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下一页
如临父母
如事父母
如别父母
认贼作父
认贼为父
认仇作父
认敌作父
三父八母
君山老父
貜父
老父台
跨牛父
夸父追日
夸父逐日
词典(续上)
事叔如父如临父母
如事父母
如别父母
认贼作父
认贼为父
认仇作父
认敌作父
三父八母
君山老父
貜父
老父台
跨牛父
夸父追日
夸父逐日
《分类字锦》:事叔如父
臧荣绪《晋书》:王沉,字处道,少孤,为从叔司空昶所养。沉事昶如父。
《分类字锦》:如事父母
《礼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分类字锦》:如别父母
白居易《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出为同州刺史,二年,改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将去同,同之耆幼鳏寡,泣恋如别慈父母,遮道不可通。诏使导呵挥鞭,有见血者,路辟而后得行。
分类:遗爱
《漢語大詞典》:认仇作父(認仇作父)
同“ 认贼作父 ”。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漢語大詞典》:认敌作父(認敵作父)
同“ 认贼作父 ”。 蒲韧 《二千年间》八:“同时也不能不想起那些认敌作父、卖国求荣的大 汉 奸。”
《漢語大詞典》:貜父
即貑貜。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貜父》:“貜父,产 蜀中 ,俗谓之马猴,状似獼猴而大,毛色苍黑,长七尺,人行,健走。相传遇妇女必攫去,故名。”参见“ 貑貜 ”。
《漢語大詞典》:老父台(老父臺)
同“ 老父母 ”。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杜少卿 道:‘老父臺,些小之事,不足介意。荒斋原是空闲,竟请搬过来便了。’”
《漢語大詞典》:夸父追日
同“ 夸父逐日 ”。 毛泽东 《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
《國語辭典》:夸父逐日 拼音:kuā fù zhú rì
上古神话故事。传说夸父威猛好胜,乃与太阳追赶竞走,总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他随身的手杖弃置在地上,后来长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壮志但未竟大业。南朝宋。释僧悯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分類: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