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潘祖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潘祖仁(一○四六——一一三六),字亨父,自号竹隐老人,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好学能文,退隐不仕。善于教子,其子良佐、良贵等皆有名于时。绍兴六年卒,年九十一,特赠朝奉大夫。见《敬乡录》卷二、《金华先民传》卷一○、《紫微集》卷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长兴人,字宜父,一字宜翁,号三茅翁。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为江西提举。神宗熙宁中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坐废黜,隐于茅山以终。有《刘宜翁文集》。
全宋诗
刘谊,字宜翁,长兴(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间提举广东常平,移江西(《宋诗拾遗》卷七)。后隐三茅山以终。《嘉泰吴兴志》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三
刘谊,字宜父,长兴(今江苏长兴)人。治平四年进士。元丰元年九月管勾广西常平等事。三年,权提举广西路常平等事。七年正月,特授宣议郎。元祐元年六月,权发遣韶州。元祐二年妄上章,提举宫观。元祐三年三月,以奉议郎发遣韶州、勾当灵仙观。事迹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二、三○六、三二四、四○七、四○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连希元,字才父(《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二),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哲宗元祐间累官朝奉郎、知循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义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又应制科。以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哲宗绍圣中,言者谓其元祐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贬知衡州。元符二年,提举劾其违常平法,责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孔氏谈苑》、《续世说》、《良世事證》、《释稗》、《诗戏》、《朝散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全宋诗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中为密州教授(本集《常山四诗》序)。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都水监勾当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试学士院。二年擢秘书丞、集贤校理。三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后迁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三八○、四○七、四○九、四八三)。绍圣中坐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又以不推行常平法,失陷官米钱,责惠州别驾,英州安置。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元祐党籍落职,管勾兖州景灵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四○作太极观),卒。平仲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释稗》等。诗文集已散佚,南宋王𨗨收辑为二十一卷,其中诗九卷,刊入《清江三孔集》;民国初年胡思敬校编为《朝散集》,刊入《豫章丛书》。《宋史》卷三四四有传。孔平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朝散集》(简称豫章本)、明钞残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宋诗钞》(简称诗钞)。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七二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武仲弟。治平二年举进士,又应制科,为秘书丞、集贤校理。文仲卒,归葬南康,诏以为江东转运判官护葬事。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绍圣中,言者诋其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提举劾其不推行常平法,徙韶州,又责为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十二卷、《孔子杂说》一卷、《释裨》一卷及《珩璜新论》、《良史事證》等。《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珵,字纯父(《乾道四明图经》卷一○舒亶《西湖记》)。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殿中丞知滑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移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六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旋改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八年,知明州,疏浚西湖,积土为十洲(《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说绍圣中知明州(同上书卷一二)。有《宣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录诗十一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遂昌人,字深之,一作深父。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少师王安石。神宗元丰中,为国子直讲,曾助安石改学校法。哲宗绍圣初,拜国子司业,请以安石父子所撰《字说》、《孟子义》等刊板传学者。徽宗初,进给事中,历兵、工部侍郎,知庐州。崇宁元年夺职,和州居住。卒年六十七。有《易传》、《春秋解》、《论语孟子解》。
全宋诗
