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
词典
7
分类词汇
11
词典
物主
造物主
庸俗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法国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國語辭典》:
物主
拼音:
wù zhǔ
物权所属的人,财物拥有者。《隋书。卷六六。张虔威传》:「后数日,物主来认,悉以付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那咸水妹表明他不见了物主,送来存放待领的话。」
分類:
物主
对物
物品
拥有
所有权
《國語辭典》:
造物主
拼音:
zào wù zhǔ
基督徒认为万物是上帝所创造,因此称上帝。
《漢語大詞典》:
造化主
基督教等宗教称创造万物的上帝。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二章:“ 中国 古代思想,敬天畏天,其第一著也。其言天也,与今日西教言造化主者颇近。”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他很相信循环报应的道理,服从那个冥冥之中的造物主。”
《花城》
1981年第6期:“假若造物主能再给我一次生命,也许,情况会有所不同吧!”
分類:
基督教
宗教
创造
万物
帝
《漢語大詞典》:
庸俗唯物主义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分類:
意识
直接
归结
物质
质性
东西
哲学
学学
学说
《漢語大詞典》:
唯物主义(唯物主義)
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认为世界按它的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一般是先进阶级的世界观。参见“ 唯心主义 ”。
分類:
唯物主义
哲学
两大
派别
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漢語大詞典》:
唯心主义(唯心主義)
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例如一部分唯心主义者,他们可以赞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参见“ 唯物主义 ”。
分類:
唯心主义
哲学
两大
派别
为意
意识
精神
《漢語大詞典》:
法国唯物主义
也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反对封建统治,提出彻底的无神论思想,肯定物质世界自身的存在,是当时西欧最进步的哲学。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基本上是机械论的和形而上学的。
分類:
世纪
纪法
法国
唯物主义
维修
《漢語大詞典》:
机械唯物主义(機械唯物主義)
亦称“ 机械论 ”。 世界观的一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典型形式。其特点是用机械的观点来解释一切现象,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都归结为物体在空间的机械移动,否认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
分類:
世界观
唯物主义
典型
《漢語大詞典》: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分類:
马克
创立
自然界
社会
思维
一般规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