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

例句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刘禹锡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以继和

典故
舌在牙先堕

相关人物
常摐


《说苑》卷十〈敬慎〉~36~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典故
身世两聱牙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02~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稀,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漠,身世两相弃。唐·李善注:「言身弃世而不仕,世弃身而不任。」
典故
王戎牙筹

相关人物
王戎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234~
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寀。间乘小马,从便门而出游,见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辄避之。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頠,贷钱数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欢。从子将婚,戎遗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典故
参考典故
伯牙弦
 
师旷


《汉书》卷一○○上《叙传上》
「若乃牙旷清耳于管弦。离娄眇目于毫分。逢蒙绝技于弧矢。般输搉巧于斧斤。良乐轶能于相驭。乌获抗力于千钧。和鹊发精于针石。研桑心计于无垠。走亦不任厕技于彼列。故密尔自娱于斯文。」唐·颜师古注:「牙,伯牙也。旷,师旷也。」

例句

牙旷三千里,击辕非所慕。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元稹 华原磬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白居易 法曲

典故

《周礼注疏》卷二十〈春官宗伯·典瑞〉~32~
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覜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谷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大祭祀。大旅。凡宾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凡玉器出。则共奉之。汉·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虎符发兵。」玄谓:「牙璋亦王使之瑞节。」
典故

晋·葛洪《神仙传》卷五《泰山父老》
汉武帝东巡狩,见老翁锄于道旁,头上白光高数尺,怪而问之。老人状如五十许人,面有童子之色,肌肤光华,不与俗同。帝问:「有何道术?」对曰:「臣年八十五,衰老垂死,头白齿落。遇有道者教臣绝谷。但服术饮水,并作神枕。……臣行之转老为少,黑发更生,齿落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一百八十岁矣。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
又有《岷山丹法》,……其法鼓冶黄铜,以作方诸,以承取月中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长服之不死。又取此丹置雄黄铜燧中,覆以汞曝之,二十日发而治之,以井华水服如小豆,百日,盲者皆能视之,百病自愈,发白还黑,齿落更生。

例句

飞离海浪从烧尾,咽却金丹定易牙。 黄滔 喜陈先辈及第

典故
相关人物
伯牙
 
钟子期

参考典故
伯牙弦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8~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第二·二曰本〉~740~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例句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刘威 冬日送友人西归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刘威 赠欧阳秀才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劭谒 赠郑殷处士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司马逸客 雅琴篇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崔珏 席间咏琴客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綦毋潜落第还乡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许棠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韩愈 知音者诚希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韩琮 咏马

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 魏璀 湘灵鼓瑟

典故

《诗经·小雅·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东汉·郑玄注:「此勇力之士责司马之辞也。」
《新校本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
相敕掾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子弘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例句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 韩愈 赠张徐州莫辞酒

典故
左车牙落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韩愈六·与崔群书〉~5593~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禦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宣州虽称清凉高爽,然皆大江之南,风土不并以北,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间无事,然后外患不入,风气所宜,可以审备,小小者亦当自不至矣。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况地至近,官荣禄厚,亲爱尽在左右者耶!所以如此云云者,以为足下贤者,宜在上位,托于幕府,则不为得其所,是以及之,乃相亲重之道耳,非所以待足下者也。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日月不为不久。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仆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其精粗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与足下情义,宁须言而后自明耶!所以言者,惧足下以为吾所与深者多,不置白黑于胸中耳。既谓能粗知足下,而复惧足下之不我知,亦过也。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仆谓之曰:「何疑?」疑者曰:「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如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服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仆应之曰:「凤凰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譬之食物,至于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至于稻也,粱也,脍也,炙也,岂闻有不嗜者哉?」疑者乃解。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耶?未可知也。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合于天而乖于人,何害?况又时有兼得者耶?崔君崔君,无怠无怠!仆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于此,转困穷甚,思自放于伊、颍之上,当亦终得之。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摇动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仆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强早世,如仆者,又可以图于久长哉?以此忽忽,思与足下相见,一道其怀。小儿女满前,能不顾念!足下何由得归比来?仆不乐江南,官满便终老嵩下,足下可相就,仆不可去矣。珍重自爱,慎饮食,少思虑,惟此是望。愈再拜。
《國語辭典》:犬牙  拼音:quǎn yá
1.狗的牙齿。
2.犬齿的别名。参见「犬齿」条。
《國語辭典》:犬齿(犬齒)  拼音:quǎn chǐ
人齿因其形状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门齿、犬齿、小臼齿及大臼齿等。犬齿冠尖锐,形似犬牙,适于齧裂强韧食物。也称为「虎牙」、「犬牙」
《漢語大詞典》:牙旷(牙曠)
(1). 伯牙 和 师旷 的并称。二人皆 春秋 时著名音乐高手。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2).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 班 匠 不我顾, 牙 旷 不我録。” 唐 白居易 《法曲歌》:“愿求 牙 旷 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宋 韩维 《览梅圣俞诗编》诗:“安得 牙 旷 手,提耳发其聪。”
《漢語大詞典》:牙璋
(1).古代的一种兵符。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虎符发兵。”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牙璋,判合之器也,当於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即虎符之法也。” 宋 叶适 《上李签院启》:“制牙璋玉节之符,董熊士虎臣之用。”
(2).借指将帅。 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绕 龙城 。” 明 徐复祚《投梭记·恣劫》:“铜虎承恩日,牙璋发斾时。”
分類:将帅兵符
《國語辭典》:易牙  拼音:yì yá
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也称为「狄牙」。
《國語辭典》:知音  拼音:zhī yīn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國語辭典》:爪牙  拼音:zhǎo yá
1.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
2.比喻勇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将尽!」
3.比喻仗势欺人的走狗。《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