龚原,字深之,一作深父,时称括苍先生(《道乡集》卷二八《括苍先生易传序》),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宋元学案》卷九八)。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为国子直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哲宗即位,为国子丞,太常博士,加秘阁校理,充徐王府记室。元祐八年(一○九三),出为两浙转运判官(同上书卷四八四)。元符元年(一○九八),权工部侍郎兼侍讲,出知润州(同上书卷五○一)。徽宗即位,入为秘书监,进给事中。黜知南康军,改知寿州。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崇宁元年(一一○二),知扬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六)。召为工部侍郎,移兵部,除宝文阁待制、知庐州。夺职居和州,起知亳州,命下而卒,年六十七。有文集七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龚原,字深之,一字深父,时称括苍先生,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人,师事王安石,第进士。熙宁中为国子直讲。元祐中勒停。后为徐王府记室,加秘阁校理,除两浙转运判官。绍圣中迁起居舍人。元符中权工部侍郎、兼侍讲,出知润州。入为秘书监,复兼侍讲。徽宗初,进给事中,以论哲宗丧服事,黜知南康军。三年后复修撰,知扬州。历兵、工部侍郎,除宝文阁待制、知庐州,夺职居和州,起知亳州,卒,年六十七。著有《周易新讲义》十卷。见《宋史》三五三本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九九、四七四、四八四、四八八、五○一、五○二、五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汝州龙兴人,字方平。孔旼子。哲宗元祐间隐士,与李廌为诗酒侣。自号滍皋渔父,又隐名为鲁逸仲。
全宋诗
孔夷,字方平,自号滍皋渔父,又隐名为鲁逸仲。汝州龙兴(今河南宝丰)人。旼子(旼见《临川集》卷九八《宋处士墓志铭》)。哲宗元祐间隐士,与李廌、刘攽、韩维为友。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六。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范习父,元祐间为集贤校理、四川转运副使(《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唐父。李大临子。学于司马光,最贤而通经。
孙鳌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四
孙鳌抃,字才父,扬州(治今江苏扬州)人。熙宁间为宋城县尉。熙宁八年差秀州司法参军,改熙河路市易司干当公事。崇宁大观间,累迁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提举成都府等路茶事、兼陕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一六、职官四三之四九、四三之八六、四三之九○,李复《潏水集》卷六,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卷七,《兰亭考》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全宋诗
洪炎(一○六七?~一一三三),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甥。哲宗元祐末进士,累官秘书少监。晚年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卒于高宗绍兴三年(生卒年据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载《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六期)。炎与兄朋、刍,弟羽,俱以诗文知名,号四洪。著有《西渡集》,传本以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泾县朱氏惜分阴斋校刊本最为完善。 洪炎诗,以惜分阴斋本(藏江西省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简称丛书本)。新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七九
洪炎(一○六七?——一一三三),字玉父,南昌(今江西南昌)人。黄庭坚之甥,与兄朋,弟刍、羽俱以文词名世,号四洪。元祐末举进士,为谷城令,以兄弟罹元祐党同贬。起知上谯县,宣和中,累官至秘书少监,复坐元祐曲学罢。建炎初以少监召,久不至,绍兴二年又申命之,且兼权右谏议大夫。绍兴三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疾请祠,遂以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同年十一月,卒于信州,赠左通奉大夫。著有《西渡集》(存)、《尘外纪》、《侍儿小名录》等。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五九、六○、六二、六三、六四、七○,《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九,《宋史》卷二○六《艺文志》五,《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鸿父。洪炎弟。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历知台州军。坐元符中上书邪,入党籍,编管江州。与兄朋、刍、炎俱以文词名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郫县人,字佑父,号回光。幼尝作歌行数十篇,为时人惊叹。神宗元丰间进士。摄邛州学官。徽宗时上书言事,后入元祐党籍。有文集。
全宋诗
杨天惠,字佑父,自号回光居士,郫县(今属四川)人。神宗元丰进士。曾知彰明县。哲宗元符年间应诏上书,后入崇宁党籍(《舆地纪胜》卷一五四)。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权彭山丞。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一
杨天惠,字祐父,自号回光居士,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徙于郫。幼警敏,登元丰进士第,以儒学称。摄邛州学官,元符二年补彰明县令。元符末应诏上书,入崇宁党籍。著有《三国人物论》三卷、文集六十卷。见所作《彰明遗事》,以及《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宋史·艺文志》二、七,费著《杨氏族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伾,字义夫,一作义父,洛阳(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英毅不畏强御,人称赵铁头。明成化《重修毗陵志》卷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人,字嘉父。神宗元丰八年登进士。官至直秘阁。有《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
全宋诗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属浙江)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太学博士(《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政和七年(一一一七)为司勋员外郎(《玉照新志》卷一)。官至直秘阁(《直斋书录解题》卷三)。有《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存六卷;《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事见《春渚纪闻》卷一。
全宋文·卷二七○七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登元丰八年进士乙科。建中靖国初为太学博士,后为左司郎中,政和八年六月罢,与宫观。官至直秘阁。著《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唯大典本六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职官六八之四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