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9,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牵牛花
牛子
牛蚁
牛鼻
旄牛
犛牛
海牛
牛棚
牛马风
牛触
三牛
牛从
侩牛
从牛
沈牛
《国语辞典》:牵牛花(牵牛花)  拼音:qiān niú huā
植物名。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整株被有绒毛,具乳汁。茎缠绕,叶互生,常心形,三裂,有长柄。花冠漏斗形,连花梗看起来像喇叭,故也称为「喇叭花」。叶形和花色因栽培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原产亚洲。
《國語辭典》:牛子  拼音:niú zǐ
宋元时代对村人、乡巴佬的谑称。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三折:「今日拿住一头牛子,欲待杀坏他,他哀告某,告一个时辰假限,下山辞别他那老母兄长去了。」《水浒传》第三二回:「原来这个牛子独自个背些包裹,撞了绳索,一跤绊翻。」
《漢語大詞典》:牛蚁(牛蟻)
指病虚,恍惚。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牛蚁谁知牀下鬭,鸡蝇任向梦中鸣。”亦喻指世事纷乱,是非难分。 宋 陆游 《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诗:“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参见“ 牛鬭 ”。
《漢語大詞典》: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传说 吴 灭 晋 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雷焕 告诉尚书 张华 ,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在 豫东 丰城 。 张华 派 雷 为 丰城 令,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持其一。 张华 被诛后,失所持剑。后 雷焕 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入水,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采照人。见晋书·张华传。后常用以为典。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剑没 丰城 ,气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 元 萨都剌 《过延平津》诗:“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何其芳 《忆昔》诗:“光芒万丈射牛斗,要把人间重铸成。”
《漢語大詞典》:牛斗(牛鬭)
1.谓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张雨 《春耕》诗:“壶浆稚子看牛鬭,却过田头午餉时。”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骈字类编》:牛鼻
齐书明帝纪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公事混挠贩食人担火误烧牛鼻豫章王白世祖世祖笑焉无搜神记夏侯宏自云见鬼与其言语镇西谢尚曰我 嗣是我一身之罚宏经时无所告后忽逢一鬼乘新车从十许人著青丝布袍宏前提牛鼻车中人谓宏曰何以见阻宏曰欲有所问镇西将军谢尚无儿此君风流令望不可使之绝嗣车中人动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儿年少时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而违约今此婢死在天诉之是故无儿宏具以告谢曰吾少时诚有此事
分类:牛鼻
《國語辭典》:旄牛  拼音:máo niú
动物名。形状如牛,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耐寒,腿短,善驮运。毛可制披衣、帐蓬、绳索。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力畜。《山海经。北山经》:「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晋。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
《國語辭典》:犛牛  拼音:lí niú
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全身有长毛,野生者色黑,畜养者色白,腿短。是青康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力畜。也作「氂牛」。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刍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胁等部密生长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岭间善驮运。毛可制披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原产 亚洲 中部山地。是我国 青藏高原 地区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为旌旄,后又以为帽缨。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诗:“牦牛互市番氓出, 宛 马临关 汉 使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牦牛:“牦牛出 甘肃 临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山海经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状如牛而四足节生毛。’即此也。” 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内蒙 的骆驼,早像春风一般巡视过高原和沙漠。”
犛牛: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 ……其中多犛牛。” 郭璞 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宾客,必驱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诸州贡之。”参见“ 牦牛 ”。
氂牛:即牦牛。体矮身健,毛长,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饲。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汉书·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氂牛以为俎豆牢具。” 颜师古 注:“西南夷长尾髦之牛也。” 唐 杜甫 《锦树行》:“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跛足随氂牛。”
《國語辭典》:海牛  拼音:hǎi niú
动物名。海产哺乳纲海牛目。长约三至六公尺,性驯良,毛色暗蓝,无后肢,前肢短,作鳍状。产于非洲及美洲海中。也称为「美人鱼」。
《國語辭典》:牛棚  拼音:niú péng
牛舍。如:「把牛牵到牛棚外去吃草。」
分類:牛栏关押
《漢語大詞典》:牛马风(牛馬風)
谓事物之间毫不相干。语本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宋 杨万里 《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之八:“一生海内金石友,万事人间牛马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你 岭 南,吾 蜀 中,牛马风遥。”
分類:毫不相干
《骈字类编》:牛触(牛触)
宋 晁冲之 古乐府 白龙鱼服误网罗,孔雀金花被牛触。
《骈字类编》:三牛
宋书礼志见二牛下忧易林三牛五牂重明作福使我有得疾入官狱 在心腹
又三牛生狗以戌为母荆夷上侵姬伯出走介明一统志三牛城在凤阳府旧府城有三石牛盖郡 淮濠多水灾牛土畜故以厌之
《骈字类编》:牛从(牛从)
战国策宁为鸡尸不为牛从注尸鸡中主也从谓牛子也言宁为鸡中之主不为牛子之从后也
《漢語大詞典》:侩牛(儈牛)
谓从中撮合牛的买卖。 东汉 王君公 隐居,靠侩牛为生,后因用以泛指隐居生活。后汉书·逸民传·蓬萌:“ 君公 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墻东 王君公 ’。” 李贤 注:“侩谓平会两家卖买之价。” 宋 陆游 《秋稼渐登识喜》诗:“老翁自笑无它事,欲隐墻东学侩牛。”
《漢語大詞典》:从牛(從牛)
阉过的牛。 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卷十:“凡牛已犗者即驯从,故亦谓之从牛。”
分類:从牛
《漢語大詞典》:沈牛
亦作“沉牛”。
(1).即水牛。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乘沉牛以济溺渊,策驥足以度流沙。”
(2).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 唐 杜甫 《滟滪堆》诗:“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3).指 战国 秦 李冰 沉石犀以厌水精之处。 唐 骆宾王 《畴昔篇》:“长途看束马,平水见沉牛。” 陈熙晋 笺注:“水经注·江水篇:‘西南 石牛门 曰 市桥 。 吴 汉 入 蜀 ,自 广都 令轻骑先往焚之。桥下谓之石 犀渊 。 李冰 昔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 石犀渠 於 南江 ,命之曰 犀牛里 ,后转犀牛二头,一头在府市 市桥 门,一头沉之於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