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
六物──僧用六物
八不净物
实物有
施物空
衣长物
钵长物
药长物
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四事摄物
物求不得
修慈悯物
能经理汤药物等
由事物断坏故舍
物恐报
佛类词典(续上)
三长物六物──僧用六物
八不净物
实物有
施物空
衣长物
钵长物
药长物
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四事摄物
物求不得
修慈悯物
能经理汤药物等
由事物断坏故舍
物恐报
三长物
【三藏法数】
(出摩诃僧祇律)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二、钵长物〕,钵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一钵;一钵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三、药长物〕,药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诸疾病,则许服药调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馀长物也。
(出摩诃僧祇律)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二、钵长物〕,钵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一钵;一钵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三、药长物〕,药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诸疾病,则许服药调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馀长物也。
六物──僧用六物
【三藏法数】
(出僧祗律并翻译名义)
〔一、僧伽黎〕,梵语僧伽黎,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叠也。此衣于说法时著。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著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著。
〔三、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著。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东土宜用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为之。此护生之具,故比丘用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五、钵多罗〕,梵语钵多罗,华言应器。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故名应器。
〔六、尼师坛〕,梵语尼师坛,华言坐具,或云坐衣。业疏云:长四尺,广三尺。是也。
(出僧祗律并翻译名义)
〔一、僧伽黎〕,梵语僧伽黎,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叠也。此衣于说法时著。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著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著。
〔三、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著。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东土宜用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为之。此护生之具,故比丘用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五、钵多罗〕,梵语钵多罗,华言应器。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故名应器。
〔六、尼师坛〕,梵语尼师坛,华言坐具,或云坐衣。业疏云:长四尺,广三尺。是也。
八不净物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佛在世时,诫诸弟子乞食自活,少欲知足,不许畜此等物,以其能生贪恋计著之心,染污梵行。故有此八不净之名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种植根栽〕,谓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著,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
〔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
〔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閒居净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
〔五、畜养群畜〕,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养牛马等畜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
〔六、藏积金银钱宝〕,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
〔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櫤〕,谓比丘与众居止,当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櫤,别众而食,是为不净。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佛在世时,诫诸弟子乞食自活,少欲知足,不许畜此等物,以其能生贪恋计著之心,染污梵行。故有此八不净之名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种植根栽〕,谓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著,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
〔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
〔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閒居净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
〔五、畜养群畜〕,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养牛马等畜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
〔六、藏积金银钱宝〕,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
〔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櫤〕,谓比丘与众居止,当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櫤,别众而食,是为不净。
实物有
【三藏法数】
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施物空
【三藏法数】
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衣长物
【三藏法数】
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衣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钵长物
【三藏法数】
钵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一钵;一钵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钵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许畜一钵;一钵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馀长物也。
药长物
【三藏法数】
药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诸疾病,则许服药调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馀长物也。
药长物者,谓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诸疾病,则许服药调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馀长物也。
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三藏法数】
谓众生愚惑,不知世间有情、无情等物,悉皆有生有灭,有成有坏,毕竟无常;而反计有常。如来说法,为断此计,故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谓众生愚惑,不知世间有情、无情等物,悉皆有生有灭,有成有坏,毕竟无常;而反计有常。如来说法,为断此计,故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四事摄物
【三藏法数】
四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谓修菩萨行者,自行既充,必须外引众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贫乏;复以爱语,安慰开谕;起诸利行;同其事业,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四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谓修菩萨行者,自行既充,必须外引众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贫乏;复以爱语,安慰开谕;起诸利行;同其事业,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物求不得
【三藏法数】
物即事物。谓虽有其物,若无其名,物不自显。以此推之,名亦是主,物亦是客,物既是客,亦成虚假。故论云:推物于名是客,故云物求不得。
物即事物。谓虽有其物,若无其名,物不自显。以此推之,名亦是主,物亦是客,物既是客,亦成虚假。故论云:推物于名是客,故云物求不得。
修慈悯物
【三藏法数】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能经理汤药物等
【三藏法数】
谓病人若喜服药及别所须,当如实语之,应服与服,不应服则不与也。
谓病人若喜服药及别所须,当如实语之,应服与服,不应服则不与也。
由事物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所施诸物,及所施为等事,皆悉断坏无常,是名由事物断坏故舍。
谓所施诸物,及所施为等事,皆悉断坏无常,是名由事物断坏故舍。
物恐报
【三藏法数】
物恐者,谓为一切恶物恐怖也。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物恐者,谓为一切恶物恐怖也。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