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父系制度
父严子孝
父子天性
父子同牝
教父哲学
江东父老
天下父母心
子为父隐
子承父业
虎父无犬子
父不偿子债
父母两系血统主义
拆骨还父,割肉还母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无颜见江东父老
《国语辞典》:父系制度  拼音:fù xì zhì dù
由父亲或长子为家长或族长的制度。如:「中国古代社会是以父系制度为主。」
《国语辞典》:父严子孝(父严子孝)  拼音:fù yán zǐ xiào
父亲严厉管教子女,子女顺从孝敬父亲。如:「他家虽五代同堂,但父严子孝,长惠幼敬,所以阖家和睦,其乐融融。」
《国语辞典》:父子天性  拼音:fù zǐ tiān xìng
父子之间的感情出于天然。《通俗常言疏證。家族。父子天性》引《合纵记剧》:「同胞是嫡亲,父子出天性。」
《国语辞典》:父子同牝  拼音:fù zǐ tóng pìn
淫乱不守伦理常规。《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非类相从,不如鹑鹊;父子同牝,谓之聚麀。」
《国语辞典》:教父哲学(教父哲学)  拼音: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由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即所谓的教父,根据《圣经》,并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融合建立起来的。
《国语辞典》:江东父老(江东父老)  拼音:jiāng dōng fù lǎo
楚汉相争时,项羽先盛后衰,后被汉军逼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备船待羽,劝其渡江。项羽却言,初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归还,有何面目见其父老。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借指故乡的父执兄长辈。《群音类选。诸腔类。卷二。跃鲤记。芦林相会》:「待回归,有何颜见得江东父老兄妹。」
《国语辞典》:天下父母心  拼音:tiān xià fù mǔ xīn
世上父母对子女关爱、呵护的心情。如:「天下父母心,爸妈也是为了你好才会管你。」
《国语辞典》:子为父隐(子为父隐)  拼音:zǐ wèi fù yǐn
儿子为父亲隐瞒恶迹是人之常情。《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国语辞典》:子承父业(子承父业)  拼音:zǐ chéng fù yè
儿子继承父亲事业。如:「我国许多传统技艺,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下来的。」
《国语辞典》:虎父无犬子(虎父无犬子)  拼音:hǔ fù wú quǎn zǐ
比喻上一代强,下一代也不弱。《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二小将便取韩当、周泰。韩、周二人,慌退入阵。先主见之,叹曰:『虎父无犬子也!』」
分类:一代
《国语辞典》:父不偿子债(父不偿子债)  拼音:fù bù cháng zǐ zhài
(谚语)父亲不偿还儿子所欠的债。如:「他在外的行为已使父母蒙羞,况且父不偿子债,他父亲更不可能替他还钱。」
《国语辞典》:父母两系血统主义(父母两系血统主义)  拼音:fù mǔ liǎng xì xiě tǒng zhǔ yì
以父母的国籍决定子女的国籍。父母中任何一方为本国人者,其子女便具有本国国籍。
《国语辞典》:拆骨还父,割肉还母(拆骨还父,割肉还母)  拼音:chāi gǔ huán fù,gē ròu huán mǔ
相传哪吒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给父母,一说是因哪吒闯祸,析骨割肉以免连累父母。见《封神演义》第一三回。另一说是哪吒为了现本身向父亲说法而割骨肉。见《五灯会元。卷二。那叱太子》。后用以比喻全尽孝道。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受了爹娘抚养,不能报答。只道爹娘没些挣挫,便待拆骨还父,割肉还母,才得亨通。」
《国语辞典》: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拼音:tiān xià wú bù shì de fù mǔ
(谚语)指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用心,都是出于善意,教导不会有错。如:「虽然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亲子间还是以多沟通为上策。」也作「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国语辞典》:无颜见江东父老(无颜见江东父老)  拼音: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楚汉相争,项羽被汉军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后项王带领骑士冲杀,退到乌江西岸。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回到江东,据地为王。项羽笑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而死。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无颜见江东父老指心怀羞愧,没脸见自己人。