分類:
戏曲
特出
物
中指
细小
忽然
人
锐利
高亢
前端
唱腔
《國語辭典》:
心头肉(心頭肉)
拼音:
xīn tóu ròu
比喻珍爱的人或物。如:「你可别动那东西,那是小妹的心头肉,小心她和你翻脸!」唐。
聂夷中
咏田家
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分類:
心上
心爱
人
物
《國語辭典》:
全数(全數)
拼音:
quán shù
全部的数量。如:「因创业而向银行借贷的款项,到今年全数还清。」
分類:
全数
旧称
计数
人
物
十月
《漢語大詞典》:
诗媒(詩媒)
(1).促成婚姻的诗。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开宗》
:“ 李益 才人,王孙爱女,诗媒十字相招。”
(2).指引起诗兴的人或物。 清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五:“ 江阴 翁明经 照 ,字 朗夫 ,馆 嵇相国 家。相公非 朗夫 倡和不吟诗,人呼为‘诗媒’。” 清
曹寅
《诗局竹下小酌题卓鹿墟出师小照》
诗:“驀漫行哦坐举杯,小窗苔竹繄诗媒。”
分類:
促成
成婚
婚姻
诗兴
人
物
《漢語大詞典》:
常类(常類)
指一般的物或人。 汉
王充
《
论衡·讲瑞
》
:“且瑞物皆起和气而生,生於常类之中,而有诡异之性,则为瑞矣。”
《后汉书·郦炎传》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分類:
物
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