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9,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鸡牛
快牛
铜牛
瘦牛
牛戴牛
牛轭
牛虎
牛舌
牛疫
孺子牛
载牛
饮牛津
只牛
函牛鼎
牛湩
《骈字类编》:鸡牛(鸡牛)
宋 苏轼 送张嘉父长官 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漢語大詞典》:快牛
负重善行的健牛。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石季龙 ﹞性残忍,好驰猎,游荡无度,尤善弹,数弹人,军人以为毒患。 勒 白 王 ,将杀之, 王 曰:‘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汝当小忍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彭城王 有快牛,至爱惜之。”南史·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 清 吴伟业 《儒将》诗:“按兵白道调神鶻,挟妓青山驾快牛。”
分類:负重善行
《骈字类编》:铜牛(铜牛)
明一统志铜牛人迹在金华府永康县西十七里有石高丈五上有牛人二迹各长八寸相传号铜牛人铜又牛铜山在绍兴府城东南五十八里旧经昔有牛 见于灵汜桥人逐之奔入此山掘地得铜屑或云越王铸钱处
《高级汉语词典》:瘦牛  拼音:shòu niú
一种已绝种的无角牛,据认为是家牛的祖先
《漢語大詞典》:牛戴牛
古代称牛角与牛之值相等。周礼·考工记·弓人:“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 郑玄 注:“三色,本白,中青,末丰。 郑司农 云:‘牛戴牛,角直一牛。’” 孙诒让 正义:“ 郑司农 云‘牛戴牛,角直一牛’者,谓一角之直与全牛等。”
分類:牛角相等
《高级汉语词典》:牛轭  拼音:niú è
给(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适当的颈箍以防走脱
《骈字类编》:牛虎
宣和画谱道士厉归真善画牛虎兼工竹雀鸷禽
《骈字类编》:牛舌
宋 苏轼 食槟榔 牛舌不饷人,一斛肯多与。
《漢語大詞典》:牛疫
牛瘟病。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后汉书·刘般传:“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新唐书·张廷珪传:“ 河南 牛疫,十不一在。”
《國語辭典》:孺子牛  拼音:rú zǐ niú
孺子指春秋时齐景公的儿子荼,因景公曾衔绳假扮为牛,使荼牵行,故称为「孺子牛」。典出《左传。哀公六年》。后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甘愿做公仆,为群众服务的人。
《韵府拾遗 尤韵》:载牛(载牛)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牛登舟皆哀鸣出涕
《漢語大詞典》:饮牛津(飲牛津)
指天河。传说海边居民曾乘槎至天河,“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宋 刘筠 《戊申七夕五绝》之四:“淅淅风微素月新,鹊桥横絶饮牛津。” 清 纳兰性德 《画堂春》词:“浆向 蓝桥 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骈字类编》:只牛(只牛)
辽史萧韩家奴传见单毂下
《漢語大詞典》:函牛鼎
见“ 函牛之鼎 ”。
《漢語大詞典》:函牛之鼎
大鼎。《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 高诱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贤 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亦省作“ 函牛鼎 ”。 宋 梅尧臣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漢語大詞典》:牛湩
牛奶。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八:“牛湩……《通俗文》云:‘乳汁曰湩。’今 江 南人亦呼乳为湩也。” 宋 陆游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诗之三:“道边白水如牛湩,知是山泉一脉来。”
分類: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