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9,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荆牛
金牛山遗址
金牛座
牤牛
毛牛尚耳
猫牛
卖剑买牛
马尾氂牛
马蹄牛尾
买牛息戈
买牛卖剑
犘牛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面牛头
《漢語大詞典》:荆牛
太平御览卷九百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桓冲 镇 江陵 ,正会夕,当烹牛。牛忽孰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呪之曰:‘汝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復谓曰:‘汝若须活,遍拜众人者直往。’牛涕殞如雨,遂拜不止。值 冲 醉,不得启,遂杀牛。”后用以喻乞怜仍难苟活。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 荆 牛烹可待,国狗噬何狂!”
分類:九百苟活
《漢語大詞典》:金牛山遗址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國語辭典》:金牛座  拼音:jīn niú zuò
1.星座名。位于北天,为黄道星座之一,在双子座与白羊座之间,相当于中国的昴宿、毕宿。包含亮星毕宿五。目前夏至点在此星座内。
2.在西洋的占星术中,被视为主宰四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二日前后的命宫。
《漢語大詞典》:牤牛
方言。公牛。
分類:方言公牛
《分类字锦》:毛牛尚耳
礼记祭之日君牵牲穆荅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郑注毛牛尚耳以耳毛为上也正义将杀牲故袒取牛毛荐之故云毛牛也以耳毛为上故云尚耳耳主听欲使神听之
分类:宗庙
《漢語大詞典》:猫牛(貓牛)
即犛牛。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兽则庸旄貘犛” 唐 颜师古 注:“犛牛即今之猫牛者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汲冢周书作‘犛牛’, 颜师古 作‘猫牛’,尔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参见“ 犛牛 ”。
分類:犛牛
《國語辭典》:犛牛  拼音:lí niú
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全身有长毛,野生者色黑,畜养者色白,腿短。是青康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力畜。也作「氂牛」。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
《分类字锦》:马尾氂牛(马尾氂牛)
韦应物棕榈蝇拂歌文如轻罗散如发马尾氂牛不能絜柄出湘江之竹碧玉寒未有纤罗萦缕寻上绝
分类:麈尾
《分类字锦》:马蹄牛尾(马蹄牛尾)
物类相感志鼠母形长三尺马蹄牛尾如猿有乳
分类:
《漢語大詞典》:买牛息戈(買牛息戈)
犹言卖剑买牛。 明 何景明 《雁门太守行》:“太守下车,买牛息戈。”
《國語辭典》:买牛卖剑(買牛賣劍)  拼音:mǎi niú mài jiàn
比喻弃盗归农。参见「卖剑买牛」条。元。朱庭玉青杏子。紫塞冒风沙〉套:「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漢語大詞典》:犘牛
即牦牛。尔雅·释畜:“犘牛。” 郭璞 注:“出 巴 中,重千斤。”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汲冢周书作‘犛牛’, 颜师古 作‘猫牛’,尔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参见“ 牦牛 ”。
分類:牦牛郭璞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刍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胁等部密生长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岭间善驮运。毛可制披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原产 亚洲 中部山地。是我国 青藏高原 地区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为旌旄,后又以为帽缨。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诗:“牦牛互市番氓出, 宛 马临关 汉 使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牦牛:“牦牛出 甘肃 临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山海经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状如牛而四足节生毛。’即此也。” 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内蒙 的骆驼,早像春风一般巡视过高原和沙漠。”
犛牛: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 ……其中多犛牛。” 郭璞 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宾客,必驱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诸州贡之。”参见“ 牦牛 ”。
氂牛:即牦牛。体矮身健,毛长,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饲。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汉书·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氂牛以为俎豆牢具。” 颜师古 注:“西南夷长尾髦之牛也。” 唐 杜甫 《锦树行》:“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跛足随氂牛。”
《國語辭典》:马勃牛溲(馬勃牛溲)  拼音:mǎ bó niú sōu
比喻微贱的东西。参见「牛溲马勃」条。
《國語辭典》:牛溲马勃(牛溲馬勃)  拼音:niú sōu mǎ bó
牛溲,车前草,可治水肿、腹胀。马勃为菌类,可为止血药。牛溲马勃比喻微贱的东西。唐。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歧路灯》第六三回:「把一个累代家有藏书、门无杂宾之家,弄成魑魅魍魉,塞门填户,牛溲马勃,兼收并蓄了。」也作「马勃牛溲」。
《漢語大詞典》:马浡牛溲(馬浡牛溲)
见“ 马勃牛溲 ”。
《國語辭典》:马勃牛溲(馬勃牛溲)  拼音:mǎ bó niú sōu
比喻微贱的东西。参见「牛溲马勃」条。
《漢語大詞典》:马面牛头(馬面牛頭)
犹牛头马面。《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照例或杀或剉或舂或磨。” 叶紫 《乡寻》:“两边站立的,活像是一群马面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